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中国科教评价网 — 权威高校排名

您所在的位置:评价网 > 大学排行榜 > 高教动态 >

教育部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6)

来源:教育部网站发布时间:2018-08-31 11:20    点击数:
更多

     第四,“六卓越一拔尖”2.0版,我们把它形象称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领跑计划。这个领跑计划,今年想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实招。一是推出“六卓越一拔尖”建设的国家一流一万个专业建设的计划,这一万个专业是什么概念?就是在高等学校里面,56000多个点里,它大体占20%的水平,让20%的专业经过若干年的建设以后,到2022年二十大召开之前,中国有20%的专业可以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这样就保证了中国人才培养质量能够在国际上一较高低。二是在推动鼓励省市各地方建设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也就是“省队”,通过“国家队”的1万个专业和“省队”的1万个专业,占中国高等学校专业40%的专业数量,建成“国家队”、建成“省级一流队”,使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能够顶天立地。这是我们想做的工作。

     【光明日报记者】我的问题同样是请教吴司长。您刚才提到的《国标》有一大特点,既有“规矩”又有“空间”,对于处理好高校统一与特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国标》是怎么考虑的?

     【吴岩】这个问题也是很专业的问题。刚才我介绍了,我们有三个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三个主要特点。三个基本遵循的原则里面,一是突出学生中心,在国际上这是大家认可度最高的,Students’center。二是突出产出导向,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结果为中心,在国际上也有个词叫OBE,也就是Outcomes-based Education,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仅仅在宏观上以学生为中心,更多以学生最后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学好了什么作为中心。三是突出持续改进,在国际上叫CQI,即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即我们的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所谓的结果,还要建立一种不断改进的机制。

     这三个是制定《国标》遵循的原则,是我们在理念方面要紧紧把握的,要有规矩还要有空间,有底线还要有前瞻的目标,有定性还要有定量,就是要处理好统一跟特色发展的问题。坦率地说,高等学校不管是中国也好、还是世界也好,办好本科,必须要有一个刚性的要求,这个刚性的要求就是我们说的底线要求,或者叫做合格标准。办本科如果达不到这个合格标准,我们对国家不负责,对老百姓不负责,对学生本人也不负责,对高等学校也不负责,所以我们要有一些刚性要求。比如师资要有结构、数量、水平、背景、能力方面的要求,比如教学条件要有一定的实验、实训、实习、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图书资料等等。必须要有刚性规定,这一点毫不含糊,没有这个底线合格的标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人才培养质量没有基本保障。

     我们知道,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期,马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经常说,高等教育普及阶段高等教育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多样化。多样化就必须有特色,多样化就不能一个模子,因此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学校特色发展、个性发展,鼓励学校拓展空间,因此《国标》里,在规矩和空间、底线和目标方面,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合。

     刚才三位教指委的领导们也说了,何院士、王校长、姚校长也讲了,他们把握的就是这两个标准。我们要有底线,要有合格,还要有拓展空间。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这个标准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国际台记者】刚才材料中写到要发挥新一届教育部教指委的作用,做好《国标》的宣传推广使用工作,请三位教指委主任委员介绍一下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何雅玲】我先试着回答一下,一会儿两位老师再回答。

     第一,通过教指委委员,对广大高校的管理者,以及我们的教师,能够进行解读、培训和相应的宣传,使他们真正理解整个标准的内涵。因为我们虽然在制定过程中发挥了也发动了大家,很多教师都有所了解,但是正式标准制定出来以后,通过这样的解读和宣传,让一线的教师和管理者全面了解它的内涵和基本的要求。正像吴司长刚才所说,基本的底线是什么,如何灵活、多样性的办学,让各个学校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去跳高。

     第二,对我们能源动力类专业来说,现在正广泛开展专业认证,我们要尽快修订出台专业认证的指标体系,把我们标准的内涵反映在认证指标体系中。在认证过程中,我们也要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尽快找出不合适的地方,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我想,眼下马上可以做的是这样两件事情

【姚文兵】刚才我们说了,这个标准颁布以后,将在高教司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对标准主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对标准进行解读,对标准进行宣传。一是药学类教指委已经安排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标准的解读和宣传,上半年将召开一次所有专业点负责人的标准解读和宣传会,提供咨询。我们现在通知已经发出去了,报名人数已经超过500名,说明大家对这个标准是非常关注的。下半年,我们将借助药学类专业教指委每年一次的学术研讨会,也是重点解读和宣传标准,我们想把这个工作放在西部某个城市,对西部高校来说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二是我们想制作标准的微型简化的解读版,可以广泛向我们一些院校进行宣传。还有,因为教学方式,对学生和老师最容易接受的是微课的形式,我们想制作一个微课,让教指委的主任、副主任来解读这个标准,做一个视频的解读版,这样可以推送给广大的学生和老师。

     第二方面,每年药学类专业基本上都有很多专业的人才招聘会,我们想利用这个人才招聘会向广大用人单位来介绍我们的《国标》,告诉他们,药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国家有基本的质量保障要求,这样在选人用人的时候可以做一个参考,用这种方式来促进我们院校改进教学质量。

     第三方面,专业认证。刚才何院士也讲了,我们想从2018年开始,在《国标》的基础上,以《国标》为基准,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开展专业认证。这项工作也在布置当中。

     【王广谦】补充一下,《国标》颁布之后,经济学类这边还会督促相关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关键是领会《国标》的重要指导思想。《国标》定的是基本要求,对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来说,达到标准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要提倡他们高于这个标准办学,办出世界一流。但是对于一些好的大学里新上来的专业,或者刚升格的大学,标准对他来说还是有一定压力的,必须要指导和约束,需要教指委指导他们,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个学校当地和行业的情况,尽快提升教学水平。

     【财新网记者】一共三个问题,首先两个问题请教吴司长。第一,我们高等教育办学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标准也是从2013年开始制定,那么长的时间,主要是面临着哪些争议点?对这些争议是如何解决的?第二,刚刚也提到了多样化办学,允许高校做一些自选动作,对于这些自选动作特色的方面,如何进行标准化的考察?第三,请教姚委员,您刚才提到要做专业的合格认证,对于不合格的这些学生和学校,特别是对不合格的学生进行怎样的处理或者后续的方案?

     【吴岩】我先回答前两个问题。刚才你说,我们从2013年开始做这项工作,历时时间很长,主要的争议点,我更愿意说是我们讨论的重点焦点问题。刚才我报了一个数,我们有92个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到了56000多个专业点,想想这个量,每个专业都有每个专业特殊的要求、特殊的规定,要想从浩繁的、巨大的专业中抽取出他们共同应该遵循的规律、标准,那是一件难度很高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紧紧依靠我们的专家组织,就是我们说的教育部各个专业教指委,他们集中了这个领域里面最好、最优秀的、最有经验的专家,他们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讨论,刚才我说几百场的工作研讨会都是保守数字。几百场的工作研讨,为什么?就是《国标》太重要了。如果《国标》出现了问题,或者出现了偏差,那么我们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这就是为什么用时这么长,为什么动用这么多人。

[发布者: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