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管理艺术:善用学习小组 设计互动培训
来源:培训
发布时间:2012-12-24 15:55
分享到:

  在培训课程中,很多讲师将学员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讨论、演练并呈现结果。然而,有时候学习小组往往出现学员讨论不积极、讨论时间过长等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与其说是出在“学习小组”身上,不如说是因为课程设计师或讲师未能很好地“设计”与“设置”学员的分组讨论。

  学习小组设计的基本原则

  学习小组是“讲师为引导,学员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Bob Pike在谈到成人学习的重要原理时曾指出,学员会相信课程讲师所讲述的内容,但如果这些内容和主要观点由学员自己或同一小组的其他学员讲述出来,他们会更加坚信,并且更容易在今后的工作中去执行。真正的学习与认同绝对不是发生在学员“倾听”的时候,而是发生在学员开口说话的时候。

  这里将分享一系列以学员心理发展为基础的学习小组教学活动设计原则与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

  物理空间设计

  教室的空间布置可能对学员间的互动产生影响。在设计课程时,教室桌椅与教具的摆放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桌椅的摆放要最大限度的让学员能看到彼此;学员与其他人的眼神接触空间越大,发生走神或者不参与的可能性就越小。

  保持合理的小组人数

  一般来讲,理想的讨论人数为5~7人。少于5个人的小组讨论很容易变成“一言堂”,如果小组中有1个或者2个人比较强势,其他成员就缺少制衡的力量;如果小组成员多于7个人,则很难对讨论的经过形成共识,甚至是在讨论的时候,许多小组就会自动分成2~3 个更小团体进行讨论。

  变换分组方式

  针对学习课程,尤其是1天以上的课程量,要尽量避免从头到尾一个小组讨论,而是采取变换分组方式,以便保持讨论的新鲜度和热情。

  如果课程在一天之内就会结束,那么基本讨论单元就按座位来分,并且不需要再做过多的调整;但是在一天以上的培训环节中,课程设计师需要设计两个左右合适的时机,让学员变换小组,以便增加与班级里其他人员接触和讨论的机会。

  变换分组方式还包括,运用2个人一组、3个人一组或者全班一共分成两大组等不同方式。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