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高考数学创新题型多 多个知识点糅合出题(3)
来源:腾讯高考
发布时间:2012-06-04 19:48
分享到:

运用模型处理运动问题 大题多以生活现象设题

主持人燕子:大家还是合理的去安排和习惯。接下来在分享过程中,分享数学科目题型特点,具体就我们往年一些卷子也好,或者是接下来考试当中也好,您觉得哪一些题型是要特别注意的,要提分的题型,或者是技巧方面要运用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崔用亮:首先我分享一下新课标准以来数学的变化,从09年以后,北京实行了新课标,体现了几个特点,第一个数学北京卷特别大气,不从细节挖苦学生,不从小的知识点为难考生,一般情况下出的很大气,考察数学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考察学生该怎么想,没有错。从这些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从什么样的角度呢?这就是一个数学的能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北京数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增加了一个创新题型,第8,第14,第20题的创新题型,还有很多考生看不懂的题型,给了高中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学过的东西,让你去做。这就是创新题型。

第三,新课标增加学生能力的考察,数学能力,数据分析,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我们在平时数学的做题还是学习复习过程中,是否有注意到这些方面的关系呢?这是北京新课标数学对于广大考生的要求。

从这个要求的角度来讲,我们就可以看看这个试卷了,这个试卷我们就会发现,第8题、14题、20题,感觉还是很有规律的,因为最大的变化就是第8、第14这是小题,选择填空最大的变化就是,由静态变成了动态,我们原来研究数学都是死的,以至于A等于2,B等于3,A+B等于5,这很简单。

现在研究一个问题,A大于2小于3,这样在什么范围内,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但是我们在新课标里面增加一个运动的东西。09年选择这些压轴题,2011年选择压轴题,都考到这个运动,当一个点在运动怎么考虑这个问题。09年选择最后一道题是一个剖物线,我们称这个点为特殊点,这个点有多少点是这样的点。这个问题上,考场上怎么处理,意味着对运动问题进行分析。

分析物理模型,运动模型分析科学,运动问题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是任意性问题,任意一个点都满足,还是存在性问题,还是存在一个点满足。还是相关无关性问题,与谁有关,与谁无关,还是一个情景的分析,设置一个非常具体的情景,分析这个情景就行了,比如说2011考这么一个东西,一个正方形在X轴上滚,滚了之后,一个点运动轨迹,算什么面积,只要情景分析完了就可以了,很多同学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些方面,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地方。

但是,我们能够把存在这些问题该怎么考虑呢?存在性问题,一般情况下有几个例子,比如说这个地方有一个杯子,现在离这个杯子一米,走到那边去,发现这个地方3米,这条线一定存在一个点,使得他到这个杯子上有两米,这是一个连续性问题,在数学上就是一个0点,就是FX,如果在A到B上是连续的,A这一处小于0,B这一处大于0,这是我跟我的学生分享的思想方法,这在立体几何中的运动问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非常有用。这是第一个。

第二,对于任意性问题,和相关,无关性问题,相关、无关问题,只要找不变量就可以了,一个东西在运动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把这个不变的量找出来。第二,要建立起直接变量和间接变量之间的关系,甚至是一种函数关系。比如这一次海淀二模考这道题,这个东西运动的时候,完全可以把方式求出来,通过这个轨迹方程分析,这个问题就简单了,就解决了。这是关于小题的部分。

新课标最后一道题,应该是很多同学特别头疼的问题,压轴题有很多学生说,老师最后一道题我选择放弃,我说绝对不可以。为什么?最后一道题看似很难,其实很简单。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们太着重于技术,太着重于知识点本身的运用,没有想过一个知识点是怎么来的,没有想过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式是什么,这是我们的一个很大的误区。我反复强调这个问题,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改观,后来做大题很有感觉,因为我们来看一下新课标三年来最后一道题的变化,09年考一个新值P,2011年考一个数组,算一个距离的平均值,你会发现这三个问题是一个非常连续的,因为考的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然后综合到我们的数学的思维中去。因为09年最后一道题,我给你一个新的东西,一个新的规则,那么你在做题的时候,因为这个规则在高中从来没有见过。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严格按照这个规则来做,这是第一个。

2011年考这么一道题,这个问题是什么?就是我这个数字中有N个位,每一个位的取值都可能是这两个值,这是等价的。2011年考的什么?我们曾经把绝对值拿掉,说AK加1等于1,加一个绝对值之后,很多同学没有想法了。AK加1等于AK,这道题考察我反复强调,数列灵魂递推,一定要把地推弄清楚了,就搞定了。这是新课标的问题,意味着新课标最后一道题。我曾经跟高考命题人聊天,他说,高考最后一道题考的是智慧,考的是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一个智慧。考的是学生把握数学思维技巧的一个智慧,平时考虑问题几个角度,但是到了高考考场上,最后一道题,肯定要想很多角度,因为这个角度我从来没有见过。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洋高考:“狼来了”还是“鲶鱼效应”?  ·面对高考,“我叫不紧张”  ·高考作文不准写诗歌引发争议 于丹释其合理性  ·成都交警公布高考求助热线及34个服务点位  ·三代人讲述自己的高考故事:年代不同选择不同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