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中生的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消费行为的核心问题,是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文化因素有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等;社会因素有相关群体的影响、家庭的影响、角色与地位的影响;个人因素有年龄、经济条件、生活方式、个性等;心理因素有认知、学习、信念、态度等。因此,本次课题研究中,课题组重点调查了高中生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1.多数高中生具有求实的消费心理,“适合自己”是首要的选择标准。比较而言,中国高中生更注重流行与时尚,日韩高中生更注重方便好用,美国高中生更注重产品的耐用性。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在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那么,影响高中生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课题组对四国高中生们的消费心理进行了初步的考察,结果发现,多数高中生具有符合实际的消费心理,认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当被问到“你购买衣物时的选择标准主要是什么(可选多项)”,八成多的高中生选择了“适合自己”(80.5%),占据购物标准的首位。其次是求新的消费心理,选择“款式或颜色好看”的高中生也将近八成(79.1%)。排在第三位的是追求“质量好”(54.3%),排在第四位的是追求“价格便宜”(53.5%),两者均超过半数。排在后面的消费心理还有“方便好用”(40.3%)、流行时尚(37.3%)、耐用(36.6%)、体现个性(33.7%)、名牌(26.4%)、周围朋友都有(4.1%)等。 从表3-1中可以看出,在各国高中生的消费标准排名中,影响中国高中生购买衣物的标准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适合自己”、“款式或颜色好看”、“质量好”、“价格便宜”、“流行、时尚”;影响日本高中生购买衣物的标准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款式或颜色好看”、“适合自己”、 “价格便宜”、“方便好用”、“质量好”;影响韩国高中生购买衣物的标准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适合自己”、“款式或颜色好看”、“方便好用”、“质量好”、“价格便宜”;影响美国高中生购买衣物的标准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款式或颜色好看”、“适合自己”、 “质量好”、“价格便宜”、“耐用”。从各国的前五位排名来看,影响高中生们购物的因素基本一致,合适、款式、颜色、质量、价格是高中生们普通需要考虑的因素。但四国比较也略有差异,中国高中生把流行、时尚作为购物的重要标准之一,韩国和日本高中生把方便好用作为重要购物标准,美国高中生更喜欢耐用的衣物。此外,中国和韩国的高中生们购物时更在意是否适合自己,而日本和美国的高中生们更重视款式或颜色,美国高中生购物时更多地考虑品牌因素。 表3-1 你购买衣物时的选择标准主要是什么?(可选多项)(%)
2.四国高中生们消费观念比较理性,注重产品质量与实惠,但消费行为与观念存在偏差。七成多高中生拥有名牌产品,近半数高中生购买过假名牌产品。比较而言,日韩高中生更关注品牌,中国高中生更关注质量。当代青少年是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消费中更多地关心时尚、品牌、格调、概念、流行和个性。为了从深层次揭示高中生们的消费意识与行为,课题组调查了高中生们对品牌的观念与意识。 调查发现,品牌意识虽然在高中生们的心目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但多数高中生更重视产品的质量,不在乎所购买的物品是否是名牌产品。对“我认为品牌是高贵的象征”这一陈述,有43.3%的高中生们表示赞同。其中,认为“完全如此”的仅有12.7%,认为“基本如此”的为30.6%。对“拥有品牌就有一种有钱人的感觉”这一陈述,28.6%的高中生表示赞同。其中,认为“完全如此”的仅有7.0%,认为“基本如此”的21.6%。从上述两点来看,仅有三四成的高中生认为通过品牌可以提升身份,彰显财富。 那么,高中生们是否会为了显得高贵、有钱而买些假名牌呢?调查发现,对“品牌商品有名,即使是仿造品,也有买的价值”这样的观念,仅有21.3%的高中生表示赞同。这说明,大多数高中生不会去买仿造品,他们更看重质量,而不是牌子。对“我认为只要质量好,不在乎是否是名牌”这一陈述,75.0%的高中生表示赞同。认为“完全如此”的高中生为33.5%,认为“基本如此”的高中生为41.5%。可见,多数高中生具有理性的消费观念,虽然认可品牌的价值,但并不特别看重品牌的附加价值,产品质量仍然是高中生们的核心关注点。 比较而言,日本、韩国高中生更认可品牌所带来的附加价值。其中,58.8%的日本高中生、50.0%的韩国高中生对“我认为品牌是高贵的象征”这一观点表示赞同。排在第三位的是美国高中生(47.6%),中国高中生对此认可率较低(20.1%)。对“拥有品牌,就有一种有钱的感觉”这一观点,日本高中生(35.6%)、韩国高中生(35.1%)的认同率也名列前茅,其次是美国高中生(28.1%),末位是中国高中生(16.5%)。在购买仿照品方面,美国高中生的认同率最高,有三成多(30.5%)认为仿照的名牌商品有购买价值,其次是韩国高中生(23.9%),排在第三位的是日本高中生(18.9%),第四位是中国高中生(15.2%)。 相反,中国高中生最重视产品质量,有八成多的中国高中生(83.1%)认为只要质量好,是不是品牌无关紧要。其次是日本高中生(79.3%),第三位是美国高中生(68.8%),第四位是韩国高中生(66.4%)。这说明中国高中生更重视商品的实用价值,在消费方面更注重商品的品质与实惠(见表3-2)。 表3-2 高中生的品牌意识(%)
对于“买假”的行为,课题组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虽然日韩高中生特别看重品牌所带来的附加价值,但是他们却很少“买假”(51.9%)。其中,80.4%的日本高中生认为自己从来没有买过假名牌、盗版软件、光碟、盗版书等物品,其次是韩国高中生,57.9%认为自己没有买假行为,第三位是美国高中生(40.1%),排在末位的是中国高中生(28.6%)。在所购买的假物品中,中国和美国高中生购买最多的是盗版软件、光碟,韩国和日本高中生购买最多的是假名牌(见表3-3)。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表3-3 请在你购买过的下列物品序号前打勾(可选多项)(%)
调查还发现,近七成(68.7%)高中生拥有名牌用品。其中,拥有名牌用品最多的是美国高中生(92.0%),其次是韩国高中生(71.4%),均高出平均水平。排在第三位的是中国高中生(68.6%),与平均数基本持平。日本高中生拥有名牌用品的人数最少,有49.6%的高中生拥有名牌用品。 购买这些名牌用品,主角并不完全是高中生们自己,而多数是父母们等成年人(见表3-4)。当被问到“你的名牌用品一般是哪里来的(可选多项)”时,七成多的孩子说他们的名牌用品是“父母买的”(70.2%),也有近半数高中生的名牌用品是“自己存钱买的”(47.0%),还有30.0%的高中生名牌用品是“亲戚送的”,“自己的朋友送的”占13.1%,“父母的朋友送的”占10.8%,“其它”途径获得的占7.2%。比较而言,中国高中生的名牌用品大多是父母给买的,其次是自己亲戚送的,而自己花钱买名牌位居第三位;日本高中生的名牌用品主要靠自己存钱买,其次来自于父母,位居第三位的是亲戚赠送;韩国和美国高中生的名牌用品主要是父母购买的,其次是自己存钱购买,亲戚赠送排在第三位。不同的是,美国高中生自己存钱购买与父母购买比例相差不大(72.0%和69.4%),而韩国高中生的名牌用品更多是父母买的,自己存钱购买的比例与父母购买的比例相差较大(73.4%和41.9%)。总体来说,多数高中生拥有名牌产品,成年人在高中生的名牌产品消费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表3-4 你的名牌用品一般是哪里来的?(可选多项)(%)
3.近半数高中生具有追求流行与时尚的消费心理,但在实际消费行为中,只有近三成高中生把流行与时尚作为追求目标。和日、韩、美相比,中国高中生的流行消费心理居中,但消费行为方面对流行元素的追求却相对滞后。 在消费领域里,“流行”与“个性”几乎是相伴而生的两个元素。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领域里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追求,于是,人们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崇尚流行美。尤其是追求时尚的高中生们,他们既渴望流行,又渴望个性,既需要标新立异,又需要得到认同。因此,在高中生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中,流行与个性始终是一对儿活跃的元素。 调查发现,追求流行是高中生们的消费心理之一(见表3-5)。对“我在购买服装或鞋类时,会注重其是否流行”这一陈述,13.2%认为“完全如此”,35.2%认为“基本如此”,合计48.4%。这说明,近半数高中生是流行元素的追随者。比较发现,美国高中生(53.0%)最注重流行因素,其次是中国高中生(52.8%),排在第三位的是韩国高中生(48.5%),排在第四位的是日本高中生(39.9%)。对“看到最新流行的时装我也想穿一次”这一点,表示赞同的为47.4%,其中认为“完全如此”的14.1%,认为“基本如此”的33.3%。这说明,近半数高中生在内心里还是非常崇尚流行趋势与时尚的,只要看到最新流行的时装就很想穿,至于是否合适自己的个性特征与经济条件,则未必在考虑之内。四个国家比较发现,日本高中生这种想法最突出(59.0%),其次是美国高中生(47.6%),第三位是韩国高中生(42.6%),第四位是中国高中生(41.4%)。可见,近半数的高中生们具有追求流行与时尚的消费心理。 此外,考察高中生们的实际消费行为发现,很多高中生在消费中也常常以流行作为追求目标。对于“看到流行的东西我就想很快得到手”这一陈述,近三成(28.7%)高中生认为符合自己的情况。比较发现,亚洲高中生更想拥有流行的物品,其中韩国高中生位居第一(30.7%),其次是日本高中生(29.8%),第三位是中国高中生(28.3%),第四位是美国高中生(24.4%)。从这一点中可以看出,美国高中生们虽然很注重流行元素,但在实际消费中,他们的行为相对理智,这或许说明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消费。对于“不流行的服装我就不再穿”这一陈述,统计发现,29.2%的高中生们符合这一情况,也近三成。四个国家比较可知,日本高中生更在意流行服装(36.0%),其次是韩国高中生(33.8%),排在第三位的是美国高中生(31.0%),排在第四位的为中国高中生(17.3%)。 总体来说,四国高中生们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喜欢流行,推崇时尚,消费理念具有一定的流行意识,但在实际消费行为方面,真正以实际行动追求流行趋势的要少一些,这可能与经济条件有关,与家庭与学校教育有关。和日本、韩国、美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的流行消费心理追求居中,但消费行为方面对流行元素的追求却相对滞后。 表3-5 高中生消费的流行意识(%)
4.四国高中生在消费中追求新颖与独特、渴望与众不同者逾半数。比较而言,美国高中生更崇尚展示个性,喜欢标新立异,中国高中生最保守,日韩高中生居中。人们购买商品,往往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物品的实用价值,也关注商品所带来的潜在价值,如商品所体现的流行与时尚,个性特征,身份地位等。高中生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也有所增强,在性格、志向、兴趣等方面,也逐步显示出“自我”的个性特征。 调查发现,对于“为了体现个性,喜欢购买与他人不一样的东西”这一描述,半数多的高中生(50.1%)表示认同,其中,认为“完全如此”的为15.9%,其次为34.2%(表3-6)。四国比较发现,美国高中生最注重个性(63.3%),其次是韩国高中生(50.0%),排在第三位的是日本高中生(46.7%),第四位是中国高中生(44.7%)。对“我认为体现个性,与他人持不同的看法或行为很重要”这一描述,近六成高中生(58.2%)表示认同。其中美国高中生居首位(79.5%),其次是韩国高中生(68.5%),第三名是日本高中生(62.5%),排在末位的是中国高中生(31.2%)。对“我喜欢穿引人注目的服装”这一描述,表示认同的比率为28.3%,近三成。其中美国高中生排名第一(53.9%),其次是韩国高中生(25.4%),排名第三的是日本高中生(22.6%),排名第四的是中国高中生(20.0%)。 上述三个题目都是测试高中生个性消费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消费心理方面,约五六成的高中生反感千篇一律,崇尚个性,希望与众不同。但是在消费行为方面,真正敢于标新立异的高中生不足三成。这也说明了高中生们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差异,一方面,高中生们渴望展示独特的自己,另一方面,受环境、教育、家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高中生们在标新立异方面又有所约束。 表3-6 高中生消费的个性意识(%)
对四个国家高中生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和中日韩三国高中生相比,美国高中生更崇尚个性展示。其次是韩国高中生,第三是日本高中生,在个性追求方面最保守的是中国高中生。在上述三个题目中,四个国家的数据排序惊人一致,这更证明了这一点。这可能和民族性格有关系,也可能和各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系。 课题组还对四个国家的高中生们对“酷(有魅力)”的理解进行了调查(表3-7)。对“我觉得自己还算酷(有魅力)”这一陈述,表示认同的高中生占37.5%,其中美国高中生自我评价最高,71.3%的美国高中生认为“完全如此”或“基本如此”,其次是中国高中生,认同率为40.4%,排在第三位的是韩国高中生(35.4%),日本高中生对此认同率最低(12.9%)。这说明在对自我的个性、时尚评价方面,美国和中国高中生比较有自信心,而韩国和日本高中生对自我的个性、时尚评价则相对保守。对“为了看上去酷(有魅力),我比较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这一陈述,同样有37.5%的高中生表示认同。比较几个国家的数据发现,韩国高中生为了扮“酷”更注重穿着打扮(55.4%),其次是中国高中生(37.9%),排在第三位的是美国高中生(29.5%),第四位是日本高中生(23.7%)。 表3-7 高中生们对“酷”的理解(%)
可见,高中生们渴望“酷”,追求美,追求“我就是我”,但是他们是有理智的,他们所追求的个性不是稀奇古怪或者另类,而是符合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他人评价的“酷”,是适合自我并充分展示自我的消费理念与行为。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