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 登陆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评价网 > 大学排行榜 > 高校分析 >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框架研讨(六)

来源: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时间:2021-09-29 09:30    点击数:
更多

     编者按: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将教育教学置于高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将教师授课情况和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评价和高校评价的重要指标。教师教学能力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有鉴于此,我们围绕教师教学能力开展系列研讨,探讨目前国际上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存在的争议,梳理主要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教师教学能力框架,以期为我国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及框架构建提供有益经验。

     02.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框架的国际经验

     (五)比利时鲁汶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的核心能力

表4.鲁汶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的核心能力表

专业态度

个性:与教育相关

1.将教育和提高教育能力作为永久的职业追求

1.愿意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2.不断反思质疑自身的教学方法

2.对教育创新持批判开放态度

1.坚信教学方法可以继续提升

2.批判地评估教学创新

3.教学过程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1.参与课堂中的意外事件

个性:与学生相关

4.理解并参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对生活的展望

1.对学生开放、同情

2.做决定和备课时将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

5.坚信学生在学习中的责任

1.给予学生空间履行个体责任,并能把握住学习过程和节奏,引导学生自如、自由地履行学习责任

2.给学生决定学习内容和课程结构的空间

3.做学生的朋辈导师

6.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将学生视为伙伴

1.倾听学生意见,与学生交流

2.将学生视为完人,与学生合作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3.敢于承认错误/不是所有都懂,对新思想具有开放性

个性:与团队有关

7.与同事合作

1.花时间与同事讨论

2.对同事的意见保持开放态度

教学能力:计划-执行-检查循环

教学设计

8.设计有激发性的学习环境

1.创设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

2.将学生的个性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

3.运用支持手段(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9.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

1.观察学生对不同学习方法的反应,并将其作为备课的重要参考

2.运用不同的学习材料、教学方法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

10.在教育过程中设计平衡的学习环境

1.时常变换教学方法

2.考虑学生的学习负担

3.确保同一水平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适切性(水平)

4.确保课程内容与其它课程保持一致(垂直)

开展教学

11.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确保学习有收获并能够控制整个学习过程

1.积极倾听学生

2.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保持注意力

3.意识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4.教学生如何学

5.具体化(从个案或问题出发,建立在现实基础上),模式(提供一个方法作为模式/例子/参考),课程知识结构化

6.引导学生给予指导,同时给予足够空间并赋予责任

7.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确保互相学习

8.分析这种方法的内在原因

12.将评价融合至学生发展和学生支持中

1.搜集材料跟进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2.给学生及时、充分、足够的反馈信息

3.评价过程对学生公开,使学生知晓评价什么,什么时候评价,在哪里评价,采用什么标准

质量保障

13.反思个体的教学实践

1.对及时把握学生从教学过程中的反应释放的信号

2.主动评估教学方法

3.必要和有更好的办法时调整教学方法

4.能够将教学方法放置于更大的教学框架中

5.反思教学,在必要时做出调整

14.与同事合作调整教学实践

1.自己的教学向同事开放

2.与同事讨论并合作:课程内容;学生发挥的作用

3.讨论问题,目标,与同事合作时如何提高并创新教学能力

4.互相反馈(无论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

学科能力

15.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

1.知晓专业领域的发展,并把握知识发展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2.知道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能够判断与教学的关系

3.知晓课程内容与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未来就业的关系

 

     参考文献:Gilis, A., Clement, M., Laga, L. et al. Establishing a Competence Profile for the Role of Student-centred Teache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Belgium[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8(49): 531–554 .


     (六)教师教学发展的多维矩阵模型

     谢尔利等(Cheryl A.et al., 2016)聚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提出了一个教师教学发展的多维矩阵模型。

表5. 教师教学发展的多维矩阵模型

维度(一级指标)

指标(二级指标)

描述(观测点)

内容

流行性

内容是即时更新的

相关性

内容是与学生相关的

准确性

内容在学科领域是准确的

适切性

内容与课程和学生水平相匹配

完整性

内容包含了关键概念

对齐性

内容与其他系列课程能容对标

教学设计

清晰的目标

目标清晰并且能通过课程设计达成

互动

课程设计中考虑了互动

吸引力

课程设计或材料有吸引力

连续性

课程主题设计有逻辑

合适的方法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方法

有价值的活动

设计和实施的课程活动有意义

教学交付

适宜度

教学交付方式对学生和内容是合适的

功能性

交付方法有效并且能在全班有效运行

吸引力

内容以有吸引力的形式呈现

可执行

学习者可以轻易获取教学内容和材料

清晰

内容用清晰和可理解的方式呈现

包容

内容呈现适合所有学习者

教学评价

合适的方法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评估方式

与目标一致

评估与课程目标一致

清晰的标准

提供评估的明确标准和指示

合适的分级

学习分级合适

合理性

内容、课程和学习者约束是合理的

反馈

对学习者和教学者进行反馈

课程管理

回应

教师对学生可课程需求有回应

随和

教师无论在课堂内外都能被学生找到

融洽

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

及时

教师能及时地向学生提供信息

清晰

教师给予清楚地指导和课堂政策

尊重

教师尊重学生并赢得学生尊重

     

     参考文献:C Murphy, TD Jensen. Faculty teaching development: Us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Matrix of Teaching Development to guide teaching improvement activities[J]. The Journal of Effective Teaching, 2016(16): 61-75.

(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 供稿)

    [发布者: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