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娟:徐老师,简单介绍一下情况,然后说一下咱们项目特色? 徐璐:好的,我们先讲上大办学理念和特色,我们办学理念特色是从一个明确办学理念开始,总结出来培养可相信、可共事全面发展GlobalLocal人才,这个就是我们八年以来都没有过。我们理念里面有三个元素,第一个元素,全面发展成人教育,这个其实是上海大学我们之前已故钱伟长校长,他提出来认为我们上海大学整个教育理念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从这个也是继承他这样里您的特色,这是我们强调的我们理念当中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全面发展成人教育,这个其实是体现在我们一个课程的结构上,比如说我们课程结构里面有做人、做事、做学问这样三个板块,我们不仅仅集中培养学生学MBA的技能,同时更重要培养他们做人和做事这一块。 李丽娟:做人这一块怎么体现在课程中间? 徐璐:做人这一块是这样的,我们有做人板块的课程,我们叫做个人发展与领导力,这是一个大的课程板块。这个课程里面,比如说我们有非常重要一门课程叫做商业专业与领导力,这个课程其实它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第一个部分是我们会记录学生日常的行为,这个是非常细微的一些记录,小到课程出勤是否良好,这是体现他们基本的素质是不是守时、是不是准时,他们在日常交流当中是不是能够互相尊重,包括跟老师同学之间一个尊重,另外他们在对外一些交流当中,这个是他们个人行为上面专业性这方面。第二个,是他们个人贡献,也就是说他在这个社会当中,或者在中心集体当中,都应该或多或少能鼓励他们,能够做一些个人的贡献,这个贡献可以非常少及可以分享一些他个人的经验、个人的知识,他也可以是知识上面的分享,机会上面的分享,他可以分享一些好的机会,或者是对于社会来说有一些公益性质的活动,各种形式都可以。第三个,我们会有一些BPL教育,这个是不同的形式,比如说我们会有BPL的课程,这个等于说用这样一个形式跟他们分享怎么样是专业性和领导力,在企业当中怎么体现,在社会当中怎么体现。第二种,比如说我们有领导力的论坛,这种论坛的形式,我们请到了行业的领袖,或者是社会的领袖人物,来分享他们领导力的一些经验。第三种,我们还有企业导师这样一个形式,通过个人的导师形式以一对一或者一对二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这种理念。 李丽娟:刚才咱们目标里面咱们全面发展和国际性人才其他商学院也在提升,有一点其他商学院提的很少,可信任、可共事,咱们为什么会强调这一点?是不是咱们很关注做人做世,这个关联性是比较大一点。 徐璐:可信任、可共事是我们特色里面一块,就是知治人才,我们强调把知识转化为实践知治人才。这个里面一块,当然你作为做人基础上面,我们有一个你对人的尊重,你的专业力的体现、你的领导力的体现,这是做人一部分体现。另一部分的体现,我们比较强调他把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能够带到他的工作当中去,所以在这个里面我们把这个理念怎么去落实,就用这样全面课程结构去支撑这样一个理念,同时在企业导师的配备上,这样跟我们第三个特色知治人才有关,第一个其对对这些MBA学生来说,我们现在学生背景里面其实你会发现,第一个,大部分是本科的学生。第二个,现在其实有不少研究生毕业,或者有国外经历的学生,坦白讲他们在知识上面其实已经有一定的积累,他们有一些有一定工作的经验。但是问题是这些知识的累计或者这些经验,怎么样转化到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去,怎么更好待人接物,能够让跟你一起工作的人愿意跟你一起工作,这一块MBA的学生去进一步提升的,这也是我们强调对他们做人做事这块培养的一个原因。确实你说这些知识的东西,其实我们能够教授还是比较有限的,或者他能够最后吸收的,甚至你说毕业以后过几年以后真正还能记得多少,真是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说,有的时候老师他给你上几天的课程,一门课程结束了,对你最有影响只是他的一句话,或者是他的一些言行,这块我们觉得能够对学生产生一个真正的或者深远的影响。 李丽娟:有没有一些例子,比如说我们同学在工作中间有一些雇主的反馈,还有同学交往中间,我们来比较好衡量他这种践行或者来衡量我们这个理念的?我觉得有时候相对会比较空洞,口号的话大家不能特别好的理解,或者和上大的特色匹配起来,有没有一些这样的例子可以分享一下?包括雇主企业反馈什么,包括和企业接触中间这样一些特别能够体现可共事、可信赖这种特质。 徐璐:比如说我们每年有去海外学习之旅,我们是从2004年开始的,国内最早把它做成学分课程,国内也有一些学校有开展类似学习之旅。比如说像我们这两年就是去海外的时候悠悠一个特点,我们参观拜访企业机构,或者一些企业家,他们对我们反馈,觉得我们学生跟他们接触过程当中,他们觉得在专业性这一块,他们确实是有感受的。比如说关于准时这一块,这一点是他们感受非常深刻,他们很少看到国内来的团队几十人的团队非常的守时,这一块也是一个小的体现。可能毕业的同学他们这方面会更多一些。 李丽娟:咱们可以想一下,包括有一些学长反过来雇佣我们的同学,也可能基于这样一些特点,这一点是非常好,因为MBA项目大部分把口号放的比较高,咱们这个是特别贴近、特别落地的一个特征。 徐璐:其实我们的校友,入学之前北京大部分是外资企业,有很大的转变,毕业之后一个班级80%都会有一个提升,或者有一个职业上蛮大的跨度。有一个同学上次提到,他是一个full-time的学生,他在入学之前,他来自不是上海核心行业里面一个工作人员,他的名字我到时候再找一找,到一个外资企业做经理。他进去之后发现周围的同事都是世界各地MBA名校毕业,或者他本身就是从国外回来的,但是他个人的感受在具体做事情方面,他能够搞定事情或者能够做完这个事情,他跟同事相比不觉得有任何逊色或者缩手缩脚,他自己做事能力会有很好的自信。还有一块,他的老板在分配到一个项目的时候,不会因为他的背景是国内MBA的背景,去给他少一些的信任或者怎么样,这可能是他具体工作当中一个真实情况的反映。 李丽娟:通过这种可被信赖,可以把任务完成度非常高,公司其实不在存在这种背景方面的会有一些不同的安排,刚才例子都很好,一个是我们时间观念是非常强,另外一个是执行力和可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好的。我们2013年有多少同学报名呢?在提前批面试里面? 徐璐:我们今年对第一批考生比去年蛮大的增加,今年第一志愿从网报数字来看有蛮大的增长,他们复试和实际网报、现场确认,包括现场确认实考人数这都比去年有所增加,我不知道其他学校是不是也是增加还是持平。 李丽娟:其他学校没有提到这一块,他们有一个感受,大部分学校说感觉今年平均分数比去年低了,你们有这个感觉吗? 徐璐:从实考同学特点考分来看,假如说拿去年分数做一个衡量的话,我们觉得跟去年时间段上相比,其实是比去年增加的,从我们考生人数。也有一部分原因,这些学生相对而言准备比较充分,也有可能因为今年报考人数增加的原因,或者整体的分数会上去。 李丽娟:分数是往上走的? 徐璐:通过人数比去年多的。 李丽娟:今年还接受调剂吗? 徐璐:对,接受调剂。因为我们今年名额也会比去年多。 李丽娟:今年是多少人? 徐璐:今年会有200到230的人数,招生的人数。 李丽娟:他们分为几个方向来培养? 徐璐:我们现在有三个MBA项目,一个可能大家比较熟悉2004年开始GlobalLocal,它是一个全英文的项目,它的定位在跨国企业当中工作的学生或者未来要在跨国企业当中工作,所以它是一个全英文的教学的项目,这个项目已经是比较成熟。第二个项目,我们从2009年有一个金融的MBA项目,这个其实也是当时2020年要把上海建设为金融中心,等于说有市场的需求,也有这个条件,所以我们2009年开始做这个项目,这个主要定位于要在金融机构当中工作这些同学。第三个项目,我们从2012年开始的,有一个Global China MBA项目,那么它可能更加立足于上海长三角地区这样一些学生的培养,它是一个双语项目,所以我们这个是现在三个MBA项目。 李丽娟:目前每个项目招生人数大概会是多少,还是我们会根据最终大家报考志愿来调整? 徐璐:应该说我们英文项目,因为本身我们从报考学生来说还是去申请英文项目学生会比较多一些,所以我们今年如果说大概按照比例来说,英文项目会占到五分之三或者五分之四,中文双语项目还是比较少的。 李丽娟:单独可能就一个班,金融可能就一个班? 徐璐:对,因为金融对学生背景要求,审核上面也会更加严格一些,最大的项目还是GlobalLocal项目。 李丽娟:金融这一块项目压力大吗?现在每个学校都在开金融班,或者你们跟其他学校有什么差异化? 徐璐:我们的金融跟其他学校金融不管那个项目,还是一般的MBA,不是针对就是某一个行业,或者说某一个特定职能的这类金融。所以我们的金融项目和我们GlobalLocal项目,他们在做事这一块公共课程上面,其实会整合在一起来去进行上课。 李丽娟:最后有一部分专业课会不同? 徐璐:在这一块我们这样认为,你作为金融从事行业的人,如果你的社交圈或者接触到的人群都是你这个网络里面,对你未来长久职业发展不是很好,因为必须需要实业紧密的结合。对于我们不是在金融行业里面,可能他在实业发展之后也需要一些金融工具或者金融合作达到他们最后一些商业上的成功。我们是在这一块,可能金融会特别强调跟其他项目的融合。我们现在虽然是分不同项目,项目有它各自专业的课程,但是实际上我们非常强调各个项目之间的融合,一方面希望能够拓展学生资源和人脉,另一方面,其实是多元背景的同学可以是互补的作用。对于您前面讲到金融项目来说,第一个,确实前面也讲了,对于金融学生它的考核要求要更高一些,我们还是比较强调他相对的专业背景,或者他的工作背景这一块。我们在金融项目上面的特色,其实我们是跟美国有一个CAV协会是它一个官方课程合作伙伴,国内他有另外五个合作伙伴,我们是六个合作伙伴之一。我们当中有一块金融的专业课程,我们就叫做CAV课程板块,我们是借鉴它的课程的框架,然后设计了金融专业的课程,所以比如说像这个里面就会有固定收益分析、故分析、投资符合管理、衍生品金融工程、财务报表分析,这个对应于属于它的专业课程。 李丽娟:金融这一块考生他们实际报考情况来看,咱们有没有一个数据,主要来自于金融行业还是说希望通过这个学习跨入金融行业,或者本身在企业里面从事和金融相关的工作,我需要可能在这方面提升自己,哪个更多一些呢? 徐璐:都有,当然对我们来说最合适肯定他本身有金融学历的背景,同时他又在金融行业工作。但是我们现在也有他的专业背景是金融,他现在未必在金融行业工作,或者说他现在在金融行业工作像这样一些情况。 李丽娟:这个班是一个part-time班? 徐璐:主要以part-time为主。 李丽娟:行业相关的人会多一些。 徐璐:对,这个课程里面,第一,我们这个金融根据它自己项目的特色,一个班人数不会很多。第二,它其实也是非常强调跟行业的结合,所以我们也是从第一个学期开始,就会请到金融行业不同的人,他们第一个学期有职业竞争力工作访,这个工作访其实我们就会邀请来自于证券、保险、银行、基金人力资源负责人,或者他们高管来给同学们就他们部分来做一个介绍,也是帮助同学了解,或者帮助他们职业定位或者职业规划。 李丽娟:在目前已经毕业校友里面,他们在推荐他的朋友来读上大MBA项目这种比率有统计吗? 徐璐: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没有具体的数字,但是我们在面试的时候一般都会问到他从哪里了解我们,从同学或者同事已经毕业校友的推荐很明显是很多的。 李丽娟: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一点? 徐璐:对,还是比较高的。 李丽娟:刚才你也提到我们有导师工作法,这是咱们上大很有特色的一部分,就是导师制,最为重要你们导师制,感到导师和同学们真有接触到,我不是挂名一个导师,你们有哪些措施来保证导师从他们繁忙的工作生活里面抽出时间来和我们上大同学保持一个接触,而且给同学带来真正有效的收获? 徐璐:这个其实像您讲的,导师计划里面确实会有一些问题存在,我们以前过去几年操作里面也学习了很多东西,所以在不断改进当中。这几年比较好的情况,第一个,每一位导师如果他是新的导师我们都会去拜访,我们先是去到他的办公室里面,跟他面对面的接触,这个交流的或者,一方面我们会把我们这个中心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学生的情况跟他做一个交流。另外一个,也了解一下他的企业或者他的行业情况是怎么样的,这是第一部分,等于说能够帮助我们双方去了解。第二部分,我们会着重介绍我们企业导师计划,从学生角度希望能够有什么样的帮助,从导师的角度我们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做这件事情,同时最重要一点看这个导师他是不是从个人意愿上面来做这件事情,这个其实是我们操作下来觉得还是比较有效的一个方式。所以愿意来做我们导师,我们也发现他们是真正愿意想要为同学做一些事情的人,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我们会有一个导师和学生之间双向的选择的过程,学生要先思考我为什么要去参加导师计划,我们不是说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去参加,他们也可以不选择,如果他自己有这个需要,有这个需要提出这个申请的时候,他就要思考我目前阶段我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我的一些思考或者困惑是什么,他必须自己要有这样一个过程,以书面的形式出现。同时他也可以提出他参加导师计划,他希望获得一些什么样的帮助,这个是他都要自己有所思考把它作为一个书面,在他的申请里面要包括里面。这个信息给到导师以后,导师跟学生也是双向选择,导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因为有的时候申请人会非常多,他也会做一个选择,为了保证质量,每个导师他可能每一批就带一到三个学生,相对保证导师也能够一对一跟更多了解这个学生,客观上能够有时间精力来去辅导学生。这是在配对的阶段。 然后到他们最终配对成功之后,我们在后续也会有跟进,我们会要求分阶段提交他们的个人发展的报告。因为这个过程可能持续一年的时间,在一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有自己一些职业发展上的困惑,在跟导师交流道一定阶段之后,他可能一些问题解决了,或者有一些新的发展,这个里面不断在过程里面,我们会延续做一个跟进。 李丽娟:怎么跟进呢?同学有一些邮件或者书面汇总,或者老师会不定期联系同学比如说电话沟通? 徐璐:有书面的,讲到他们一个阶段性报告的形式,让我们看到,第一,他跟导师有交流,同时他交流以后有一个进展,这是一种方式。第二种方式,我们跟同学有一个电话的形式,或者面对面的形式去了解,这个当中有没有什么样的问题,或者他们沟通当中进展是怎么样的。所以根据这样的反馈,大部分学生他们跟导师沟通还是比较良好的。 李丽娟:咱们选择导师标准是什么?我们有哪几点?他符合这样子才是我们想要的导师人选。 徐璐:这些老师无偿支援,对导师除了拜访当中给他提很多要求,他一方面出席一些仪式,另外一块每年需要有一两次时间到学校,花时间做一个交流活动,他和学生见面我们也是对他有要求,希望他每个月至少两到三次能够真正把时间坐下来吃一顿饭也好、喝一个咖啡也好、去公司拜访也好,一定保证这个时间,他承诺这么做我们才会邀请他进入项目里面去。 李丽娟:有最后被淘汰掉的老师,开始承诺很多时间,最后真的忙不过来,同学一反馈导师来不理我? 徐璐:如果算到导师资源上面,我们有200、300,实质上每年真正成为导师也就是60到100个,我们每年通过学生反馈,我们对导师下一年有一个淘汰机制,在当时发生阶段同学有了反馈,一方面要求同学交报道,另一方面我们向导师了解这个学生是否主动,我们也不会断掉跟导师的联系,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会当中去安排一个见面,或者去做一些协调,如果是这样子觉得效果还不是很好,第二年不会再相信他了,就通过这样的方式。 李丽娟:很细的系统运作? 徐璐:不断需要再补充一些导师进来,所以每年会有一半不同新的面孔。 李丽娟:工作量很大? 徐璐:他要求学生跟导师比较多。对于他从来没有做过导师,或者从来没有做过学生,我们也会通过有经验导师或者学生去分享,对于学生他们也会有疑问,我们怎么样跟导师做一个交流,我们从什么开始,如果一开始怎么样把交流更深入一些,我们会请以前的同学,他们来分享一下他们怎么跟导师交流的。我们一段时间推出一批导师,以前是不同背景的导师推出,现在按照不同的行业或者不同的地区推出一批导师,这批导师他们在正式的确定和仪式之前,我们邀请一些导师他们坐下来,第一个大家互相认识,另外我们也是分享一下如何做好一个导师,他们其实也有这个疑问,他们其实也希望为同学做一些事情,他们也想了解怎么做更合适。 李丽娟:你刚才提到分地区,我们是不是其他地区有一些班? 徐璐:这个地区是指按照行业来说,今年1月份金融和公司财务管理为方向,之后来自于美资企业,因为不同国家背景文化都会有相似的情况,有美资背景一些老师,也会有香港地区、港澳台地区。 李丽娟:导师的不同地区? 徐璐:对,从导师不同地区。 李丽娟:国际化是上大特别重要的特征,你们目前在咱们项目里面每一期大概有多少国际学生? 徐璐:我们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国际学生分不同的类别。第一个,每个学期都会有海外过来海外交换生,他们通常在这边跟我们同学学习一个学期,我们现在大概每年过来的交换生有十几个人,占到我们学生总数10%左右,主要来自于我们合作的海外院校。另外,我们有一些学位的学生,这个是跟我们本土学生一起上课。今年还跟西班牙ESIC一个商学院,跟上外和我们一起合作国际MBA项目,今年他们就有十几位同学多上海这边来上课的,所以他们会有一半时间在上外上课,另外一半在上大上课。现在大概有三十几个国外的学习。 李丽娟:主要是来自哪些国家呢?西班牙是不是应该比较多? 徐璐:西班牙有,欧洲国家比如说像西班牙、法国、瑞典,我们跟瑞典有一个乌普萨拉大学,世界排名60几位比较好的一个学校也是有合作,他们有学生也是过来交换。另外,比如说我们在亚洲,有来自于泰国、印度的学生都有。 李丽娟:我们主要了解和那些国家学生有交流,欧洲亚洲其实都有。 徐璐:欧洲、亚洲比较多一些,美洲次一些。 李丽娟:由于一个春季学生开放日,这是针对校友一个活动吗? 徐璐:这个其实我们以前新生入学之前在9月份入学校正式开学,我们在7、8月份做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入学导向课程。比如说我们2012届学生入学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我们是把所有项目的学生打散了在一起,这个里面涉及到我们有一些课程预先课程,比如说会计预先课程、经济学预先课程,统计一些预先课程。 李丽娟:如果没有基础能够快速了解。 徐璐:对,这是给他们基础的学习,这个课程帮助到他们后续正式MBA课程的学习,算是一个铺垫。第二部分,我们会有一些做人做事的环节,我们有软技能工作坊,我们也是请到企业或者专业的人,来给他们做。2012年做的时间管理、团队管理,商务礼仪,还有一个演讲的技巧,做了不同工作坊的形式,也是帮他们一些软技能上面的提升。比如说像领导力论坛,去年8月份有做男性领导力论坛,我们跟百事可乐有合作,9月份我们是跟大唐电信合作一个女性论坛,让他们开拓视野,希望在这方面有一些提升。另外有一些创业方面的讲座,其他不同的讲座,这都是帮他们快速适应MBA上课的一种形式和这样一个节奏。也会开拓他们的视野,一些国际化东西给到他们,或者做人做事方面给到他们,让他们了解以后MBA学习生活大概是怎么样子的。我们现在不只是在新生入学之前会做这个事情,我们现在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前,对于我们的在读同学或者校友一个周末两天的安排,这个里面包括第一个新学生课程给到我们同学。第二个,不同工作坊形式给到他们参加,让他们之间互相交流,因为这个是不分项目、不分班级。第二天你会看到在3月3号有一个嘉年华活动,是一个大型户外活动,因为我们现在有学生联谊会和俱乐部,现在有7个学生俱乐部和学生联谊会,把一天的时间交给他们来组织,而且把这个东西对象不止开放给在读同学,包括我们校友,包括对外对上大感兴趣,或者家人朋友都环境一起来参与这个里面,对于家人和朋友来说,就是作为一种感谢他们支持,让他们感受以下原来他们家人在上大的学习是这样一个环境,他的同学是这样的,这一次也是把他们都邀请过来的,我们上午半天是大型户外嘉年华,是一些拓展的、游乐的,包括亲子的小孩或者年轻人的活动,开场之前有不同项目和班级的展示。下午我们各个俱乐部他们有他们俱乐部的体验活动,也是欢迎大家去和其观摩的。 李丽娟:活动都还蛮有意思,还看到咖啡美酒的品鉴,咖啡的分享还有海外学习之旅。我在西班牙奥特莱斯遇到你们一位校友,个子小小的,他获得学位在西班牙。 徐璐:他是第一位去西班牙的学生,他去到那边是一年的时间,也是属于学位的项目,而且他去了以后他自己个人反馈非常好,他觉得收获很多,他去了对方学校非常认可,我们现在后面每年都有学生过去。 李丽娟:个子小小的,头发长一点,喜欢盘起来,有时候穿中式的衣服。 徐璐:对。 李丽娟:真的是他,我看西班牙学习并获得学位,这样的同学不是特别多。 徐璐:我们现在同学愿意去国外进修学位,这两年有ESSE,现在有两位同学在ESSE进修学位的,另外我们在过去几年,前面提到跟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有合作,每年都有同学去到那边,都是学位项目。 李丽娟:非全职同学拿这个学位大概多长时间? 徐璐:完成它的课程大概是8个月的时间,后面就是他的论文阶段。 李丽娟:就是差不多花一年,获得上大学位再有可能获得其他合作院校的学位。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张家港高校伤害案追踪:嫌犯悲观厌世伤人求解
·复旦投毒案续 大学生心理问题并非到大学以后才
·让家门口的学校都一样精彩——访国家教育
·请还校园一份纯净
·本是同舍人,相煎何太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