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 登陆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评价网 > 大学排行榜 > 双一流 >

大数据驱动下“双一流”高校跟踪评估平台构建的作用

来源: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时间:2021-01-21 10:23    点击数:
更多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推进,传统的评估体系也逐渐开始考虑大数据的指标体系。2015年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意味着我国将启动新一轮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国家战略。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这意味着我国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不同评估机构的评估体系呈现多元化趋势,各自有其利弊。

     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深度变革和信息化的创新应用,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变革传统的高等教育评估方式。原有的高等教育评估的周期长,评估过程静态化,评估结果滞后,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了解的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形势要求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测和评估已经进入到了发展的新常态,创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更新评估的手段,拓宽评估的类型,构建起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要求,是适应高等教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要求。
     然而,从现有高校评估体系来看,其评估体系仍主要停留在传统指标层面,对高校的评估体系相对较滞后,而未能跟踪评估高校的具体动态结果,实现评估体系的智能化服务。此外,国内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指标和数据来源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其准确性将受到人们的质疑。因此,亟待面向国家管理部门打造中国双一流高校跟踪评估体系,基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基于此,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跟踪评估为切入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理念与发展、现状与问题、原因与挑战、思路与举措”的基本思路,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国家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和大数据实施战略,将大数据驱动的理论与方法深度应用于中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跟踪评估研究,提出通过发展指数和竞争指数进行跟踪评价的理念,利用大数据技术、分布式文件存储、并行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发适用于新时代大数据驱动下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跟踪评估平台,从而推进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服务于创新驱动的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大数据驱动下的双一流高校跟踪评估平台可通过数据驱动、动态跟踪、价值多元等途径增加评估的精确性、开放性和即时性,从而强化评估的预警与预测能力。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中国高校的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打造教育强国,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强国梦。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促进中国特色高校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打造教育强国,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管是在过去的“重点大学建设”,还是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启动及实施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都起着重要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作用。毋容置疑,在已开始实施的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中政府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作用仍会持续,跟踪评估是实现控制的主要手段,具有导向、评定和激励等多种功能[2]。通过跟踪评估,可以获得有关计划、实施过程以及结果中正确与否的信息,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全面修正,是评估范式的创新,从而帮助政府管理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为其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高校的资金投入和分配,学科资源的重新整合和调节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2)有利于国家教育管理部门政策的制定、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育人才的管理。国家人才引进、科研绩效评估、科技资源的分配和科学政策的制定,需要有精准、客观而全面的跟踪评估理论与方法体系。事实上,合理的跟踪评估理论与方法体系是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升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认同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如此,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高校教育跟踪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完善,以此来促进国家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大数据驱动下的教育评估体系的变革,需要在拓展相关技术服务的同时,构建与大数据网络生态相适应的跟踪评估体系[3]。这一重大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评估的有效性和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及其健康发展。
     (3)有利于提升高校建设的质量,营造高校跟踪评估的良好风气,推动高校评价事业深入发展。多年来,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重点建设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大数据驱动下中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跟踪评估研究,有助于激励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也有助于高校资源分配和科研政策制定的合理化,推进创新型大学建设进程,营造大学跟踪评估的良好风气。目前,随着各项评价工作的广泛开展,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等定量方法的引入,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科学领域形成了一门“评价学”[4]。大学评价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和素材,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和养料,有力地促进了大学评价事业深入发展。
     (4)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5]。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技术的摇篮,是知识集中的场所。自“211工程”以来,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步伐从未停步,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外延式的规模扩展和内涵式质量提升的矛盾十分突出,影响了我国大学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开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跟踪评估,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我国大学的综合实力,并通过与国外大学的比较,了解我国大学的优势与不足,以更好地对大学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达到提升大学整体实力的目的。同时,向社会公布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跟踪评估信息,有利于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大学的实力和成果,社会投资者可以找到更合适的大学进行合作,广大家长和考生可以选择更好的大学求学深造,而且也有利于大学根据社会需求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策略和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
 
[1]伍宸,宋永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式发展的依据、维度及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8(08):17-22.
[2]王武习.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8,29(02):42-44.
[3]陈海军.大数据视野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发展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8(03):43-45.
[4]邱均平. 评价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刘强,康云菲.“双一流”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特点及建议[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05):23-30.
 
(作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 数据科学与信息计量研究院 科技与智库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评价与管理》杂志编辑部主任 余波)
    [发布者: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