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一个短片来回顾一下评选的历程,这些奖项是经过怎样的过程才诞生的? (放视频) 我们掌声鼓励一下。这个评选过程大家通过短片能够知道,经历了怎样的阶段。杨东平先生这些年搞教育研究院特别不容易,我本人有幸参与一部分工作,我们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研究院连手对北京、广州、上海小升初的问题做过系列报道,对整个事情有一些推动。比如说,我们的杨东平先生卖着自己多年的人脉,从知名人士那些骗的画和字,还有艺术品,然后召开慈善拍卖会搞到一些钱,然后一点点地把我们评选做出来了。 在我们21世纪教育研究院有一个理念,叫做第三只眼看教育,我个人愿意把它理解为热心介入,冷眼旁观我非常钦佩,我们多半年没见面,似乎杨东平先生多了一些银丝,但是他的面容还是阳光焕发,热情加热烈的掌声有情杨先生。 杨东平:我上台的姿势是学习奥巴马,发言的内容是学习习近平。尊敬的各位来宾,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的教育改革家、行动者,首先我代表举办方向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各位取得的成就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我这个祝贺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我们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是我个人最敬佩的还是我们第一线的从事改革的这些一线的领导者。因为我们知道,教育改革是一个知易行难的事情,行甚于知,用陶行知的话来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首先要行,要起来行动,没有行动的话什么都做不到。所以我是发自内心的,非常欢迎,非常欣赏和非常感佩我们的在第一线做出卓越努力的这些地方的教育干部。我想顺便说一个小故事,几年以前,在另外一个论坛上,当时主持人易中天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他说东平兄,中国教育和中国足球哪个更有希望?我这个脑子比较慢,转不过来,想想胳膊肘不能往外拐,我弱弱地说一声,可能是中国教育吧。如果我们今天再面临这个提问的时候,我觉得我回答的底气更充足一些。为什么我们会有一些底气和自信?因为我们从各位表现当中,从我们连续三年评选当中,从我们那么多地方创新案例当中看到了希望。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所有的问题,教育问题都是有解的,都是可以解决的,这就是我们信心所在。我们的评比和颁奖有些不同的变化,我们在08年第一次评选的时候,应该说当时改革还没有成为一个热词,当时很多人对我们做这样的行为有很大的疑虑,到底是不是不合时宜等等。到了2010年第二届评选的时候,由于国家已经颁发了《教育规划纲要》,奠定了面向未来新的改革基本价值、立场、目标、蓝图,所以改革进入一个活跃期。今天当我们现在开会的时候,又面临一个新的机遇,不久以前刚刚结束的十八,再一次提出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化教育改革,这样子新的目标。所以,我们今天总结改革,交流改革,呼吁改革是非常理直气壮的,正当其实的。在这么一个背景下,当两年以后我们重新梳理和总结改革的时候会有更多新的收获。 而且我想要指出,从2010年开始,围绕贯彻国家的《教育规划纲要》,我们教育改革实际上正在形成一种展现的基础,这就是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成果,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我们为了贯彻落实规划纲要而成立的国家咨询委员会有十个专题,其中只有一个高考制度改革是自上而下做顶层设计的,其他九个全部是自下而上的,围绕429个地方来展开的,国家把新的规划纲要奠定在新的基础上。我今天特别想强调一下为什么自下而上的改革是重要的?我想首先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现实当中,在缺乏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和广泛的社会动员的背景下,中国自下而上的方式来促进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最有效的启动和激活的方式。第二个是对该与改革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的认识。因为所有的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都集中在基层,基层是直接面对这些问题和压力,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体,我们义务教育管理权限和基础教育管线权限给了地方充分的授权,像黄梅县的局长讲的只要地方政府敢干,就能干成,不能是不能干的问题是你愿意不愿意干。我还讲一句话,担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的李玉州他的名言,我们社会上所有老大难问题在基层都有解决的办法,关键是当领导能不能发现这些案例,能不能肯定它,支持它?鼓励它?推广它?我非常赞同他的说法,其实不仅教育问题,其实所有各类问题在基层都有解决办法,这个聪明的脑袋绝对不是在西单大楼里,千百万基层管理者的主动性、创造性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真正来源。 第三,强调自下而上的改革重要性,也是基于对教育改革这么一个复杂的基理的认识。因为在教育政策、政策变迁的领域里,国内外很多人做的领域就是,包括西方国家近些年来推行的大多数改革,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改革,包括小布什的法案等等,大多数都是轰轰烈烈开始,然后无迹而终。大家认识到教育改革是非常复杂不确定的系统,当然它影响因素非常多,任何一个单项的,靠单一力量来主持和掌控的过程都是不怎么可靠的。我们的生活现实当中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点,比如说素质教育99年国务院规定的决定,今年情况是更好了还是怎么样?一场真正教育改革内在机制究竟是什么?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晰的看法,包括加拿大著名的改革家叫耐克尔布莱,解决复杂教育改革问题,真正动力只能是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学校,来自于课堂自下而上的变革,依赖越来越多的学习型个人和学习型组织形成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个真正的动力。也就是说发生在基层里,发生在学校里的静悄悄的改变,这是我们为什么特别推崇自下而上的改革,特别鼓励传播这种改革的原因所在。 最后,我想说的是,刚才讲到新一轮改革号角已经吹响,习总书记在新南巡当中发出新号召,要求改革不动摇,开放不动摇,要求不回避问题,要解决关键问题,我想下一轮教育改革继续深入,有可能会出现新的局面,也就是说要围绕解决全局性重要的深层次问题,来啃一点硬骨头。 我们看到近些年的改革,大多还是围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但是正像大家今天讨论和揭示的,仅仅靠所谓治标的改革,最终还是要靠深层的制度改革,体制改革,来追求一个好的结果。国家的教育规划纲要里面也明确提出这个目标,就是要推进以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它的核心概念是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我想这个已经很清晰的指出了我们下一轮改革攻坚的方向,就是要围绕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激活学校的活力,下午我们讨论时候讲到这个问题,公办学校是不是一视同仁达到一种平均化,或者是平衡化是一个理想目标呢?显然不是,公办学校在资源均衡前提下还要追求的是特色化,差异化,而这些东西只能通过学校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来实现,也就是美国90年代以来推行的特许学校制度,我们特别希望在中国有一些地区来探索这种改革,就是政府向学校放权的改革,允许教育家办学。当然教育改革里面还有一些需要触动的内容,其中有一项就是教育经费的体制。湖北省这一次有一个很大的动作,就是通过省级统筹大幅度提高农村青年教师的待遇,实行年薪3.5万,比普通教师要提高1万块钱,但是正向我们上次开会的是,李斌副主任提出来的,教育经费制度归根到底需要需要从经费制改为预算制,是根据教学需要来制定,这些改革都是比较复杂和深刻的,需要在今后改革当中去探索,去推进。 最后,我想说的是,2012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如果再国际天,如果世界末日没有到来的话,我们就会进入新的一年,相信有我们这些有理想,有改革力和行动力人的存在,世界就没有末日,中国的未来还有可能变得更加美好。所以在此,预祝各位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在新的一年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谢谢大家!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