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高考评论:“高考状元”炒作 热了谁 痛了谁(2)
来源:看看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2-06-27 15:57
分享到:

对话一:屡次禁令为何热炒不止?

“高考状元被热炒已成一条利益链,实际上,根本上还在于高考制度”

主持人:从目前来看,尽管教育部再次明确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不要对高考考生成绩进行排名,不要公布“高考状元”,但除部分省市外,全国大部分“高考状元”还是第一时间被公布出来,禁止炒作“高考状元”效果今年恐怕还是难以乐观,原因何在?

储朝晖:热炒不断的原因,在于背后的利益链依然存在并发生作用。一个学生的考试分数不只与这个学生相关,还是显示其任课教师业绩的依据,是一个班级的荣誉,是学校的荣誉,是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政绩,他们都可从中获得一定的益处。

这条利益链的龙头在像清华、北大这样众多人都想挤进去的著名高校,它们在其中获得了更多生源选择的空间和吸纳更多社会与行政资源的空间。与之相衔接的是各地众多的所谓重点和示范高中,他们也以此作为抬高自己身价吸纳更多方面资源的手段。与学校形成镜像的是社会的权力差距,它是设置和维系重点学校的社会基础。

熊丙奇:教育部门的一纸通知,就能规范成绩发布,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对此,我深表怀疑:且看如下事实:2007年9月1日,号称为我国首部有关国家教育考试的地方性法规《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正式实施。

《条例》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考试机构、学校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向社会公布国家教育考试相关信息及考生成绩、名次等信息,重庆市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意味着禁止炒作“高考状元”。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条例实施次年,2008年6月24日,重庆晚报以《重庆2008年三名状元解读成功经验》为题“公然炒作”状元;2009年就更不用说了,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因改民族问题引起全社会关注,人们在热议中似乎忘了,既然教育部门已经禁止公布考生名次信息,那么,为什么大家知道何川洋是状元呢?

另外,禁止公布高考成绩、名次,禁止宣传状元,我们当下的教育就有“素质”了?高考成绩、名次、状元,说白了就是高考录取制度的直接产物大学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准。自然,高考的最高分,就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假如高考成绩只占一部分权重,仅是评价依据之一,就如美国高校录取一样,SAT只占25%的权重,谁还会在乎SAT的第一名呢?进行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做法,是改造产出以上产物的土壤。禁止公布高考成绩、名次,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王旭明:我本人坚决反对炒作“高考状元”,从表面上看,“高考状元”被热炒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已经形成一条利益链,实际上,根本上还在于高考制度。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如何看待高考,就目前而言,高考仍然是选拔人才相对公平的唯一手段,其意义不容抹杀,我们首先需要承认其合理性。在此前提下,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高考存在许多的问题,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然后改革其不合理性的一面。从目前来看,改革仅仅局限于内部,如考试方式等,而外部改革推进不大,如评价制度等。两者需同步进行。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江西省高考理工科54458人上二本线  ·青岛最牛高考班倒数第一名也过一本线  ·高考后报填志愿 60余所知名高校“摆擂”揽才  ·安徽马鞍山13岁少年高考644分 高出一本线100分  ·海南女生满分夺高考理科状元 综合成绩900分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