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中国科教评价网 — 权威高校排名

您所在的位置:评价网 > 大学排行榜 > 排行揭秘 >

蒋国华:大学排行与评价的十大认识误区

来源: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3-01-27 12:22    点击数:
更多

作者:蒋国华  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吉利大学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


  说到大学排行榜,国内的批评之声要远大过拥护的声音。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存在。事实上,早在世界第一个大学排行榜在美国推出时,就曾受到过来自教育界内外的猛烈批评。在笔者看来,在当前对于大学排行的诸般议论中,有一些是很正确、中肯的,但也有些有待探讨,姑且称之为“认识误区”吧。

  本文谨就十个“认识误区”,略陈陋见,以求教学界同仁。

  误区一,有人认为搞大学排名的人是商人,是在搞炒作;甚至认为是搞恶作剧。首先,从商者亦具有搞研究及发表研究成果的权利。其次,据笔者所知,国内搞排名的诸同仁大多是很认真的。当然,他们的研究也可能有不足之处,但任何新生事物总要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倘有异议者可提出批评,但不能笼统地说他们是在炒作或恶作剧。

  误区二,有人认为大学排名没有用。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想引用2001年2月举行的中德大学质量保障研讨会上,德国多特蒙德大学校长汉斯的话作一回答。汉斯说,要评价一所大学的质量,第一项指标就是看这所大学的排名,其次是发表的论文数和引文率,第三是出任学术协会等组织职务的状况,第四是获奖数量,第五是校内外出任讲座教授的情况。显然,这位德国大学校长是把大学排名看做衡量大学质量的指标之一的。事实上,在英国,大学排名还有另一种作用,那就是按名次给钱。据1996年12月20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排名能决定每个大学可领到的基金数额,因此人们早就盼望公布这个评估结果了。”

  误区三,有人认为有定量指标后,学术界就会掀起只顾数量不顾质量的歪风。这一观点眼下还颇为流行。事实上,科学计量学提供的数量指标并非要取代同行专家,恰恰相反,它可以使同行专家掌握足够的信息,以便形成更充分的意见,在更高的信息集成水平上对科学(成果)质量作出评估。而且把我国科研质量不高归罪于定量指标实在是不公平的。且不说量化指标考核引入我国才不过十余年,而在此期间我国科研是一直在进步。单就被SCI收录科学论文的问题上,实在可以提一个口号,叫做“数量第一”!因为SCI收录全世界科学杂志近4000种,均为世界主学科领域的优秀期刊。在这些杂志上发表文章,显然是一件多多益善的事。我国学术界怎么会泛起这样的逻辑:被SCI收录期刊登载的文章多了反倒是件坏事呢?

  误区四,认为现在的大学排名误导公众。“误导”之说由来已久。所谓“误导”,归根结底是对“名次”二字的神经敏感。研究表明,在排行榜上,只有位居榜首的大学没有意见,其余都在发表意见。因此与其批评大学排行榜如何误导公众,不如花些力气研究排行榜评价指标本身的科学问题,或提升自身水平,以凭实力名副其实地赢得榜首的称号。

  误区五,有人因为对自己学校的名次不满,转而搞挖祖坟式的批判。这是一件很遗憾,也有点可悲的事。笔者认为,发表大学排行榜本身是一个科研及公示其结果的过程,而学术问题是完全可以探讨和辩论的。但似乎大可不必扯到排行榜研究者的“阶级出身”上,因为这样做无助于对排行榜本身科学性的探讨与理解。

[发布者:ye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