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第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颁奖典礼文字实录(9)
来源:腾讯教育
发布时间:2012-12-19 20:41
分享到:

主持人:你们无锡市的择校情况是什么样的?

过丹:我们搞的教育均衡实际上跟择校有关系,又不是完全对立,降低了择校热只能这么说,我们这几年来跟陕西的差不多。目前的择校也有,但是已经降低很低的水平。

马晖:你们在自己的地方教育局,自己在当地的教育生态有没有跟他们四个地方不一样的情况?你们个人认为在当地择校问题解决起来,难在哪儿?我很想听一下一线教育局官员的声音。

伊主任:我们今天讨论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跟择校问题,我个人认为不是同一个问题,或者有关系的两个问题,要解决择校,除了推动学校均衡发展以外,其实我们公众择校的愿望,我们今天说到公众的择校愿望完全是个人应该得到尊重的,但是假如说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公众有过渡,我它称为过渡择校的愿望,我们教育均衡发展永远达不到他这种过渡择校愿望的要求,为什么?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即使在均衡的学校中间,也要排出名词来,因为他想自己的孩子到最好的学校去。所谓学校的基本均衡是指政府配置教育资源的基本均衡,而不是我们学校办学水平的一律化,我们必须把它弄清楚,因此我认为择校问题同学校均衡发展问题是一个有联系的两个问题,我们不能把解决择校问题,一生靠择校,这是教育不均衡惹的祸。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不择校,它同义务教育法的法理我个人认为是不相违背的,从世界各国来讲,义务教育学校可以通过睡觉,这里老百姓睡觉在这里,你就在这里实现你的权益。我们国家的税收制度体现不是很明显,地域体现不是很明显,于是我们是有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划一个行政学区,我认为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利把学校的招生范围予以确定,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在这个地域的人,不能到这个学校去,我感觉到这是从法理上讲是这样的。假如说我们坚持这一条,其实并不抑制公民择校权,老百姓择校很简单,一个到民办学校去,第二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有没有择校的规则,现在问题是我们实行的是潜规则,是用权利择校,用金钱择校,很庆幸香港作为的学校,尤其在一个区域里面,家长、孩子可以报志愿,然后公开的,这所学校通过电脑排位,满了以后就到第二志愿去,也是一种规则。我们现在的选择,无非让潜规则盛行,还是用公开的规则去规范整个择校?还是在我们公办学校完全不准择校,让择校走向民办。

主持人:上海完全没有取消择校,但是在义务阶段的公办学校是严禁收费的是不是这个情况?

尹主任:对,我刚才讲三种选择,我们现在要地方教育局的部门要做出一种选择非常不容易的,我们现在完全不这些引到民办去,其实我们公办学校里面,会有一些潜规则的择校,这是大家不知道的,但是我们不允许收费,首先把收费的学校,通过收费来增加择校生的愿望降到零。

主持人:这个择校问题涉及到教育公平,教育管理的确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第一步在初级阶段,我们在行政范围内,先把畸形的,过渡的择校竞争降下来,各位已经说的很好了。

宁波海曙区教育局:我不完全同意您的观点我认为治理择校跟教育均衡发展当然相关,同时我要回答,中国青年报李斌的提问,我自己首先声明只是一个科长,不是局长我当然也有条子,那是今年以前的事情了,我们整个浙江省现在零择校,一下子可能我们四套班子的领导,市里面四套班子的领导可能也不习惯他没有条子了,但是我们浙江省做到了,所以关于治理择校问题,最关键我个人认为就是地方政府特别是教育局想不想做,敢不敢做的问题,我们浙江省做到了,谢谢各位!

主持人:我们这个单元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感谢各位,我们继续努力,谢谢大家!八

主持人:这个单元聊的比较高兴,这个里面有杭州,有成都,我还上过杭州最好的学校,不过是N年之前了,我非常赞赏晚辈,吴华教授纯粹经济学的讲话,资源配置由市场进行,这是跟任志强教授说房价是一模一样的。如果现在不限购怎么控制房价?如果不打压择校热,如何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这是一个问题,现在问题在于任志强教授说,我们打压房价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但是没有办法,我们不控制,不限购怎么办?接下来择校绝对是反人权的行为,在美国有的做法吗?洛杉矶有四个校区非常有名,但是我想去,首先要买那儿的房子,我有可能买得起吗?在美国人看来,传统是受到尊重的,制度是有可行的传统的历史逻辑所显现的,但是中国问题在这儿没法说的,越说大家发现问题越多,我的思维是什么?我鼓励教育学者,开放尤其是博士研究生读一读政治经济学,想一想教育内在驱动力是什么?整个择校是不是限制长远的形式?谁敢说,浙江省零这小?谁敢说浙江省零腐败?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建议下一界教育制度创新奖的时候,我们年轻学者,搞一个学者单元,我们发表几个建设性的意见,我们来看一看,第一面对择校,教育部现在的做法和官员现在做法是什么?建构性的做法是什么?有没有这样的学者?我作为理事,设立这样专门奖学金鼓励青年学者这样做,千万不要说尊敬的杨教授说过什么观点,我们再接着说什么观点,千万不要这样。

主持人:各位下午好,我是来给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东平先生打工的,来自央视的新闻主播赵普,我已经不是第一次为研究院打工了,我们特别愿意为他们做一点工作,遗憾的是在今年上半年我失踪的那个阶段,我没有办法出来给他打工,现在我终于可以给他打工了深表容幸。今天我们要隆重地来举办第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的颁奖典礼,我看到了这个题目以后,我挺感慨的,我的一位同乡叫刘佳祥,最近写了一本书。我们今天请到了很多有想法有担当的教育机构的主政者,你们的付出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关于中国教育的更多的令人欣慰的突破。

首先向大家隆重介绍请到的各位嘉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启迪女士。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工学副顾问,张天宝先生。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孙霄兵先生,因为据我所知我参加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当中可能是级别最高的现职最高的政府官员,著名教育家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我们老朋友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先生,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女士也在路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绍鸿先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百炼先生,全国人大教课文卫委员会教育室副主任方光伟女士,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卢志文先生,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宇先生,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先生。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先生,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先生,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奕阳教育集团是长张守礼先生,《中国青年报》原副社长,谢湘女士,腾讯教育()中心总监潘鸿雁,还有腾讯公益慈善基金执行秘书长窦瑞刚先生,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迈克斯公司总裁王国庆先生。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