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 登陆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评价网 > 大学排行榜 > 世界大学排行榜 > 世界大学评价理论 >

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与评价标准

来源:中国科学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1-11-08 11:33    点击数:
更多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高校发出科教兴国动员令。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在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关心下,教育部展开了多方面的论证调研,决定在推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界的“985”工程。“985”工程的实施使各校努力地以一流的学术声誉、一流的培养质量,以开放的态势融汇到国际先进的教育体系中。
 
      2008年5月3日,在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前夕,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北大考察并在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我们应该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在讲话中,总书记对北京大学全体师生提出了一条工作主线和四点具体希望。一条主线是指北京大学要集中力量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四点希望”是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造就高素质人才,创造一流学术成果,培育优良校风。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意义深远,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什么办高等教育、办怎样的高等教育、怎样办好高等教育、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我们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纲领性文件。
 
      在关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上,我国教育界、学术机构有不同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界一流大学在学术大师汇聚、科研经费充裕、科研成果卓著、培养优秀学生、办学特色鲜明等方面显示出共同的特征。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和一流的学生,是世界一流大学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流动性大、强调师资“远缘杂交”是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无一例外,世界一流大学都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一流的教学和研究设施,为教师确定合理的工作量以使教师有充分的自主和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被认为是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的最重要的三个方面。不同国家的不同大学都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不同的质量标准。
 
      李岚清认为:一是世界一流大学要有长期的优良学风和深厚的学术积淀,也就是需要有很好的基础;二是创建一流大学主要是学校通过自我建设和不懈奋斗,达到一个社会一致公认的客观标准。没有任何人可以用“任命”、“验收”等方式承认或是授予谁是一流大学;三是投入是必要的,但是只靠投入建设不了一流大学。他对世界一流大学印象比较深的是以下几个共同点:第一,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科学的办学思想和创新的办学体制,一般都与杰出教育家,特别是出色的校领导有关。有些校长,不仅是著名的学者、教授,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教育家的战略思想,有国际视野。第二,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日后从中产生了政治领袖、经济泰斗、科技精英、学术大师、跨国企业的领导者等杰出人物,其毕业生的杰出表现为学校赢得了荣誉。第三,世界一流大学在办学模式和培养学生的方法方面,都提倡学术自由,鼓励理论创新;多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少用灌输式的教授方式;既发挥学术骨干的核心作用,又提倡团队的合作精神;既注重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又注意吸收他人之长。第四,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拥有一批具有一流学术水平的优势学科。综观世界一流大学,有的学科很全面,有的比较全面,有的不追求全面,各有特点。作为一流大学,一定有若干一流水准的优势学科。第五,世界一流大学在办学中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一般为一半左右或更高,尤其重视培养博士生。第六,世界一流大学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新的思想、理论、技术、学派不断涌现于此,他们是发表一流研究论文和学术著作的主力军。第七,世界一流大学大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们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注意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明成果,是国际科技与文化合作交流的中坚力量。第八,世界一流大学以多种形式服务社会,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的丁学良教授在《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中指出:“大学的兴衰和大国的兴衰密切相关。从公元十一世纪到现在,哪里有一流大学的兴起,哪里就有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兴旺”。他认为,一所大学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物质实力,二是制度,三是精神气质。现在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其精神气质就是普遍主义的,体现在普天之下都是我探索的领地、各国人才为我所用的气魄之中。正因为如此,才有一所又一所不同的但都是群星灿烂的一流大学的涌现。这种开放或者说普遍主义的大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教员必须来自五湖四海,不能仅仅是来自本校、本地区、本国,因为知识无疆,教员的近亲繁殖必然导致衰败,这是生物学的基本常识;二是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学生整体必须是广泛的和多样化的,学生的来源不能只从一个地区招生,不能用一个标准来筛选学生,更不能用一种模式来塑造学生;三是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教学体系、课程和研究项目也必须是普遍主义的、世界标准的。
 
      美国大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约翰·冯在接受访问时谈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时,提到“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要有足够广泛的学科领域,基本应当涵盖所有主要的学术和人文领域”,“ 世界一流大学就意味着其教育质量应该是世界顶级水平的”,“这所大学的地位也应受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关注和认可”,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严格一点来评价,就不仅要关注科研方面的数量和科研方面的广度,也要考虑质量,以及教师们在相关学科做了多少前沿性重要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是否处于领先地位等”。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提出“以‘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目标的研究型大学应紧紧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来构建核心竞争力”,他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一般具有以下10项基本特征:追求卓越目标,服务国家战略;办学理念清晰,发展定位明确;学科门类齐全,学术声誉卓著;教师素质超群,学术大师汇聚;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水平先进;生源质量优良,创新人才辈出;科研经费充裕,科研成果斐然;国际交流广泛,学术氛围浓厚;促进文化繁荣;引领社会进步;杰出校长掌舵;管理科学规范。这些基本特征体现了世界一流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各种构成要素,既涉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学校功能,又涉及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社会需求;既关系到学生、教师、校长等人员因素,又关系到大学理念、学校定位、学术氛围等文化因素;既要考虑办学经费、办学条件等物质环境,又要考虑学术管理、行政管理等运行机制。
 
      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3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如果能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而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指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具备三大功能:第一,作为培养与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学机构,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让他们养成终生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习惯,引领社会的健康发展;第二,作为生产、传承各种知识、理论和观念的学术机构,让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能够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第三,作为服务国家宏大目标和促进区域发展的社会机构,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中科技大学的周光礼教授通过抽取关键要素的方式,归纳出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的特质:第一,具有一流的国际声誉;第二,具有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第三,具有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第四,培养出大批的精英人才;第五,具有充足而灵活的办学资源;第六,具有完善的管理构架;第七,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只有以先进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为指导,以大学文化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才能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径,最终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发展模式和先进文化。
[发布者:qiu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