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高考加分存废之争:特长还是特权(2)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7-19 08:42
点击数:
分享到:

[导读]清华拒认四川体育加分,湖南一健美操培训班超九成学生获加分,广东某中学体育加分近半作假,北京近两成高考学生享受加分……2013年,高考加分政策又一次遭受质疑。

江苏一所四星级高中校长指出,这种集中趋势会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不同起点的学生不公平性加大。

“高考加分本质是对高考弱势群体的一种补偿和对德才优秀者的一种鼓励,彰显实质性的教育公平。”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考试学博士罗立祝指出,但10多年来,加分政策在权力与金钱的腐蚀下日益偏离航道,背弃、损害了教育以及社会的公平公正。

加分项目模糊过滥 是多元标准还是多部门利益

高考加分乱象丛生,加分项目过多过滥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省级优秀学生、奥赛获奖者、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少数民族学生……教育部()规定10余种情形考生可以获得高考加分。

然而,加上各地的“土政策”,全国加分项目多达百余种。如北京的市优秀学生干部、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河北的“教育世家”、农村独生子女;重庆的三峡库区搬迁移民考生等。

“什么项目能加分,我们做不了主,但挨‘板子’‘拍砖’的往往是我们。”多位受访的省级教育部门负责人说,意在体现多元录取标准的加分项目,已异化为多部门的利益。加分项目认定主导权分散在民政、公安、计生、科协、体育等不同部门,一些部门没有很好地监督执行,组织比赛、发放证书混乱无序,教育部门却只能按政策加分。

“加分政策究竟是对一次性考试局限性的补偿机制,还是一种福利待遇,或者是特殊利益集团的一种既得利益,是需要不断厘清和端正的基本问题。”教育学者杨东平指出。

部分加分项目评定模糊,也是加分政策执行走样的原因。如,优秀学生、三好学生、见义勇为考生等加分项目,很难标准化、量化。今年,考前抱女生就医的“中国好考生”黄子恒是否属“见义勇为”、是否能破格录取就引发网络热议。

浙江、江苏等不少省份就取消了“优秀学生干部”的加分,其原因就在于这一项目加分标准过于模糊,受益者多为有家庭背景的学生,且比重严重偏离合理范围。

此外,本意推动素质教育的高考加分,异化为“应赛”教育也备受社会质疑,如各种学科竞赛、奥赛、文体特长等加分项目。南京中小学生学习力研训中心主任谷力博士指出,竞赛热导致“学生们有没有兴趣、有没有天赋,都被迫参加各种培训班。”竞赛加分指挥棒不停,疯狂的“奥数班”就难以叫停。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高考加分存废之争:特长还是特权  ·台湾地区高考成绩出炉 预估大学录取率为92%  ·高校个性录取通知书:生活绘本走红  ·吉林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征集志愿18日开始填报  ·上海一本录取结果18日22点可查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