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第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颁奖典礼文字实录(5)
来源:腾讯教育
发布时间:2012-12-19 20:41
分享到:

主持人:您刚才讲的纠正片面的政绩观好纠正吗?您怎么跟你们领导保持一致呢?假如说本来一致换一个领导您怎么克服?

何兰田:我认为搞教育要有良知,要有良心。我曾经跟领导讲过一句话,领导不要搞升学率。我们有两个学校升学率提高,比平均升学率提高一倍,我们顾老师在这儿,顾老师有一篇文章,他说升学率是衡量这个地方上去了,那个地方下去了,那个地方上去了,这个地方又下去了,升学率就是一是你花钱越多升学率就越高。这样一来我作为县教育局长来讲,真正能搞来硬的只有高中的时候,高中你前程你得要。我是有10几年的来跟踪的,我们曾经有这么一个高中,中学升学率是前面的一倍,如果学生到了高中之后,升学率还是一倍的话,那这个初中很厉害。如果高中的升学率是初中的平均升学率的话,很遗憾这个不行。它的升学率只有初中的40%,意味着他的学生是自习的,是反动的。我用一个评价就把它坚决的打下来。

主持人:所以我想我们的主题,如果最活大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每一位嘉宾怎么办好满意教育,用一句话表达一下。

张兴邦:办教育,我想这些年来我从事教育32年,我总结这么两条,一个就是管教育的人要懂教育,第二个就是,要想培养优秀的人需要优秀的人。

何兰田:按规律办教育。

孙望安:让教育进行实践。

尹后庆:让教育的根本追求,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致起来。

主持人:谢谢尹主任还提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人们满意的教育的根本就是最根本的利益,人民满意的教育,期盼的教育就是更加质量,更加多样性的教育,这样的教育需要改革创新,需要教育家来推动,让我们共同努力,包括我们台上台下,一起努力来推动中国教育更上一层楼,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要补充介绍一下,我们主办方设置了第二现场的环节,我都忘了没有介绍,不太好。刚才第一现场穿西装的先生是新华社国内评论部的副主任叫鹿永建先生,第二位是中国青年报的资深记者李新玲女士,接下来第三个环节是由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马晖。刚才那个环节是讲教育家的,也没有提几个教育家,提不出来,这事也挺尴尬的,就全体鼓掌顾明远先生当选教育家,没事顾老,您不需要有压力,这不是在九大上选取的,对中国历史很熟悉的人都明白,什么叫人民满意?人民怎么表达满意?怎么表达不满意?第二个概念什么是人民?第三个问题我想问如果有一句话指导中国发展的话,这句话在教育领域有深刻影响,叫做发展就是硬道理,GDP是一切导向,教育领域的GDP导向是什么呢?就是升学率,各位局长如果你违反就是跟这个跟党中央不保持一致,亲爱的去寻找教育规律吧。我在这里讲的问题就是希望引起大家思考,我喜欢看问题的视角是什么呢?目前中国教育体制如何由意识形态体制发展而来,在今天讲教育问题,首先讲如果省长,省委书记不追求GDP,要是科学发展了,什么叫科学发展?我们十年以来,在十八大一个准确说法是2020年我们要翻番,教育都上北大吗?都上清华吗?上海市通榆县,我在上海上的小学、中学,尹主任最后一句话听有意思的,中国官员临近退休最精彩的话,符合人民利益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但是现在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什么是符合人民利益。接下来有请杨东平院长主持第三个板块叫治理择校热。

下面邀请,成都市教育局局长左华荣,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马里松,山西省集中式该与局局长鹿建平,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过丹。

主持人:非常高兴和我们成都的杭州的晋中的还有无锡的来交流,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的问题。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成都和杭州,这两个省会城市后来居上,从去年开始下大力气真抓实干,大幅度改善择校竞争,我个人特别关心这个事,因为成都和杭州能够做到北京也能够做到。

左华荣:谢谢各位,我来自成都市教育局。我觉得其实我来看参加会议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是治理教育择校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在看题目的时候,我既希望把它换过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治理择校热。是什么原因呢?这两个思考题目的想法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不同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在事物过程当中,择校热这个问题实际上我看他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涉及到一个社会的问题,甚至是一个政治的问题。当然老是在脑子里面,择校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老是在想这个问题。教育公平是目的,治理择校热是现象,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办法,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成都这些年也有做这方面的实践,所以在思考过程当中,一段时间当中想到了治理择校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当我们实践一段时间以后,可能又反过来思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治理择校热,维护教育公平问题。今天中午我在和杭州的马局长在中午用餐的时候在讨论,治理择校热的方法是非常多样的,方法、办法,条条大路都通北京,条条大路都能做好,方法很多都能做,关键怎么去落实,落实了以后怎样可持续发展。真正致力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致力于维护教育公平的这么一个目标在前进,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思考了很多。今天能够在这个地方来探讨和思考,我以为感触很深,也得到这么一个学习的机会。

主持人:现在成都是择校情况怎么样?

左华荣:因为成都有个条件,是2010年有户籍制度的改革,在这个基础上,成都市在入学这个问题上就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这个措施实施下来以后,择校热是大幅度的降低了。

主持人:成都有一个著名的初中是479。

左华荣:479因为是直属的学校,每年招生的计划全部是公开。公开了以后,凡是能在成都就学学生,都可以在网上自愿报名,但是要公开摇号。。所以时间、计划、破坏、结果都是公开的。

主持人:479在全市招生吗?

左华荣:对。

主持人:摇号实行了几年了?

左华荣:两年了。

主持人:效果怎么样?

左华荣:很好。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