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关注评价网
首页 English

金平果科教评价网 — 权威高校排名

您所在的位置:评价网 > 大学排行榜 > 教育规划 > 权威解读 >

“建设一流国家”的教育之基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发布时间:2010-08-26 10:43    点击数:
更多

每到7月,大学生择业、小学生升初中、幼儿入托这些社会问题总是令民众纠结,就在今年的这个时候,中共中央、国务院为中国教育事业未来10年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把最高决策层“强国必先强教”的信念传递给亿万民众

  ,其背景值得再三解读。

  “新的历史起点”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今年7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教育事业还存在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许多方面。多位教育专家指出,只有实事求是地直面教育改革中的突出问题,实现自我诊治,才是大国政府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

  被高层关注的问题包括: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满足;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短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

  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正式文本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胡锦涛要求“全党全国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发展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又要着眼未来、明确长远目标和任务;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教育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教育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而必须以提高质量为前提,要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只有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设一流国家。”这些表述彰显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按照中央的要求,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坚决破除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允许和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试验。

  就《纲要》发布后的实施,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了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八个重要关系,即优先发展与服务全局的关系,促进公平与注重效率的关系,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的关系,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

  刘延东要求,各省市落实领导责任,探索完善督查协调机制,通报情况、跟踪检查、密切沟通,加强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确保中央重大教育决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各地将立足当地实际,尽快拿出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为推进全面改革提供经验和保障。

  社会公平之基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在《纲要》中被多次强调,其意义非同寻常。温家宝说:教育涉及所有人,接受教育是每个人获得发展的基本前提。缩小不同群体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要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基于此,我们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

  “这个‘最伟大的工具’关系到如何让每个人的努力都得到合理的回报。”一位教育专家说,制度安排不合理,社会底层的民众就会越来越感到被排斥,特别在义务教育资源得不到均衡配置的一些老少边贫地区,一些觉得自己再怎么奋斗也得不到回报的人,很容易产生挫折感。这种现象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称为“排斥性结构”。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富差距、诚信缺失等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欧美同学会一位年轻会员说:“为什么一些公众人物撒谎吹牛皮没有人愿意去揭穿?这个社会里是否存在一种不诚实同盟?”在近期关于学历问题的讨论中,公众的热议包括:学历造假者“在中国他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因为100个人有100个价值观:举报者通常会遭遇的问题是——他即使真的造了假跟你有什么关系?”

  还有评论指出:人们之所以将拥有高学历者视为人才的基础,就是因为要取得大学颁发的学历,必须经过相应的入学门槛与严格的毕业考试。可有些大学多年来却热衷于举办各种函授本科或者在职研究生教育,对一些并不合格的学生滥发毕业证,对一些人甚至有求必应。即使在所有监督均缺位的情况下,校长们也不怕生产太多的劣质产品而断了自己的生路,因为这是公办的学校,做几年就会被教育主管部门调到另一所学校。

  学校滥发文凭及学历造假等问题表明,促进教育公平绝不只限于把中华先辈“有教无类”的愿景变为现实,以及完善流动人口子女上学政策等方面,如果对学术上缺失诚信的造假长期视而不见,同样会严重阻碍教育公平的实现。

  “我们先不要讲道德的制高点,先要把法律、规则学好。”于建嵘说,“法律就是我们最高的信仰,法律也是解决公平正义的最关键一环。修复曾经导致教育不公的机制,使弱势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尊重,让那些继续造成教育不公的行为付出代价,这些文明举措操作之时,或许就是教育公平到来之日。”

  回应“钱学森之问”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这些提法显然针对了一些教育专家指出的现行教育之弊——“服从高于自主,接受高于思想,模仿高于创造”。

  《纲要》正式发布的第二天,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钱伟长去世。

  8年前,中国人送别了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去年,送别了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今天,又送别了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奠基人钱伟长。被周恩来总理所称的、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三钱”从此成为绝响,留在人们脑海里的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体制优点和弱点并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说,一方面比较强调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另一方面却疏于对有特殊才能学生的培养。因此《纲要》提出了今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让所有的学生达到各种成才的目标;二是让那些有特殊才能的,拔尖创新的人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

  《纲要》提出的“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是教育专家视为营造良好的育人为本的环境的重要一环。据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解读,这项改革主要强调以多样化的方式,搭建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人才选拔平台,面向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打开多扇门窗,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给有创新专长的学生以更多选择的机会。《纲要》确定的多元录取机制主要包含择优、自主、推荐、定向、破格等五类。随着多元录取机制的健全,教育体系将力争不遗漏任何有成才期望和有才华的学习者。

  高校自主招生被视为建立多元录取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纲要》表示,“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这能否化解公众对仍在试点中的高校自主招生“会扼杀贫困家庭子女的升学机会”的担忧?毕竟,高校办学声誉与社会公信力的育人环境,关系着高考制度每一项改革的成败。

  “培养具有理性和德性的人,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双翼。”一位教育专家总结说,“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形成人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意义,同时实现国家民族的发展目标。只有营造出这种育人为本的环境,才可能培养出大批一流的杰出人才。” 

    [发布者:dong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