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北大清华仅一两成农村生源 农村教育成公平短板(3)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12 11:50
分享到:

[导读]熊丙奇指出,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合适的办法,就是设立专门的计划,面向农村学生招生。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而且在实际的操作中,颇有创新。

不平等的起跑线

萧保至今记得自己所在的镇高中,听家乡的老人说,自己小的时候,它曾经是省重点;后来自己读书的时候,它成了市重点;自己上了大学之后,它已经不再是重点了。

基础教育的衰败无情地展现在萧保的眼前,而忙于找工作的他甚至没有时间去仔细回味。

晓兴的记忆则来自于老师,高中时候,学校来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她教语文,也教英语,偶尔还上上地理课。

“那个时候,我们可崇拜她了。这个老师懂得这么多,太厉害了!”晓兴后来知道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因为本校的优秀老师都去了县城乃至市里的重点中学,学校已经没有足够的老师来分门别类地教授课程了。

“上大学后,我只能拼命地学习英语,来纠正自己的发音。我过了英语六级,我不觉得我笨,可我能怨谁呢?我能怨已经一个人教了我们三门课的语文老师吗?”晓兴说。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在谈及重点大学农村生源“缩水”现象时曾表示,这种现象有可能越来越严重,其背后是一个基础教育的问题。

在整个基础教育环节中,优质资源在极大地集中到少数的地(市)一级中学和省一级中学,它像是很大的“航空母舰”,能够吸纳最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数量非常庞大的优秀老师和学生在一个学校里边,可以保证学生分数很高。但这也导致一些县一级、镇一级中学教学质量下降。这样一个向上的网络平台都给侵蚀掉了,农村孩子就很难再进到那样的“航空母舰型”的学校。

储朝晖则告诉记者,背后的根还在行政与专业的关系,“牛”校的老师往往具备一个条件,即参与高考出题,因此对考查范围更加了解和熟悉。而越远离权力的学校,对考纲的了解也就“越远”。

“长期以来,高考改革都不接触这个根本点,这才是根本性的问题。只有改变这个招生录取方式,在公平上才可能有比较大的突破。”储朝晖说。

“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相比,考大学少了很多机会。”中国海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朱宝说,经济原因是最大的,有不少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其次也少了很多信息来源。“我上了大学才知道有很多同学是通过自主招生来的,我们农村孩子就不知道,只能挤高考独木桥,挤不上就只能复读、打工。”

“我担心目前的政策治标不治本,要实现教育公平还需要更深入的教育改革。”邵飞说。

这个担心并非空穴来风,记者5月30日致电清华大学招生办咨询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具体情况,工作人员表示高考结束后公布的清华大学招生计划里可能会有这方面的信息,清华大学会在其中表明用于该计划的具体名额数量,请考生及时关注。

北京大学的答复更加直接,称计划已经上报教育部(),目前教育部尚未批复,因此公布时间尚不知晓。同样请考生关注高考后公布的北京大学招生计划。

同样的消息还来自山东大学( 招生办)、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山大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柳丽华表示,该校分省份招生计划今年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已经确定今年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偏远地区和农村学生多的地区考生倾斜,而且会增加不少计划,“但现在教育部还没有批复,具体如何增加还不好说”。

而教育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这项工作太紧了,所以很难给出准确的时间表,但高考之后肯定可以就此询问考生所在省市招生办公室,(这项工作)肯定要通过考生所在的省市招生办公室来安排。

“问题是,农村学生如何获得这些消息?”萧保说。

邵飞想起了他一位来自河北农村的朋友,一心想要攻读材料科学,结果报考时因为信息不充分以630多的高分误报了锻冶专业,成为全院皆知的段子。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哈佛等海内外60所高校竞渡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  ·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最看重专业对口  ·高三女“人头猫身”自画像吓坏爸妈  ·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找第一份工作最看重专业  ·57岁教师猥亵多名女生被拘 官方称未突破底线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