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学生该停止评选吗?这个话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引起热议。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詹国枢在其微博中透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发起提案,建议中小学校停止评选三好学生,他本人也将成为联名提案人。 截至昨晚9点,这条微博引来6000多次转发和2500多条跟帖。对于沈鹏和詹国枢的此一提案,网络舆论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支持意见,有专家学者表示,三好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有违教育公平,应该停止;但有教育界代表则表示,评选三好生符合儿童阶段的鼓励需要,只需改进即可,无需废止。 ●渊源 2008年已有专家提出废止 1982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公布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并规定“三好”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这也是人们所最熟悉的“三好”版本。2008年,时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的顾明远曾公开呼吁停止评选三好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据了解,沈鹏在草拟该项提案过程中,曾就此与顾明远有过意见交流。 另外在近期举行的北京市人代会上,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也公开提出应取消评选三好生,目前此措施已在北京实验二小推行。北京市西城区教委有关人士对此透露,北京实验二小的试点有可能获批,但目前不会在更大范围推广。 客观上,评选三好生其实就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世界上没有其他一个国家会把学生分等级的。 ——储朝晖 支持方 学生分三六九等难出创造性人才 一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在储朝晖看来,三好生评选有必要予以喊停。储表示,首先现有的三好生评选标准,对学生的发展过程标示差距并不适合;其次评选过程也涉及公平公正等问题,加上评选结果目前已有使用滥化、与升学挂钩等嫌疑,因此废止非常必要。 “客观上,评选三好生其实就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世界上没有其他一个国家会把学生分等级的。学生的发展有区别,但并没有等次之分,只是发展方式有别而已。”储朝晖介绍,目前三好生的评选存在行政推动,而教育者运用这种方式来评价学生并不合适。 对于如何改变现有的评价方式,储朝晖表示,教育者首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养,对不同的孩子在不同阶段,因人而异采取施教方式,“要依据每个孩子的发展方式,而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而不是用一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加以简单的区分。另外也有必要从教育管理上加以改进,例如将三好生评选与教师业绩评选挂钩等。” 二辩:广州越秀区某资深中学校长 “我是反对评选三好学生的,因为目前三好学生的尺度规定很死,恐怕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广州市越秀区一位专门研究家校合作教育的资深中学校长如是说。 该校长表示,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按照自己适宜的方向去发展。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现行的三好学生评选与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差距,突出反映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这就难以发挥评价学生的正常功能,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顾也力表示,“三好”的概念为“学习好,身体好,品德好”,初衷是好的,但与升学挂钩,功利色彩渐重,从操作情况来看弊大于利。他认为,评选“三好学生”的实质是以忽视大多数孩子为代价而换取对极少数精英的肯定,只让少数尖子生获得成功体验,而忽略了对多数孩子的激励。“三好学生”评选往往设置比例,没有被评上三好的学生,心理压力过大,这和教育方针相悖。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