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近几日,高校发生的几起案件不但让几个家庭破碎,也让社会为之动容、揪心。痛定思痛,我们在想,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了?身经百战的他们经过无数的考验,挤过高考()、甚至读研、读博,为何会突然冲动而引发恶性案件?继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后,南京与南昌两地高校校园再发惨剧:南昌航空大学发现一具男性死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1名同学被刺身亡,短短几天高校三个年轻生命逝去。校园人际关系真的如此难以调和?是什么样的扭曲心理导致悲剧,究竟又该怎样处理同学关系?高校、家庭以及学生之间,又该如何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在冲突面前,该怎么办?
复旦医学院一栋实验楼里,一名教授在昨日晨报报道下贴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字样。片来源:解放网 新闻晨报记者 肖允===生命诚可贵 何必举“屠刀”=== ===事件回放:那些不该发生的故事===复旦投毒案震惊社会 校方否认直博竞争是投毒原因 当天15时23分,28岁的黄洋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父母失去了唯一的儿子。 4月15日22时13分,复旦大学官方发布了一条长,称该校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因身体不适入院,后病情严重,学校组织多次专家会诊,未发现病因,遂请警方介入。校方透露,警方称该生寝室饮水机里检出有毒化合物,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 疑遭室友投毒复旦学生身亡 短信牵出毒源和疑犯 睡在上铺的应该是兄弟!一男生因琐事将室友刺死 住同一个宿舍的舍友,为点小事起了争执,一方冲动之下持刀相向,最终使同学伤重身亡,酿下惨祸。这是前天晚上10点左右,发生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宿舍楼内的一幕。据了解,两位当事学生都是该校10级自动化专业,来自丹阳的蒋某被刺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目前,行凶者泗阳人袁某已被南京江宁警方刑事拘留。 “不好了,不好了,出大事了!”一位金城学院的同学告诉记者,他们宿舍也在4层位置,前天晚上10点左右,他们听见410宿舍内吵吵嚷嚷的,开始以为只是小纠纷,可没想到事情越来越大,竟然出了命案。他们闻讯也都跑了出来,看见410宿舍外,很多人将一名伤者往楼下抬。随后,同学们的就不再平静,不断弹出消息,此时大家才知道,有同学竟然被捅死了。开始,他还以为是谣言,本想也就是同学打架受伤,可直到警车和很多警察全部赶到学校宿舍楼下后,他们才相信真的出大事了。 南昌航空大学腐尸案:死者疑为研二学生 南昌航空大学宣传部门17日18时向记者证实,当日中午,该校前湖校区一学生宿舍内发现一具腐烂的遗体,死者疑为该校研究生彭某。 17日下午15时左右,记者在事发地、南昌航空大学前湖校区第三公寓楼看到,从一楼到六楼绝大部分宿舍大门紧闭,发现遗体的604室已被贴上封条,封条上加盖有该校保卫处公章。楼道中充满了消毒水的味道,地面上还有不少被遗弃的橡胶手套和一次性消毒用具包装,一名清洁人员正在清理地面。 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饶国宾告诉记者,死者疑为住在该宿舍的2011级研究生彭某,男生,湖北省天门市人。事发寝室其他3名研究生于2012年9月在校外学习实践,目前均已取得联系。 ===专家支招:冷静处理人际关系===从极端个案思考教育缺失 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长期研究应用心理的上海理工大学教授车丽萍说,黄洋事件让我们痛定思痛,不得不再一次把焦点对准“究竟教育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得不再一次关注高素质人群的“心理问题”,不得不再一次讨论新时期的“德才兼备”。近现代心理学家们也非常看重人的“个性”,指出教育之目的在于实现人才的完美个性及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养成。“以德为先”,方能养成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使个体成长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要成才 须先成人 要成才,先成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高尚的人,其之于社会的作用,恐怕是大于那些学富五车、却不惜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利益的人。从这个角度上而言,我们恐怕不能因为高校投毒案的极端性,而忽视了对社会、对教育应有的反思。专家支招:五大建议教你处理同学关系 记者就复旦饮用水投毒事件采访了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主任李正云、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两位教授表示,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 “大头”,极端个案只是极少数,但过度竞争、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缺乏包容等却导致学生之间矛盾不断。两位教授分析,有四大原因导致大学生的寝室关系成为最微妙、最难以调和的关系之一。 第一是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冲突。高校和中学不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也带来各自的文化、生活习惯、行为、价值观。由于学生的寝室不是自己挑选而是由学校安排,一些学生互相之间缺乏包容别人生活习惯的大度,互相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一些外地学生曾找心理老师倾诉,感觉有一堵无形的墙,阻挡自己和本地学生的融合。(解放网)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张家港高校伤害案追踪:嫌犯悲观厌世伤人求解
·复旦投毒案续 大学生心理问题并非到大学以后才
·让家门口的学校都一样精彩——访国家教育
·请还校园一份纯净
·本是同舍人,相煎何太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