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用亮 学而思网校主讲教师,高三数学组负责人, 学而思目标清华北大班主讲教。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调整最佳考试状态 崔用亮:确实学生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几天,比如说我数学比较不错,这两天我不复习数学了,把其它科目看一看,这是不对的,最好是这样。第一,要把各个科目的学习、复习调整到最好时间段。同时,每天都要去做每一科的题目,维持状态。因为数学有这么一个东西,如果我连续两天不做题,第三天感觉很生疏了。尤其是北京的新课标,数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规律,我考数学思维,如果两天没有思考数学,我的思维肯定会变慢。建议广大考生在这一阶段,最好能够每一天把每一科的东西都看看,以技术为主。 主持人燕子:刚才崔老师讲的过程中,我一直注意崔老师的表情,您一点不像学理科的,非常喜人,听您的课应该是很有激情的吧,感觉得出来。处理这个关系,希望考生在各个科目安排上合理,真的能够把自己一下子拉入到高考状态上,这样在真正高考的时候,相信大家也有一个惯性。这是我们高考前三天需要考生以及家长在做的准备或者是要注意的地方。接下来就把大家真正拉入到高考状态上了。 这之前要问一下,考数学很多考生还是非常紧张的,在考数学一进考场之前就非常紧张怎么办? 崔用亮:我在进考场的时候也是很紧张,比如在晚上出了那么多事情的情况下,一夜没有睡的情况下,我再进数学考场上,我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有一个问题,我坐在第一排,我处理了很多细节问题,增强自己的自信。第一就是我走到自己座位上,其它所有人我都不看,我只看自己的桌子,把自己的笔摆起来,我就做很多小动作,这些小动作能够让自己缓解很多压力,不去思考其它问题。 考场只有你一个人 未来也在自己手中 主持人燕子:不要看别人,或者是受别人影响。 崔用亮:没错。当草稿纸发下来之后,我马上在草稿纸上记一下的事情,比如姓名,姓名答题考,准确考证号。第二,考场氛围很紧张,发卷子声音和拿笔的声音非常清晰,老师发捐资,发草稿纸的时候,声音感觉特别压抑。但是我在考场做了这么一件事,我尽量回想做数学时候章节的思维方法,举一个例子,高中最重要的三大体系,每一个章节里面技巧和方法我回忆了一遍。函数里面,如果我遇到函数题,我应该会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当做了这一阶段以后,我对函数整个体系应该是有一个整体把握了。当我做解析几何题,立体几何应该想什么问题。发下试卷之后,发现有一些题目正好是我刚才想的思维方法,就特别兴奋。 主持人燕子:所以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式方法,因为您说到这个,咱不说当年高考了,那个回忆太痛苦了,也比较兴奋。我这几天刚刚考完驾照,说实话,最后一个路考,因为旁边有很多的学员一起考,他就在旁边,我紧张,我紧张,说实话,每个人都会被他们所说的话的情绪核反应收到影响的,所以我做的方式我们有雷同,我不去听,也不去想,我就回忆,考试应该注意哪些点,考试的时候我没有落。最多还是能够坚定自我,刚才上一场的时候方老师也说了,真的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更多就不要去考虑周边是怎么样的,只要把握自己就可以了。 崔用亮:没错。其实在有的时候,在很多这样的状态下,往往都是别人影响了自己,别人的状态让自己紧张,其实更多情况下,我们应该想自己的事情。
控制答题时间 顺序从易到难 主持人燕子: 希望我们的交流和分享,能够给2012年的考生以及家长带去帮助。高考的科目上,每一个科目时间把控非常重要,对考生来说,时候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前途,就是分数,所以如何把控数学科目的时间呢? 崔用亮:首先分享一下北京卷数学题的设置,1到8是选择,接下来6道填空,还有6道大题,这个难度不一样,选择题第8题,填空题第14题,19、20,这四道题相对比较难,是选择能够出高分的考生,如果考生能够针对自己的层次,对于题型难度做一个合理分配,这样有一个安排。 选择填空最好安排是上限40分钟,不能超过40分钟。第二,选择填空,前面几道题比较紧张,也容易出错。每一年高考第一道题,总会设一些小陷井,这样一旦看错了,按照正常思维一旦看错了,就没有分了,这是第一个。我们要学会审题,在前几道简单题目上,最好做的稍微快一些,在比较难的题目,第8题,14题,我们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做这种题目,我们有很多技巧的,我一会儿可能具体分享。做简单题目最好快一些,做难题的时候最好能够冷静下来,但是不要超过做题时间的底线。有很多同学在考场第8题,没有想出来,没有思路,然后一直想,想15分钟过去了,还在想,这是得不偿失的。 第三,做大题环节上,平均下来每道题15分钟,但是前4道大题,前3道一般情况下,12、13分钟能够搞定,第4道基本上能够在15分钟左右,这样我们做下来之后,留给最后两道题时间比较宽裕,大概能够30到40分钟,如果这样,做整套试卷还是非常流畅的。 主持人燕子:得心应手一些。真正大家在考试的时候能够正确的合理运用和把握自己的时间,时间是一方面,其实我们知道有很多考生在拿到题目的时候,我觉得我当年考数学可能有这样一个做题习惯,遇到会的,可能先把会的赶紧弄完了,难的就慢慢留下来,可能会有这种习惯吧。所以说答题的顺序上又要怎么合理安排呢? 崔用亮:是这样。不要再高考上创新,按照平时答题顺序来做,这是一个。第二,我当年高考的时候,我数学考完还有45分钟,因为我在那种状态下没有时间想别的事情,拿到题就做的感觉,当然做的也比较顺畅。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生在处理做题顺序上,一定要从自己平时顺序出发,先由易到难,第18、19、20,这不是一开始应该考虑的,应该把简单的题目做了,再做难题,很多同学从第1题到20道题。如果有同学第8题、第14题,遇到难题,没有思路,没有想出来,就选择战略性放弃。等我们把其它题目做完之后,再来做这个题目。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技巧,我们同学最好能够把这个题号在草稿纸上显眼位置标出来,这样做完之后,还有这些题没有做,从历年考场经验看,有些考生第8题没有做,最后也没有做。 主持人燕子:我也是比较提倡大家能够按照平常自己的答题习惯来做,其实时间的把控上,答题习惯上,复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高考过程中再去创新的时候,那个时候更容易慌乱。 崔用亮:没错。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洋高考:“狼来了”还是“鲶鱼效应”?
·面对高考,“我叫不紧张”
·高考作文不准写诗歌引发争议 于丹释其合理性
·成都交警公布高考求助热线及34个服务点位
·三代人讲述自己的高考故事:年代不同选择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