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娟:先请徐博士给我们介绍一下咱们这个中印美项目当时设置的初衷是什么,因为这毕竟是我们国内第一个中印美的这种项目,不知道在国际上是不是第一个? 徐勤:对整个全球来说它都是首个中印美三方合作的MBA项目,这个项目当时设计的初衷就是: 我们考虑中国、印度、美国在未来十年会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他们会占据市场很大的份额,所以我们希望MBA的学生能学以致用,到更广阔的市场里面去进行体验,这是项目最初的一个动机。 李丽娟:咱们这个项目准备招收多少同学呢? 徐勤:我们这个项目就是每一届一个班是60个学生,60个学生里面有中国、美国、印度三方各20个同学组成的班。60个同学组成10个学习小组,中印美三方各2名学生,一共6名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6个同学在当地,比如说在中国两个中国学生能够更好为国外学生服务,到了美国就是美国两个学生为主,到印度就是印度学生为主,这样一个设计理念。 李丽娟:上课的地点呢? 徐勤:整个项目是两年全日制的,第一个半年在中国,60个同学全部在中国同济。第二个学期到印度XLRI商学院,第三个学期到美国凯斯那边进行学习,最后半年回各自的学校和当地同学有一些互动、有一些沟通,听一些讲座,作一个毕业论文,最后每个同学可以拿到当地院校MBA的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证书,两个国家的海外学习证明。如果有的同学学有余力,他觉得可以再学一些凯斯的MBA的课程或者说印度XLRI商学院的课程,那他可以延长一个学期在当地,最后他可以获得两个国家、甚至三个国家MBA学位。 李丽娟:我理解如果我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学有余力,比如说在凯斯西储大学我再延长一个学期,我在当地再学习一个学期,如果学分拿到我会获得它的学位,回头我再去印度XLRI学院我再学习一个学期,如果我想拿到三个学位,然后又一切顺利的话,那么我大概是需要三年的时间。 徐勤:差不多,就是看每个同学他的能力和时间的安排。 李丽娟: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咱们这两个重要合作伙伴吧? 徐勤:我们两个合作伙伴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因为我们基于的理念在训练合作伙伴的理念上面,我们是想培养MBA全方位的人才,基于同济本身项目管理是一个强项,我们选择的两个合作院校相对软性方面比较强,比如说印度的XLRI商学院,它的HR人力资源排名非常靠前的,美国凯斯西储它的财务管理在美国排名非常TOP的,基本上是前几位的。这样的话我们希望我们MBA的学生,他毕业以后既有硬的技能,又有软的技能,这样他就成为比较全面包装系统训练的一个管理人才,是这样一个理念。 李丽娟:我们刚才聊了合作的院校,也聊了一下招生的情况,那我想问问在中国如果我们有同学想报考这个项目我们对他有什么要求? 徐勤:这个项目针对的学生人群要求设计的理念就是学生是相对比较年轻的,勇敢的,有事业心。年龄基本上定位在25岁到30岁,或者30岁出头。所谓勇敢,他要探索的不仅有发达国家美国,还要探索发展中的大国印度,所谓有事业心,我们希望这些学生他在进来的时候和出去的时候,他的提升度非常高。因为他现在比较年轻,他可以吸收很多的知识,吸收很多新的理念,他出去之后他的水平一下会上去。我们对学生要求是比较有潜能的,基本上这样的人群。就我们今年招生的第一届学员来看,学生分布也很有意思,有外企、国企、民企都有,除了常规普通MBA那样的学生之外,我们有一个大的特色,可能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都来自于民企家族企业,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说当我们国家的民营企业现在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他们想进入海外市场,但是觉得可能在知识上、经验上还不是那么足够,所以他们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够通过这样系统的学习,以及参与到海外这些公司的实习,去体验各种管理模式,然后回来更好为他们家族企业服务。然后我们还有一部分同学,他们之中除了一类同学将来希望做职业经理人,到外企做高管以外,另外一类同学他们是希望自主创业的。因为我们这个项目有一个很大的特色,一般中外合作项目现在是双学位比较多,但是同时它上课班级的同学都是中国学生,但是这个项目有一个特色,因为中印美三方同学在一个班级里面一起上课、一起学习、一起实习、一起生活,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我们的同学能够集聚一定美国的、印度的同学的资源,对他们将来去自主创业,更好的开拓海外市场,都是做好一些铺垫,整个的理念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李丽娟:招生通过什么样的考试来录取? 徐勤:我们招生对我们中国这边20个同学一样,跟普通MBA完全相同,一定要通过全国的联考,面试是一个很大的环节,面试当然语言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是除了语言以外,我们会非常注重同学的潜质,也就是说我们并不希望像一般双学位那样,招生的同学一定是非常成熟,但是他要有一个潜能,就是说通过他的学习,通过我们的包装,通过他的实习,他会成为新一代领袖型的人物。 李丽娟:这个面试方面现在实行提前面试吗? 徐勤:我们是以提前批预面为主,这个过程中有部分的同学他比较希望有复试的环节,我们全日制的拓展项目,除了上海本地的同学以外,全国各地同学都有,所以有一些外地的同学比较远的,他们可能会先安心准备联考,之前我们同时做一个视频面试,甚至有的时候我们会去现场面试,等考完以后他们再过来,一方面了解一下信息,然后进行比较全面的复试,所以我们是以预面和复试相结合。 李丽娟:今年应该是第一年,报名情况怎么样? 徐勤:报名情况相当不错的,我们之前在预面的时候肯定性offer已经发出去20个左右,我们跟美国争取多要两个名额,我们会招到20到22个学生之间。 李丽娟:希望报考的同学超过了我们预期?也有一些调整空间。 徐勤:因为我们这个项目比较新颖,大多数同学比较感兴趣,很多读普通MBA同学他们也希望有一个海外游学环节进行一些实习之类,去看看国外的学校。他们觉得与其到普通MBA另外再花时间、花精力、联系学校那么麻烦,不如我们给他们设计好各个环节,既能学到中国要求的MBA课程,也能学到国外的模式和经验。 李丽娟:我们在课程学习中课程是怎么设置? 徐勤:我们课程设置也是非常有特色,也是很有意思。它突破我们中国MBA一套体系,是按照实际需求反过来去设计课程的学习模式。整个课程我们分为五大技能,这五大技能包括管理的语言、管理的分析、战略的思想、领导力、全球环境。全球环境是完全新颖的,其他MBA里面可能没有这个环节。这五大技能,我们总共分为15个模块的课程,有意思的是什么呢?每一个技能三个模块都分别在不同的国家,先是中国,然后是印度,然后是美国,不是孤立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它是有上下联系,所以学生学习也会觉得非常有意思。除了这五大技能方面15个模块课程设置以外,我们在全球环境的课程里面,我们同时配备了一个实践项目,我们将课程和实习联系起来。实习是这样一个情况,我前面提到过我们会有10个学习小组,每个组6个同学中印美各2个,这10个学习小组构成一个实习小组,比如说在中国的时候,我们会找十家公司作为他们实训基地,每个星期有四天上课,一天学生就要到指定公司进行全天上班实习。这个并不是一般像我们本科或者说全日制学生那样公司参观之类的,它是需要深入到公司,也就是他配备公司的高管来做他的导师,针对这个公司目前某一方面的问题,比如说财务、市场、人力资源某一方面的问题,通过他们这四个月的工作去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做出一个完全的咨询报告。在这四个月学习的同时,每个礼拜的一天就到这个公司去进行调研、实习、做研究,到学习结束的时候要拿出一个完整的报告。 李丽娟:就是学习结束以后我会在中印美三个国家企业我都会给一个企业做一个报告,获得三国企业报告。 徐勤:在三个国家当地都要由当地的公司给学生配备一个实习基地,我们希望的目的我们这些同学将课堂所学的内容直接运用到实习中去,转换为他实践的成果,他会更好的体会。 李丽娟:目前看起来男女生的比例? 徐勤:基本上一半一半,比较均衡的,我们招生有意识注意一下这个情况,开始我们担心到印度这样地方男生多一点,现在看来不是的,我们年轻女孩子都很勇敢,而且都很踊跃的。 李丽娟:平均年龄有一些统计呢? 徐勤: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 李丽娟:最大多少? 徐勤:最大34岁,最小25岁。 李丽娟:有勇敢的心可以来尝试。学费最终定位多少? 徐勤:我们今年是第一年,我们考虑到学生相对比较年轻,可能经济的积累也不一定是太多,可能还会要家庭付出等等的,所以我们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中国20个学生现在是19.8万人民币,美国收费可能会比我们高,印度是按照当地的收费。所以我们就是三个国家各自的招生、各自的收费然后放到一起学习。我们这个学习相当优惠,19.8万不仅包括三地学习,还包括另外两个国家美国、印度住宿费。到国外住宿比你日常吃这种消费高得多,我们想把这些负担减轻同学后顾之忧,在对方学校里面学生宿舍相对安全性也会比较好,考虑到这样一些因素,所以我们的学费涵盖的是所有海外的住宿。 李丽娟:学费确实是不算高,包含三地的住宿和学费。我们在中国地区这些课程教授是怎么安排的? 徐勤:我们都是非常顶尖师资力量,我们聘请的老师,肯定首先他们是海外回来的博士,同时这些老师不但是同济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同时他们在外资企业里面也做首代或者兼职,他们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教学经验,而且老师的选择,我们考虑学生比较年轻,我们老师就是在40岁左右,还便于跟同学沟通,同时他们很年轻、很有活力的,比如说我们其中有一个老师,他虽然是我们本土的,他在德国学习和工作过 ,本身他也是德籍,非常有海外背景的,而且这些老师他们在我们国家也好,在海外也好,都有很多MBA和EMBA教学经验,对我们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支撑。 李丽娟:我感觉筛选老师条件有点苛刻条件很多,有海外经历,海外博士,在企业任职,年龄还有要求。 徐勤:这个项目我们学院非常重视,我们选择老师是我们院长亲自选定,在一般商学院老师里面还要选择更好,甚至我们还会选择同济整个教学资源。 李丽娟:他们在中国上课的时候和同济其他校友有一些机会吗? 徐勤:有很多互动,除了正常教学实习以外,我们会有一些社会活动。例如说我们现在就在设计一些理念,我们这个项目8月18号开学典礼然后就开始上课,我们之后会跟其他双学位的项目,比如说同济曼彻斯特双学位的学生一起做一些拓展训练,我们会走访等等,我们在东方绿洲安排一天同学之间做一些小组的拓展,一个是便于国外学生更好认知中国,同时我们中国学生也更多跟国际这些人力资源的方面进行一个接触,当然我们肯定选择是一些双学位项目的学生进行一些互动,因为国内MBA同学可能在语言上会有一定的障碍。 李丽娟:希望所有互动是英文的? 徐勤:对,我们会对这些班级同学,我们还有一些设计理念,在上海附近水乡体验一下中国文化,我们有一门全球环境的课,我们开设对中国文化、历史等等的调查体验,最基本比如博物馆,包括以前世博会一些展馆这些肯定都要去,我们肯定也会到附近一些比较有特色建筑的城市,苏州园林或者西塘水乡之类,通过这样一些互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外国学习更好融入中国学习环境。 李丽娟:这个项目今年刚刚第一年,三五年你希望它什么样,成熟起来、壮大起来? 徐勤:三五年以后我们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学费肯定会涨价。 李丽娟:第一年是友情价? 徐勤:是这样,我们学院今年3月份通过EQUIS国际认证,整个学费行情估计是看涨的。第二个,如果这样模式能够做好,我们三五年以后可能会做成两个班,我们这个班不会再扩大,因为已经是60个学生,我们会做成平行班,做成两个班甚至三个班。我们还有一种设想,可能最终我们要去参加排名,如果项目排名也靠前,我们申请三方院校共同MBA的学院,那更是一个全新的形式。 李丽娟:不用再分别修学分? 徐勤:这样含金量很高,更好吸引我们学员,他们找工作也好,从知识技能上也好更前面,就真正是所谓的国际化,是这样一些设想。?问学分 李丽娟:我都觉得这个项目蛮好的,因为很难得,你要在中印美三国有这种学习包括交流,你会停留那么长时间,而不是一周的游学。 徐勤:就能够相当容易的。? 李丽娟:现在国际项目也很多,比如说包括咱们同济也有好几个国际项目,这种项目之间的竞争。 徐勤:我们不同的项目定位是不同,从MBA角度来说我们是三个国际项目,第一个,2009年的时候我们跟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建立一个同济曼彻斯特双学位项目,这个MBA项目主要用同济的特色和曼大的特色,项目管理方向为主的。之后我们跟凯斯西储有一个金融硕士双学位的项目,它的行业针对性也很强,主要培养金融人才,而且它拿对方凯斯不是MBA学位,是金融硕士。到去年开始我们成立全新中印美项目,我们针对人群相对比较年轻,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我们都是以MBA的技能为主的,就是管理型人才为主的,它们各自针对人群是有不同,竞争从大的市场来说MBA都是有竞争的,但是学生比如说我在面试的时候,我对同济曼大的要求和针对中印美学生要求不一样的。 李丽娟:哪些区别? 徐勤:例如同济曼大的学生,我们希望他不仅要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我们希望他是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因为他本身做项目管理,只有在他做过之后,觉得自己有瓶颈了再来学,他就会比较有针对性。包括曼大它的要求也比较高,我们会做一些联合面试,曼大老师过来我们跟同济老师一起面试。同时这些学生他的目标和情况,他一般读的双学位他不是为了跳槽,他是为了升值,他是希望在自己专业领域继续跟进一下,我们一般选择的同学过来他原来背景略有不同,但是相对集中在项目管理上。像Global MBA的项目,他们一般工作三年五年还是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他们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往往他们在这个时候他们事业上会有一定的瓶颈,但是他们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也不是特别明确的,我在做面试的时候,会针对学生他的个性,他的一个擅长,我会帮他做一些规划,你可能将来往那个方向发展更好,然后根据他的兴趣,那学生觉得也很有意思。包括我们有的时候如果这个学生不合适曼大项目,我会跟他说你比较适合中印美项目你可以去试一下,学生也就比较感激我们的。我们不是说你一定要来这样的,我们是因材施教,同时给学生在这个面试的时候、交流的时候,也给他一个比较清晰未来三到五年职业规划。特别是你拿到这个MBA学位以后,你在这三年里面其实是很重要的,你就是一个选择定位的方向,所以我们会有侧重点不同。 李丽娟:本身根据对象的。? 徐勤:对,我们更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替他们考虑,这样达到一个双赢的目标,我们教到更适合的学生,他们也学以致用。 李丽娟:今天谢谢您。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张家港高校伤害案追踪:嫌犯悲观厌世伤人求解
·复旦投毒案续 大学生心理问题并非到大学以后才
·让家门口的学校都一样精彩——访国家教育
·请还校园一份纯净
·本是同舍人,相煎何太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