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中国科教评价网 — 权威高校排名

您所在的位置:评价网 > 大学排行榜 > 高校分析 >

刘宝存、张伟:经济全球化时代大学的新使命

来源:中国教育报发布时间:2017-05-15 11:44    点击数:
更多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高校的新使命——国际交流合作。改革发展需要教育有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
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对大学评价的理念和评价指标也产生了冲击,需要做出调整和改进。
刘宝存、张伟:经济全球化时代大学的新使命
大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社会机构,面对人类对文明交流与世界和平的呼唤,大学应真正肩负起国际交流合作的历史使命,以一种全新姿态和无畏决心迎接未来世界的冲击与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这是继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大学的新使命“文化传承创新”之后,我国官方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将“国际交流合作”视为高校的又一项新使命,反映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大学性质和使命的新认识,也反映出当代大学使命的不断拓展。
1国际性是大学固有的内在属性
“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大学的新使命源于大学内在的国际性,大学从一产生就是具有国际性的机构。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曾经指出,大学按它们对促进普遍知识的承诺的性质而论,本质上是国际性的机构。
早在古希腊时期,以学园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机构便表现出国际性的特征,来自不同大陆的学者怀揣不同目标来到伯罗奔尼撒半岛“游学”与“开课”,知识的交汇与思维的冲撞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的“黄金时代”。
现代大学缘起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后者从一开始就是充满国际性色彩的,这一方面是源于整个欧洲分享着统一的宗教文化,另一方面是由于知识的普遍性。正是由于这种“普遍性”与“统一性”,中世纪大学在学生入学时对其国籍没有限制,加之几乎所有的中世纪大学都以拉丁语作为教学语言,大学可以招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也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在不同国家的大学间进行“游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在大学的学习不但增长了知识技能,还了解到许多母国完全缺少的经验、观点、理念和制度。这样,中世纪大学便成为连接欧洲知识精英的中转站,学生和教师的跨国流动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民族国家的兴起曾短暂削弱了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大学被国家置于内部框架中,各国政府通过制定选拔标准、毕业规定与证书制度等对本国高等教育体系实施了全面系统的影响。一段时期内,大学的国际性不断式微甚至在部分国家中消失。
自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于殖民主义的扩张,大学的国际性重新体现出来。在这一时期,以英、法为代表的宗主国向前殖民地国家输出办学模式,即使在殖民地国家独立之后,宗主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依然若隐若现。此外,大学师生国际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各国学者也开始通过成立世界性学会、出版专业刊物、召开国际会议等形式推动各国大学间的交流与互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交通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并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世界逐渐变成一个“地球村”。在经济全球化的促发下,大学内在的国际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国际化、区域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区域交流合作、跨境教育不断受到重视。
2国际交流合作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大学使命的新拓展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出,大学的使命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拓展的,经历了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增加的过程。在每一种新使命产生之前,它早已孕育在原有的使命中,等到条件成熟后便会逐步发展成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大学使命。
在中世纪,大学产生于社会发展对教师、律师、牧师和医生等专业人才的需要,社会赋予大学的使命就是人才培养。在800多年的大学发展史中,尽管大学人才培养的规格、内容和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却始终没变。16世纪至18世纪兴起的科学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不但要求大学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的人才,而且要求大学承担起科学研究的使命。19世纪初,德国创办柏林大学,倡导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一个新使命逐渐为人们所接受。19世纪末,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对人才、知识和技术依赖度的提高,社会已不满足于大学通过人才培养和发展科学所做的贡献,而要求大学更直接地介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大学的科研成果和人才资源,直接为社会服务,社会服务逐渐成为大学的第三使命。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重要载体的文化本身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凸显出来,大学不仅要像以往那样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保存文化、传承文化,而且要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创新文化,引领文化,推动世界优秀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因此,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第四使命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可。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交流合作成为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既是大学内在国际性的显现,也是对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反应和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要求。从世界范围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趋加强,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日趋频繁,这主要表现在师生的跨境流动、跨境联合办学、学位互认与学位联授互授、跨国合作研究、优质教育资源互补和国际教育援助等方面。
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要求加强与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多边组织的务实合作,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点推进、合作共赢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正式提出了大学的第五使命——国际交流合作。这一新使命的提出,凸显了大学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3坚持教育开放发展,实现大学的历史使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国际交流合作不仅是世界学术界的共同目标,而且还是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性质和效果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大学在知识的发展、转让和分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国家大学之间的国际合作能够为全面开发人类的潜力做出贡献。实际上,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不仅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穷的机遇,同时也能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有利的发展环境。因此,为了在充满竞争性和挑战性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有利地位,我们应顺势而行、谨慎应对,充分把握国际交流合作的历史时机和教育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积极为国家和大学的发展赢得空间和资源。
为了充分发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和作用,我们应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领域,协调校内和校外双重发展,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从大学自身来说,作为国际交流合作的主体,大学应努力利用国际教育舞台和世界学术资源,积极与各国的文化教育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人员跨境交流、项目的国际合作、国际教育援助、发展跨境教育以及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等方式,在国际教育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增强自身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学术竞争力和办学声誉,同时也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从国家层面来说,作为大学事务的指导者和保障者,政府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针对性政策,为大学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策略引导,同时加大公共财政资源的投入力度,为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要充分发挥国际交流合作的新使命,并不意味着大学要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也不是指大学要办成“世界大学”的某国分校,而是指大学要根据本国国情和社会需要,秉持开放与多元心态来应对现实冲击,积极借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来做强、做大自己,在服务于本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与他者的利益互补与合作共赢,为全世界知识、社会与经济的进步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指出,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大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社会机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人类对文明交流与世界和平的呼唤,大学应真正肩负起国际交流合作的历史使命,以一种全新姿态和无畏决心迎接未来世界的冲击与挑战。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报,刘宝存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张伟系该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发布者:m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