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中生的零花钱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可以自由支配的钱通常被称作零花钱。作为在生活上、经济上尚未完全独立的高中生,他们的零花钱主要来自哪里?他们每月要花掉多少零花钱?他们又是如何使用零花钱呢? (一)零花钱的来源对于高中生来说,零花钱的来源丰富多样,除了父母日常所给的零花钱,他们还可能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或场合,如过生日或取得好成绩时得到额外的零花钱。有些高中生还通过做家务或兼职、打工赚取零花钱。 1. 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最为普遍,从不给孩子零花钱的中国父母仅有2%,而美国父母有42.2%;而且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最为随意,定期给孩子零花钱的中国父母只有约三分之一,而日本父母达到半数以上。父母通常是孩子零花钱的主要来源,父母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给孩子一些零花钱。本次调查发现,对于中国、韩国和日本的高中生来说,父母从来不给零花钱的情况很少,只有2.0%的中国高中生、3.4%的韩国高中生和13.1%的日本高中生回答父母从不给零花钱。但是对美国的高中生来说,父母不给零花钱的情况比较普遍,多达42.2%的美国高中生回答父母从不给零花钱(见表2-1)。 在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上,各国父母有一定差异。63.1%中国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零花钱,只有34.9%的中国父母定期给孩子零花钱,而56.2%的日本高中生和44.4%的韩国高中生是定期得到父母给的零花钱(见表2-1)。可以看出,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最为普遍,但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也最为随意,相当多的中国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孩子零花钱,而不是定期给孩子零花钱。 表2-1 各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
这种现象是值得注意和警惕的,因为给孩子零花钱不仅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消费需求,也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消费教育、生活教育的重要手段。有些父母可能以为,孩子需要钱用就给他,是父母“疼爱”孩子的表现;还有些父母平时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也宁愿用及时满足孩子的金钱需要作为补偿。但是,让孩子从小生活在“想要就有”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如何能够学会理财规划,又如何能够适应成年后的独立生活呢?而且,如果父母任意满足孩子的对零花钱的要求,更可能导致孩子欲望的无节制,甚至导致道德上的缺失。因此,理智的父母应该学会定期给孩子零花钱,根据孩子的合理需要,每周或每月固定的时间给孩子发放零花钱,从而让孩子学会合理的计划开支,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2. 中国父母最喜欢用金钱奖励孩子的学习,美国父母最喜欢用金钱表达对孩子生日的祝贺。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或场合,如生日、取得好成绩等,各国父母通常也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表示祝贺或奖励。调查发现,过生日是孩子最经常得到零花钱的场合,在四个国家中,尤其以美国父母最喜欢给孩子零花钱以表示对孩子生日的祝贺,达到79.7%,其它依次是日本(68.6%)、中国(61.8%)、韩国(59.4%)。而中国父母更喜欢把钱当作对孩子“好成绩”的奖励,46.1%的中国高中生在学校考试成绩好时得到过父母奖励的零花钱,而因此得到过零花钱的日本、韩国、美国高中生的比例分别为25.3%、25.1%、27.9%;另外,有30.4%的中国高中生因为在比赛或竞赛中表现突出而得到过父母奖励的零花钱,为此得到零花钱的日本、韩国、美国高中生分别为13.8%、11.4%、15.4%(见表2-2)。 表2-2 各国高中生在以下方面得到父母零花钱的比例(%)
虽然同样是奖励或祝贺,但由于原因的不同,也反映出各国父母不同的心理取向。中国父母奖励的是孩子的“好成绩”和“突出表现”,表现出的是对孩子“有条件的爱”;而美国父母祝贺的是孩子“本身”,更少受到孩子表现的影响,表现出的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毋庸置疑,无论是中国父母还是美国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父母该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中、美父母的理解可能并不完全一致。 中国的父母对这样的话可能很熟悉:“如果你能考第一名,我就奖励你五百块钱。”这句话很容易让孩子错误地以为,父母爱孩子就是因为他们优秀的表现,而一旦孩子表现不佳,就会失去父母的爱。这不仅会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使亲子关系变得功利化,而且令孩子丧失安全感和自信心。此外,用金钱奖励孩子学习的做法也容易令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道德观念发生扭曲,使孩子将对学业成功的追求等同于对金钱的追求,使孩子只重视争取好成绩,而忽视优秀品德的培养和发展。因此,父母不宜采取用金钱奖励孩子的做法,而更应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永远是爱他的,不管他是成功还是失败,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父母的爱永远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3. 半数以上的日本和美国高中生通过做家务得到过父母给的零花钱,中国高中生通过做家务赚取零花钱的比例最低,不到三成;而且超过六成的中国高中生不赞成做家务拿报酬。在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做家务是孩子从父母那里赚取零花钱的主要途径之一,许多父母也希望通过给一些报酬来激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本次调查发现,53.6%的日本高中生和52.0%的美国高中生通过做家务得到过父母零花钱,在韩国和中国这一比例要低很多,只有36.9%的韩国高中生和27.4%中国高中生做家务得到过父母零花钱。可见,中国高中生通过做家务赚取零花钱的比例是最低的,日本和美国高中生通过做家务得到零花钱的情况则更普遍。 各国高中生对“孩子做家务是否应该获得报酬”的看法也存在较大差异。35.1%的美国高中生认为“孩子做家务拿报酬理所应当”,而在中国、日本和韩国持此看法的高中生分别仅为3.1%、3.1%和5.1%。在四国高中生中,均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孩子做家务可以拿报酬”,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持此看法的高中生分别为34.9%、50.2%、48.3%和44.3%,这是一种比较缓和的态度。还有15.4%的中国高中生、21.4%的日本高中生、35.7%的韩国高中生、7.3%的美国高中生认为“孩子做家务拿报酬不好”。另外,46.6%的中国高中生坚决地认为“孩子做家务不应该拿报酬”,在各国高中生中是选择比例最高的,日本、韩国和美国持此态度的高中生分别为25.3%、10.9%和13.4%(见表2-3)。总的来说,在四国高中生中,中国高中生最赞成做家务不拿报酬,最不赞成做家务拿报酬。 表2-3 各国高中生对“孩子做家务是否应该获得报酬”的看法(%)
本次调查发现,最经常通过做家务得到零花钱、并对做家务拿报酬持最支持态度的美国高中生经常做家务的比例最高,达到了62.5%,其次为中国和韩国高中生,经常做家务的学生分别有32.5%和31.6%,日本高中生做家务最少,只有20.3%的学生经常做家务(见表2-4)。 表2-4 各国高中生做家务的比例(%)
是否让孩子有偿做家务与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有关。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做家务是孩子作为家庭成员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父母将孩子的零花钱与家务劳动联系起来,可能会强化孩子将做家务视作挣钱手段的观念,造成孩子家庭责任感的缺失,并由此导致更多的亲子矛盾。 4. 美国高中生打工赚钱最普遍,七成多美国高中生有过打工经历,中国高中生约四成有过打工经历,在各国中比例最低;中国高中生打工首要目的为增加人生经验,而其他三国高中生打工首要目的为赚钱。对于高中生来说,打工赚钱逐渐成为普遍的经历。本次调查发现,74.4%的美国高中生打过工,在各国高中生中是比例最高的。49.2%的日本高中生和44.9%的韩国高中生打过工,在中国也有39.6%的高中生有过打工的经历。在美国,28.2%的美国高中生定期打工,在日本也有16.7%的高中生定期打工,而在中国和韩国这一比例仍然很低,分别仅为4.8%和4.3%(见表2-5)。 表2-5 各国高中生的打工经历(%)
在各国打过工的高中生中,打工的原因各有不同。对于中国高中生来说,增加人生经验是打工的首要原因,71.1%的中国高中生为增加人生经验而打工,其次是为自己存一些钱,选择率也达到了50.0%,还有32.2%是为减轻家人负担,29.2%是因为钱不够用,24.3%是因为对工作感兴趣,22.1%是为了与朋友有共同经历。而对于日本、韩国和美国的高中生来说,打工的原因则更多是为赚钱,66.5%的日本高中生和73.3%的美国高中生为自己存钱而打工,60.8%的韩国高中生因为钱不够用而打工。也有44.3%的美国高中生为增加人生经验而打工,列在他们打工原因的第二位;在日本和韩国高中生中,为增加人生经验而打工的分别仅有28.4%和22.3%(见表2-6)。 表2-6 各国高中生打工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美国高中生打工赚钱、存钱非常普遍,对他们来说,这是零花钱的一个主要来源。但对于中国高中生来说,虽然也有一些有过打工的经历,但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人生经验、丰富人生阅历,更多地了解社会,增强在积极适应社会的能力,其次才是为自己存一些钱,满足消费需要。这可能是因为,中国高中生在经济上更加依赖于父母,金钱方面的需求大多可以由父母那里得到满足,从而较少考虑自己打工挣钱的问题。而且中国的父母大多担忧孩子会因为打工而影响学业,虽然这一想法无可厚非,但对于非常缺少打工锻炼的中国孩子来说,父母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机会,将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理财、工作、乃至创业能力。 5. 零花钱不够用时,各国高中生大多数首选向父母要钱,中国高中生比例最高达86.1%。当零花钱不够用时,高中生会采取什么手段来应对呢?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高中生的第一选择是向父母等家人要钱,86.1%的中国高中生、80.6%韩国高中生、71.1%日本高中生和55.5%美国高中生会这样做。作为第二位的选择,26.1%的中国高中生和19.0%的韩国高中生会向朋友借钱,30.3%的美国高中生和20.1%的日本高中生会选择自己赚钱。中国和韩国高中生选择自己赚钱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仅有14.4%和12.0%(见表2-7)。这同样说明了父母是孩子零花钱的最主要来源。 表2-7 各国高中生当零花钱不够用时,通常会怎么做(%)
此外,研究还发现,女生比男生在金钱方面更依赖父母,89.2%的女生当钱不够用时,会向父母等家人要钱,高于男生的比例(82.1%);而男生比女生更经常向朋友借钱,29.2%的男生当钱不够用时,会向朋友借钱,高于女生的比例(29.2%)。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