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问题学员” “问题学员”是指在培训课堂中,干扰或者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的学员。对于这些学员来讲,直接指出他们的问题,或利用强制手段会引发更深的对抗,但如果放之任之,不仅阻碍他们自己的学习,还会影响其他学员的学习热情。 下面我们就分享一些应对“问题学员”的技巧。 这些活动设计都是基于一个基本原理,即设计一个充满有学习动力的环境来减少学员的“问题行为”,使他们觉得在这个环境中做出某些问题行为特别“不舒服”。 行为一:经常接电话或利用手机查看 手机越来越多地把学员从课堂上吸引走。在某TTT培训 “学习要求”的活动中,讲师请学员在分别写着“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对讲师的要求”的空白纸上填上具体内容。通常,“手机的使用”和“遵守时间”要求等都会分别列入其中。 在罗列完各个条目之后,讲师可以提出,“如果各位学员愿意遵守各项对自己的要求,我也一定会遵守对讲师的要求”。这样,由于是学员自己提出来的要求,约束力会远大于讲师的要求。 行为二: 两类问题学员 两类行为人群可以说是“问题学员”:一类是从不参与讨论的学员,另一类学员每次分享都一定要占主导地位。 解决这两类“问题学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他们分成规模比较小的组。如果讲师把学员分成3人一组甚至1人一组,那么这两类人的行为都会大大受到限制。一方面不愿意分享的人必须要开口说话,提出自己的见解;另外一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人员因为小组人数少了,自然会考虑到请其他人来进行分享。 行为三: 执着于自我世界 有些学员会利用课堂的时间使劲提问题,导致讲师把时间耗费在一个人身上,而有些问题其实并不会对其他学员带来实际价值。 针对这种情况,讲师可以在墙上贴一张白板纸,作为问题的暂停区,一旦发现某位学员的问题超出了边界或者可能并不是大多数学员感兴趣的题目,可以邀请他把问题贴到暂停区中。过一段时间后,再把暂停区的问题取下来,分给各个小组,请他们进行讨论并且针对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