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正文
民众谈异地高考政策:红利还轮不到打工子弟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7-22 09:42
点击数:
分享到:

[导读]异地高考事关教育公平,一直牵动着千百万流动家庭的神经。何时放开异地高考令千百万流动家庭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甚至已成为他们难以排解的心病。异地高考目前各地解决得如何?

民众谈异地高考政策:红利还轮不到打工子弟

异地高考()事关教育公平,一直牵动着千百万流动家庭的神经。何时放开异地高考令千百万流动家庭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甚至已成为他们难以排解的心病。异地高考目前各地解决得如何?流入地何时能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有哪些障碍和困难?

近两年,教育领域的最热的词非“异地高考”莫属。它承载了数千万流动家庭对教育公平的梦想。我国有2亿多流动人口,这些离开故乡的人,他们勇敢地往有前途有机会的地方走,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居留之所。而他们最终立足的“第二故乡”,在接受着他们奉献的同时,有没有足够的胸怀包容他们,他们的孩子能不能在这里享受平等高考的权利?

1000多万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这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义务教育阶段与户籍学生享受同等权利,在近几年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固然令人振奋。但是随后问题凸显:这些孩子的升学通道何在?与户籍挂钩的高招政策让他们在流入地没有一张高考考桌,只能像候鸟一样回原籍考试。

当异地高考这个现实问题被推到国人面前时,人们发现,破冰之旅充满了艰难曲折。这是一项高度敏感的综合改革,既要统筹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迫切诉求,又必须充分考虑人口流入地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与现实可能。官方的万般考量,民间不同利益群体的激烈对话,显示着异地高考要真正落实,尚面临着复杂的考验。

非京籍

回不去的故乡 在哪儿都是异乡

“这几年热盼孩子能在北京有一张高考的书桌,没想到还是一场空。故乡回不去了,在哪儿都是异乡。”陈坪林是一家出版社的文艺图书编辑,做出让儿子转学回老家温州读书的决定后,他一个人去了一家小饭馆喝闷酒。

他的儿子陈意帆,怎么看都是纯正的北京“土著”。他从3岁起在这座城市生活了11年,说话喜欢带京腔,回老家做客时自我介绍从来都是“我是北京人”,就连上初中也是赶上了2010年海淀区第一年实行不分户籍统一电脑派位,收到了离家比较近的一所区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书。除了户口本上的籍贯,一切看起来和北京孩子没什么两样。陈坪林开始畅想北京的高考政策也会随之松动,儿子能在北京拥有一张高考的书桌。

看到国务院“意见”时,这位14岁的大男孩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不用回浙江温州老家读高中,他不懂那里的方言,每回回老家如同到异乡漂泊。

故乡是一个他一两年偶尔会回去“做客”的地方。奶奶是一位面容慈祥的操着方言的白发陌生老人,没有堂兄堂妹当“翻译”的场合,他只会礼貌拘谨地对着老人笑笑,彼此只能借助手势进行简单的交流。当被问及真正的家乡在哪里的时候,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北京”。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民众谈异地高考政策:红利还轮不到打工子弟  ·教育部:本机关不掌握盲人参加高考信息  ·8位盲人致信教育部 申请公开盲人高考信息  ·教育部发紧急通知:进一步加强高考安全专项工  ·高考骗术近期趁虚而入 教育部门提醒小心辨别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