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我在美国当博导:攻读美国博士学位知多少?(3)
来源:腾讯教育
发布时间:2012-02-11 13:40
分享到:

3. 完成博士毕业论文需关注哪些主要问题?

完成一篇博士论文,并非意味着只是写出一篇博士论文。其实,论文完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关卡,所以,博士生要做好“闯关”的准备。

如何选题通常是着手毕业论文时要闯的第一关,所有的博士生都无法回避。但鉴于学科之间的差异,闯关难度各不相同。例如,大部分的理工科类博士论文是与导师或者研究所的科研项目联系在一起的,其选题多是根据在研项目而定,甚至由导师“命题”。而教育或者人文学科类的博士大部分是自己定题。

选定了题,就要闯第二关——“文献综述”关。这项工作体现了博士生对所研究主题的进展情况的整体把握,是对博士生收集信息、综合概括能力的一个考查。

第三关是开题报告关。博士生能否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这个环节可以说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开题的目的不仅是探讨选题的意义何在,更主要的是探讨如何实际去做,怎么做。从教授委员会成员的角度来看,如果只是在面上泛泛评论博士生选题的意义,甚至因主席的名气与权威而爱屋及乌地“惠及”学生身上,粉饰选题的价值,回避存在的问题,那么,开题的意义又何在呢?庆幸的是,这种情况在美国的博士生开题中少有发生。从博士生的角度来看,除了认真准备、详尽阐述自己的研究构想与实施方案外,“闻过则喜”的心态是必须有的。开题的目的就是让专家们挑刺,哪怕是鸡蛋里面挑骨头。问题越多、越尖锐,可能的隐患就越容易排除,后续论文答辩的通过概率也就越高,论文质量也就越高。讳疾忌医、掩盖问题的心态,实际上是自欺欺人,最后也只能是自食其果。

第四关是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解释。这一关是论文写作中最花费时间、最耗费心力,也是最痛苦的阶段。在美国,大部分的博士论文都是必须做研究的,都是要通过实验室研究或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来搜集信息、数据,寻找证据,通过分析之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创造性,也费尽了心力,称之为呕心沥血似乎也不为过。

第五关是答辩。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前面几关都顺利闯过,这一关基本上就是稳操胜券。如果前面几关危机四伏,侥幸混过,那么答辩这一关也只能孤注一掷了。胜败虽然在此一举,但其真正的决定因素不是答辩本身,而是前期内功的磨炼。

作者简介:

严文蕃,1984年留学 (微博)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校区(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1991年获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获当年美国心理学会优秀论文奖。曾任教于美国华盛顿州Gonzaga University,得克萨斯大学、宾州印第安纳大学等,现为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校区)教育系主任、终身教授。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