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入殓师”建发讣告:让普通人的离开多了一种纪念方式 新华网杭州4月3日电 (记者 周竟)今年26岁的IT工程师林锋(化名)和多数的“80后”一样,每天晚上睡觉前会浏览下,并且写上几句话。不同的是,这位小伙子所关注的1000多个人和所发表的400多条都和死亡有关他只关注已经去世的人,并在自己的上为他们写下简短的“讣告”。 这个名为“逝者如斯夫dead”的,近段时间走红网络,拥有了近10万名粉丝。 林锋从2011年7月起至今,已经发布了400多个死亡讯息。他们中有因公殉职的消防战士,风华正茂却遭遇车祸的女模特,罹患癌症的金毛犬饲养员,过劳死的“80后金领”会计师,还有为大家熟悉的漫画家熊顿,知名女演员白静等等。 这种特殊的纪念方式,赢得了网民的尊重。林锋每发一条,网民们便会默默地进行悼念,大家点上几盏蜡烛,说上一句“一路走好”,有触动的还会写上几句感想,偶尔也会有逝者的亲朋好友前来纪念。 一些网民说,在喧嚣的虚拟世界,这个“人生后花园”是另外一种安静并且有价值的存在,让死亡有了更多的尊严,也让普通人的离开多了一种纪念方式。 这个,也给很多网民带来思考,珍惜生命成为大家共同的触动。“每当情绪低落,内心失去平静的时候,就会翻着看看。能健康地活着,已是不易,还有什么好想不开、放不下的?”珍惜“两个字都会写,怎么才算做到,真要好好想想。”网民“鱼儿鱼饵”如此写道。还有曾经想自杀的网民看了这个后,放弃了自杀的想法。 不过林锋说,他最初的想法没有这么神圣,开这个属于偶然。2011年7月,他在上看到一个讣告,职业敏感让他感觉到,死亡这个话题属于中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就想试试不宣传,不营销,不买‘粉’,单独做个别人都没有的话题,能做到什么程度。” 打那以后,林锋扮演起了“网上入殓师”的角色,在上搜索可能死亡的人,一些网友也会给他提供一些线索。他说,自己鉴定死亡的流程与医学无关,只凭对逝者信息的浏览。“一个离世者的账号有几个基本特征:首先是他(她)的停止了更新,其次是往往会有亲友在其上留言、悼念。如果这些全符合,我就‘关注’这个账号,持续观察半个月以上,如果还没有更新,那么宣告死亡。” 一段时间后,林锋对自己的产生了感情。“死亡让人悲伤,但很多人在去世之前所流露出的坚强、善良和爱,让人动容。”林锋决定,让自己的变得更加温情,成为一个讲述人生故事的地方。 也有人质疑林锋,认为这是一种消费死者的做法,对此林锋说,他并没有恶意,如果有逝者家属反对,他会及时删除。“我会一直用心做这个,同时承诺不会以此来搞营销。”林锋说。 (周竟)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对话王小蕾:母亲是我不敢回头张望的面孔
·80后教师带重瘫母亲去教学 平凡孝道感动人心
·探访患自闭症儿童家庭:出门从来不敢松开孩子手
·“私了”岂能成为彻查“虐童案”挡箭牌?
·永不降温的弃婴保温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