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中国教育现状:时代呼唤教育家群起(5)
来源:《未来教育家》杂志
发布时间:2012-11-19 21:38
分享到:

五、教育家办学

关键词:意义 氛围

顾明远在《让懂教育的教育家办学》主题报告中说:“提倡教育家办学的重大意义在哪里?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为了让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尊师重教,教育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是教育长期以来不被社会所重视,说到科学家、艺术家,人们都觉得很崇高,但一说到教师,大家都觉得很平凡。到现在我们提不出几个教育家。众所周知,很多人唱首歌被称为歌唱家,明星拍个电影可以成为艺术家,在全国走红。但是教育家辛辛苦苦在学校工作一辈子,还不能称其为教育家,这不太公平。在我们周围,有很多老师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而且有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风格,这就是教育家。所以,提倡教育家办学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要全社会都要来尊重教育。”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赵洁慧说:“教育家办学应当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视教育为一辈子的事业和信念;第二,视教育为一辈子的志向和追求;第三,视教育为一辈子的责任和担当;第四,视教育为一辈子的专业和奉献。赵洁慧介绍说,教育家办学不仅给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在时代呼唤和倡导中提出的重要命题。但是,至今教育家办学的重要性,仍体现在各级领导报告中,在中小学第一线贯彻落实中难以实施。赵洁慧认为,在传统文化缺失的影响下,教育家办学在理论与实践的十字路口徘徊的因素主要以四个方面:第一,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缺乏教育家办学的发展环境和氛围;第二,学校管理过于行政化,缺乏教育家办学的空间和土壤;第三,在多种“指挥棒”的压力下,校长缺乏教育家办学的创意和动力;第四,缺乏具体政策措施的导向,难以形成教育家办学的发展机制。赵洁慧分析,要营造和形成教育家办学的环境和氛围,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不宜求全责备,营造文化包容;第二,遵循规律办学,打造特色品牌;第三,发掘典型案例,培育发展机制;第四,利用优质资源,培养优秀后备校长。

宋永忠说:“历史经验证明,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教育家办学,就能够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当前我国非教育家办学的现象相当突出。社会各界对教育家问题越来越强烈的关注、对教育家办学越来越高涨的呼唤,实际上是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企业化办学、官僚化办学、‘教书匠’办学、专家学者办学、军事家思维办学等非教育家办学现象的。所有这些非教育家办学的不足之处,归根到底都是不能按教育规律办学,由此带来的问题已广受诟病。走向教育家办学,是时代和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林森介绍说:“教育家办学反映了社会意志。第一,政府倡导教育家办学。温家宝总理自2003年重新提出‘教育家办学’至今,在政府工作报告、各种重要讲话和活动中20余次反复强调。第二,社会期待教育家办学。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社会处于重大的历史转型期,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需要多样的人才、多层次人才。社会的发展呼唤教育家办学。第三,国民期盼教育家办学。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说,‘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

林森认为,成为教育家、实现教育家办学是许许多多教育人的理想追求。一个教育人,可能没有教育家的名分,但应该有教育家办学的精神。教育家办学不是少数几个人的事,但被封为教育家的人办学是教育家办学,没有教育家名分,但像教育家一样办学、一样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办学,也是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办学是素质教育的高水平的实现,是真办教育,办真教育。它所体现的是这个时代昂扬向上的气质,它对教育工作者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引领作用、鼓舞作用,它能引导人、推动人、成就人,具有极大的精神感召力和感染力。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认为:“教育家办学”是社会转型期对学校教育新的诉求,是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教育改革的认知性定义,实现这一诉求的当务之急是学校教育的制度变革,努力夯实催生教育家成长的基础。实现教育家办学的前提是要培育教育家,培育教育家的前提是建构适宜教育家成长的学校制度。首先,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教育家的成长提供有用武之地的实践平台。其次,要改革学校督导评价制度,为教育家的成长提供充分施展智慧的宽松环境。再次,要实施校长定期岗位流动制度,为教育家的成长提供优化的‘杂交基因组合’。”

河南省安阳师范学校教育科学学院张建雷老师认为,教育家办学,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家的期待,还意味着对教育家办学主体力量真正发挥作用的期待。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宏观、统领全局的核心问题,可以为教育家的出现与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办学,在现实中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办教育”,办教育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意指谁去承担教育活动所需的物质资源,谁是学校产权的拥有者,基本形式有政府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两种。二是“办学校”,指学校的组织运作由谁负责,也可以理解为学校运营者是谁,可能的情况有两种,或者由学校所有者(如政府)直接管理和经营,或者按照现代学校制度,所有者不直接控制学校,而是交由专业教育工作者去完成。很显然,“教育家办学”理念是在“办学校”的话语下提出来的,其核心意蕴指由具有专业素质、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真正以教育本体价值实现为目的、懂得教育规律的人去组织管理学校,其运作方式是由具有教育家品质的校长(其目标是成长为“办学型教育家”),借助于专业化教师(其目标是成长为“学科型教育家”)来承担富有人文关怀、专业品质的教育教学工作,完成学校的使命。开拓这样的大局面,必定要求有相应的制度基础,使学校成员能够在学校组织运行和专业工作中拥有切实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借此,有思想、有抱负的校长才能实践自己的主张和追求,有创新能力的校长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引领学校在特色办学、内涵发展的道路上顺利前行。“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变革的前提是厘清政府对学校运作所负的责任和管理权限,并通过制度甚至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保障其可以顺利得以执行。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