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排行榜揭晓,“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大陆跃居第2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校进入前100名,有21所高校进入前300名 日前,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研究报告(2017—2018)》。该报告对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数据库中收录两个学科及以上的1506所大学(中国包含一个学科的大学也进入评价对象中)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评价与分析。一方面,该报告不仅公布了2017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排行榜,还创新性地将科研情况与网络排名结合起来,公布了以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声誉影响力为一级指标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分指标排行榜,以及分22个学科的排行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本报告对我国进入ESI排行的大学和学科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深入讨论了我国进入ESI排行的大学和学科近两年的变化情况;还对中国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进行了评价,为我们了解和把握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定位和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发展态势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本报告发布了6类共40个排行榜,它们分别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2017)”、“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排行榜(2017)”、“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排行榜(2017)(分22个学科)”、“世界一流大学一级指标排行榜(2017)(分4个指标)”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基本指标排行榜(2017)(分10个指标)”、“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2017)”、“中国一流学科(5★)排行榜(2017)”。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采用了目前最权威的、高水平的数据来源工具——ESI,数据准确可靠,并且以新颖的评价理念设置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提供了国内目前最详尽的世界大学评价报告。 2017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中,有2个及以上学科(中国大学仅1个学科进入的也在本次评价中)进入ESI排行的大学有1506所。其中,美国有273所,中国内地有199(其中,89所大学只有1个学科进入ESI排行)所,位居第2位,英国有94所,日本有86所,法国有84所,德国有61所,意大利有57所。上述7个国家2个及以上学科进入ESI排行的大学数目约占总数的53.99%, 从本次的评价结果来看,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前10名的国家中。美国牢牢占据了榜首位置,除专利外其他指标的得分都位居首位,显示了绝对领先的科研水平;紧随其后的是中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韩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加拿大。中国内地位于第2位,中国台湾位于第11位,中国香港位于第23位。从各个具体指标来看,中国大学的发表论文得分和专利得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论文被引得分、高被引论文得分依然相对偏低。 这次评价中,美国的大学依旧占据世界顶尖大学军团的阵容,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也属于世界顶尖大学的行列。中国大陆大学进入了排行榜前300强的有21所,其中有5所大学进入前100位,即北京大学(第22位)、清华大学(第24位)、浙江大学(第52位)、上海交通大学(第59位)和复旦大学(第81位)。世界顶尖大学与其他中国进入ESI排行前300的学校及排名如下表: 世界顶尖大学与中国进入ESI排行的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
通过分析这次评价的各项指标,我们发现中国大陆的“双一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大学进入ESI排行的大学有262所,其中内地大学共有199所,台湾地区有55所,香港地区有7所,澳门地区有1所。我国内地大学进入前100名的有5所,进入前200名的有13所,进入前300名的有21所,进入前400名的有27所,进入前500名的有34所,进入前600名的有42所。从总体排名上来看,我国高水平大学的数量位列世界前列,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虽然中国大学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但是中国的一流大学和世界顶尖大学之间在整体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本中心认为,中国大学和科研机构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我国需加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力度。从最新评价指标结果数据来看,我国的总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热门论文数和学科数排名,这些表征质量的指标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值得肯定的是,与同档次的世界大学相比,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专利指标还是名列前茅的;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台湾大学的发文数量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总体来看,这些优势还很微弱,而且不够稳定,在能够真正充分体现科研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实力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我国需要提升创新型科研成果的产量。一个国家的专利水平和热门论文数都是反映该国在世界上的科研创新能力。我国在专利总量上的排名持续第1名,在热门论文指标排名依然居第3位,但是同热门论文数量第1名的美国相比,其热门论文数达到4 798篇,而中国仅有934篇,差距还很大。从我国的科研产出总量和创新型科研成果可以看出,创新型科研成果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这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一流大学还相距甚远,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和加强建设的方向。 三、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仍需大力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竞争力的排名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内地的大学在学科建设上仍然表现较弱。虽然22个学科均有中国内地的大学进入ESI排行榜,但是对于每所大学或科研院所而言,进入ESI学科排行的学科数量还是偏少,绝大多数的中国内地大学都只有10个以内学科进入ESI排行,而且能够进入学科前10名的大学不多,除了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物理学有我国大学位居学科排名前10名外,其他学科都没有能够进入前10名的大学。同时,总排名前10位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学科都很齐全,并且每个学科影响力都很大,如哈佛大学有13个学科位于世界前10强,麻省理工学院有10个学科位于世界前10强等。这都说明中国的大学在一流学科上需大力加强建设力度。 |
[发布者:BJ] | ||
相关阅读:
·《中国科教评价网》最新发布“金平果排行榜”
·2017-2018世界一流大学高被引论文数排行榜(前50强与中国大学)
·2017-2018世界一流大学网络影响力排行榜(前50强与中国大学)
·2017-2018世界一流大学发明专利数排行榜(前50强与中国大学)
·2017-2018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合作论文数排行榜(前50强与中国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