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正文
中学生因无户籍不能异地高考 无奈学两套教材
作者:翁晓波 骆佳佳 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发布时间:2011-03-10 11:49 点击数:

选择

孩子是否回老家上高中

魏华荣是江西南昌人,1993年前和爱人一起到武汉发展。靠着勤奋和踏实,他们终于在硚口宝丰二路上租了一间小门面,经营起一家肉铺。

两年后,儿子小兵(化名)出生,一家三口虽然日子过得简单,倒也其乐融融。小兵从小就很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在全班名列前茅。从小学到现在,孩子多次获得校、区级数学竞赛一等奖。小家伙是老魏夫妇一辈子的希望。

孩子渐渐长大,一个堵心的问题出现在老魏的面前:下半年儿子就要上高中了,但在哪里上却是个问题。按照国家政策,高考(微博)不允许“移民”,也就是说,所有的学生高考必须回户籍所在地。

“如果孩子不回南昌读书,在武汉上三年高中,还是得回南昌高考。但是现在江西的语数外高考命题和湖北的高考命题是不一样的。那时候回去考,孩子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现在就回去读书,涉及到的问题会更多,回家没有人看管,孩子可能会学坏;离开老家这么多年,房子都没有了。最关键的是,孩子一直在武汉生活,对老家没有什么印象,一下子要回去学习、高考,肯定会受到影响。”

几天前,老魏从两会报道的新闻上看到,教育部称,正在研究在北京、上海等地取消异地高考的限制,他觉得希望来了。“湖北省是科教大省,也应该跟上北京、上海的步伐,加紧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老魏还说,“现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里的外来务工人员也越来越多。但是,如果连子女的读书问题都不能解决,大家的心很难安定下来,孩子毕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忧心

“转学”带给孩子不良影响

其实,和老魏一样关心取消异地高考限制的,还有和他在一条街做生意的众多外来人员。

在老魏肉铺旁边开水果店的杨传芬是安徽阜阳人,十多年前就在武汉做小生意,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在武汉上学。

“大女儿成绩一直很好,在武汉市63中上学,学习成绩在班上经常排第一。但是因为不能在武汉高考,高二完了只好转回阜阳。结果很不适应,只考了个二本。”

杨传芬的遗憾还不止这些:当时转回去的时候,因为学籍等问题,经常在武汉和阜阳来回跑,最后跑了6遍才办完所有的转学手续。

杨传芳接下来担心的事情是,小女儿又要快高考了,按照这样下去,还是得重蹈大女儿的覆辙。

在老魏肉摊的另一边,是一家来自四川的生意人。他们家的儿子两年前同样遇到这个问题,经过考虑后,父母将孩子送到老家上高中。但因为隔代抚养问题,孩子越来越叛逆,经常在网吧混。一年下来,书读不成了,最后还是回到武汉和爸妈一起卖菜。

无奈

妈妈让儿子学两套教材

记者了解到,有条件的父母,可能会选择将孩子提前转回老家学习。没有条件的,除了无奈,还会想出一些“不是办法的”办法。

福建泉州的黄淑琴来武汉已经16年了,现在在汉正街做批发生意。她的儿子,小学二年级转学到武汉,先后就读民族路小学、武汉一中、武汉十九中,如今已经上高一。

由于孩子没有湖北户口,黄淑琴的儿子和其他外来户口孩子一样,没有在湖北高考的资格。挣扎一番后,黄淑琴还是决定先让孩子在武汉读高一,走一步算一步。同时,为了减小课程的差异,她还特意让家人从老家寄了一整套高一的教科书,希望儿子能同步学习两套教材。然而,母亲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得到理解。“他总抱怨高中学的东西很多,现在又要学两种教材,很多东西会混到一起,完全就是增压。于是,就不愿意看了。现在那套教材还丢在一旁呢。”黄淑琴无奈地说。

现在,她的儿子已在高一下学期,转眼就高二了。听说高二是关键的一年,对于儿子是高二转学还是高三转学,黄淑琴进退两难:“如果现在转学,我就要跟着回去照顾他,这样一来,这边的生意就有问题了,我两边都离不开身。”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预录取”抢生源行为 教育部门不能再纵容  ·规划纲要颁布一年来各地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年: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  ·陕西高考招生录取7月7日开始 8月16日结束  ·广东高考理科状元:立志当大师 关注廉政(图)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