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正文
校长推荐制争议再起 实名推荐成实名"推尖"
作者: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11-19 10:12 点击数:
资料图片 制图:陶小莫 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山东师大附中校长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考实名推荐的学生必须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感强,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仍是推荐的第一标准,“分数就是最好的素质”,不会刻意偏向偏才、怪才。(《山东商报》11月17日)

  中学校长的一句“分数就是最好的素质”,不仅道出目前中国素质教育的困境,也道出校长实名推荐制面临的问题。北大实行校长推荐制的初衷是为了打破“唯分数”的选才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跳不出在成绩单上打转的怪圈。

  校长推荐制推行两年,一直在争议中前行,但争议的焦点已经由当初的“校长推荐会不会导致腐败”,变成现在的“校长推荐成了分数大比拼”。2009年,北大首批39所校长推荐制学校共推荐了90名优秀学生,但大多数中学校长都选择了“锦上添花”地将推荐名额分配给成绩顶尖的优等生。有媒体对该年度校长推荐语盘点后发现,有60人的推荐语使用了“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分数在年级排名前三”等类似字眼。

  实名推荐成了实名“推尖”,鞭子不能全打在校长身上。据了解,校长实名推荐虽没严格规定,但“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却是基本要求。更何况被推荐者即使享受加分优惠,北大对他们的综合成绩要求也是相当高。对于好不容易争取来推荐名额的中学校长来说,如果推荐了偏才怪才,不仅难以服众,还很可能因为学生成绩不达标而浪费掉学校的推荐名额。不仅如此,据媒体报道,北大遴选校长实名推荐学校的标准,除了有申请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考生成绩和申请学校每年考入北大的学生数量更是重要指标。而且,北大对各学校输送的生源还要进行评估,如果推荐的学生好,以后的推荐名额可能会增加;否则,不仅学生会被“退货”,下一年的推荐权也可能被拿掉。

  不难看出,虽然校长推荐制看似教育改革的新事物,不少人甚至将其解读为偏才、怪才的一大福音,但这实际上只是一厢情愿。近日,北京大学公布了获得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的学校,由今年的13个省份39所学校,扩展至全国161所中学。但查看一下名单不难发现,这些学校多数是各省的重点中学和升学大户,农村、边远落后地区的学校根本就沾不上边。

  有舆论“夸赞”北大不断扩容但又不给出具体选才标准的校长推荐制,是一种变相抢生源的“高明之举”。事实上,这种让校长不敢推荐怪才、偏才,将全部指标都用在最顶尖、让人信服的学生身上的推荐制度,或许不是北大的本意,但却有意无意间引发了新一轮的高校“掐尖”争夺战。这不仅干扰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也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dongdong]
  相关阅读:  ·“预录取”抢生源行为 教育部门不能再纵容  ·规划纲要颁布一年来各地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年: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  ·陕西高考招生录取7月7日开始 8月16日结束  ·广东高考理科状元:立志当大师 关注廉政(图)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