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腾讯的网友大家好,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中国教育家成长联盟成立大会的现场,我们今天有幸请到的是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党支部副书记杨振峰老师,老师能跟大家打个招呼吗? 杨振峰:各位网友下午好,非常高兴跟大家交流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首先就大会讨论一下今天您到中国教育家成长联盟大会,您有些什么样的建议,或者说您有些什么样的自己的心得,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杨振峰:这次由《未来教育家》杂志主办的活动,我觉得是专家云集、朋友集聚,从这个意义上讲给我带来了很多信息的冲击,包括从行政官员角度,从同行角度,从基层一线实践角度都有很多启发。实际上教育家成长,它是一个舆论环境、行政环境与基层办学有机统一促成的,而不是说谁是教育家谁就可以是教育家。所以今天把教育行政官员、教育方面的专家、基层实践者整合在这个平台上,我认为是符合未来教育家成长的这样一种培育的要求,三方互动,共同提升。 主持人:杨校长,能不能问一下,您刚才也提到教育家云集的峰会,您那觉得一个成功的教育家应该有什么样的特质?或者说您觉得他们应该有什么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杨振峰:我想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首先要懂教育。教育有两维的价值,第一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维要兴国兴邦,促进民族振兴。所以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讲,懂教育、爱教育、长期坚守教育一线是教育家的最核心特质。 第二点,今天中国教育有一定功利取向的背景下,尤其我们传统文化强调“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说法。怎样帮助民众认识正确的教育,教育家还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不为功利所动,本着育人兴邦做好教育工作。 主持人:对于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您觉得有没有什么样的问题,或者说现在您心中有什么样的建议和看法? 杨振峰:我觉得今天对中国基础教育,表扬的有,责难的也有。中国基础教育有它的优秀传统,有它比西方基础教育更扎实的一面,但是问题确实很多。如果说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在当下教育评价中,教育专业的声音少了一点,世俗的声音多了一点,因此教育没有独立的声音,教育缺少了专业的发展和专业的思考,教育被世俗所左右的较多。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一点建议的话,能不能让真正懂得教育、爱教育的专业人士坚守自己的教育岗位,变今天世俗的教育委真正育人兴邦的教育,这是一个建议,就是我们校长的坚守。因为所有的校长都拥有了办基础教育的所有资源,学生有了,老师有了,资金有了,校舍有了,课程有了,评价有了,你关键怎么样用好这些资源。我认为校长是唯一一位,或者是唯一一个群体,是不能责任教育的人,不要再怪罪外面的环境不好,自己要主动行动,这是一种担当的意识。 第二点,我觉得在今天这样一个背景下,坚守和担当前提有了以后,更需要示范。比如说针对在不同时段各项抢生源的现象,一个自信的基础教育是应该能够通过你的办学,通过你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吸引同学们加盟到你这个团队中来,而不是抢生源。同时,我们按照规范的办学体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学生、家长的负担。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在一定层面上纷纷抢生源,违背正常的教育规律,违背正常的教学时间去抢生源。我认为好的教育不是说去选择优秀的学生教育,而应该让学生进入学校里面,我们可以让他选择不同的适合他的教育,这是我的两点思考。 主持人:您说得特别好。我们能不能从源头来问一下您,您当年为什么会选择做一名教师?为什么会从教,做一名教育者呢? 杨振峰:这个问题确确实实有很多人问过我,因为我也做过公务员(),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也可能做科研人员,也可能做大学老师,但是我最终选择了中学老师。因为我认为如果我到大学工作,我可能只是从事这个专业的教学工作,培养的都是这个方向的人,而社会是多样化存在的,有不同的社会分工,要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我认为中学的教育具有整个社会缩微的形态,因为未来的学生会成为不同行业的领秀,而今天的中学教育又是最有利于培养学生三观的阶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既然要搞教育,就要搞基础教育。 第二点,为什么不成为科研人员呢?因为我是学生物的,我觉得科研是解决自然世界中未知的东西,寻求它的规律,但远远没有研究人更加生动。 第三点,我为什么放弃了公务员,继续担任我的老师?因为今天的行政,包括今天的教育行政,有时候是多方协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一的教育行政力量是很微薄的,有时候没法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只有学校能够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所以我选择了做一个基层老师,并且现在还坚守在课堂一线,就这个原因。 主持人:杨老师,您从教了这么多年,相信您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能不能问一下曾经让您思考最久、最大的困惑,您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杨振峰:一个校长,怎样在现实与理想中寻求一种平衡,这是最困惑我的地方。客观上说,如果一所好的高中没有一定升学率,家长不来。今天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一所好高中不把孩子们送向大学,当然不是成功、成熟的教育。但是只把孩子送到大学,又不能使孩子赢得未来的幸福生活,这也不是好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家长最朴素的需求和我们育人兴邦长远理想的结合,这个是我一直考虑的。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思考,我认为实现理想与现实之间有效对接,既保证学校生存,又保证了学校发展,应该就是优秀的教师团队,只有优秀的教师团队才能够实现教学的高效,而且实现教学的多效,通过高效和多效,既满足学生升学的需要,又满足学生的全面成长。 第二点,高效的教学还可以解放学生的学习时空,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使他们的学习体验更加充分,所以我觉得老师是关键的关键。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如何引领老师发展,所以我今天选择了《学术领导力》(音)就是基于这个思考。 主持人:您说的优秀教师团队算不算是您带领这个学校的一个秘籍?如果不全是的话,还有什么是您觉得在您办学的过程当中,您的学校让您骄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杨振峰:当然,你刚才已经点到一些问题的核心,优秀的教师不仅爱教育,而且研究教育,同时通过研究找到了教育的真谛,建平就是有这样一群优秀老师。他们不仅爱教育、懂教育、乐于研究教育,同时不断的反思教育。当然建平仅有这一块是不够的,因为这些老师为什么能够成为爱教育、懂教育、反思教育并不断实践教育的人,一定要有一个方向性的引领。所以建平中学成功的第二个关键是从我前任前任校长开始,我们一直坚守通过我们的教育实现人的完美发展。第三点就是学校要有完整的课程结构,只有有了完整的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选择,才能促进人人潜能被激发,人人有成功的可能,这三点是构成学校重要的保障。 主持人:您能不能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觉得特别骄傲的课程结构是什么?让我们也知道一下,分享一下您的经验是什么。 杨振峰:建平中学的课程凸显了三个特质。第一是选择,第二是综合,第三是多样。这三个特点怎么来解释呢?因为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实施,如果说我们能够让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而且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选择不同的实施途径,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得到彰显。比如说我们分层次教学,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推进基于走班基础的分层次。同样一个学科,数学,有的学生数学很好,有的数学基础不好,我们分成ABC三个层次。 第二个选择在于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比如有的孩子可以学法语,有的学德语,有的学西班牙语。这里面不是层次的问题,所以把分层次与课程的选择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现在北京十一学校推进的走班制,实际上我们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做这件事,只不过没有打破基于班级的制度。 再比如说,我们第二个特点叫综合,何为综合?举一个例子,像4S课程,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学生社团,第二个是科技人文讲座,第三个就是学生社会实践,第四个叫主题性的研究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四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发现问题,通过专家讲座找准问题的实质,通过学生社团组成研究团队,通过项目引领解决真问题,所以他就把发现问题、前瞻性的判定问题的真实性,到解决问题,到形成合作的研究问题的团队,这就是未来我们每个学生融入社会过程中必须思考的。因为我们今天的学校就是未来的社会,未来的社会就需要今天的重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4S课程的综合恰恰应对了未来学生融入社会的四个方面,所以这是综合。 第三种,多样化。所谓多样化是指学校从管理者的加盟是多样化的,实际管理者在课程建设中是一个主要作用。同样,我们的学生也是课程建设者,家长也是课程建设者,社会各阶层都是课程建设者。因为我们今天场场课程只是放在学校,这个课程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也让家长、学生、社会各阶层参与课程的制定,老师和专家都可以参与课程的制定,这就是多方协商、多样参与的一种课程形成机制,这样才能够开发出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特点,所以体现出多样,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特色,就是选择、综合、多样。 主持人:这一定是您办学的骄傲。 杨振峰:应该是继承基础上的骄傲。 主持人:那您自己有没有一个您觉得让您特别有成就感的办学理念? 杨振峰:我原来是建平中学的副校长,从教务主任一直做来,结合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未来能不能真正幸福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到了欧洲去,你到双休日找一个人加班,几乎找不到人。但是在我们国内不是的,60后、70后加班费三倍以上,他马上加班。 所以学生的幸福是什么?一定是高质量的就业,何为高质量就业?我觉得是三位一体。第一点,一定能够谋生,就是就业能够谋生。第二个,一定能够促进个人完善,我做我喜欢做的事,而且做了以后自己觉得价值在提升了,自己得到丰富和发展了。第三点,要客观或主观的推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不管做多大事情,总要有正向能量。但是现在很多人就业不是这么回事,赚钱多的自己不喜欢,喜欢了,自己觉得未必赚钱,而且未必能够实现我一定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比如说有些创业者,这种创业者,有两种人,一种像乔布斯这样的创业者,他确确实实推动人类进步了,使我们的交流方式非常便捷了,但是有的创业者是以钻政策的空子、利用政策的优势来开拓出一个本来可能这个行业是没有意义的,他就把别人的资源,属于别人的财产掠夺到自己身边,这种创业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觉得既然有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要通过基础教育为学生未来高质量就业奠基。 怎样才能为学生未来高质量就业奠基?首先他们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比较强的能力,同时他们要理解未来的职业形态,所以我要求建平高中生在三年以内进入五个行业体验。五次调整你还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吗?找到合适的,报专业,自己找到真正喜欢干的、能干好的东西,这样在中学阶段学习目标也明确了,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基。第二个,怎么开发出这种实践的资源,企业就愿意支持你呢?所以这也是很难的。第三点,要家长理解,不要耽误学生学习时间,但是我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都做成了。 主持人:我就有一个问题,毕竟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能在您的学校里上学,您对这些还没有在您学校上学的学生有什么意见?他们在没有接触过您的教学理念的时候,他们应该怎么选择? 杨振峰:这一点确实是比较难的,一所学校不可能容纳所有的学生,但是建平有一种教育的情怀,所以我们现在是八家集团学校,另外是五个办学联合体。通过我们的影响帮助更多的人受益,这是我们的一个做法。 如果说还没有在这个团队里面,我想各个学校,负责任的校长都有他的思考,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能够选准自己未来理想的职业,并且实现高质量就业呢?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可以支配的。对于高中孩子来说,四个寒暑假就是他们可以用起来的,自己想办法支配起来,去了解不同行业的需求,这要学会自我规划。否则孩子们进了大学,或者走向岗位以后,你会觉得很多东西都断裂了,学的东西没用,而需要的东西又没学到。当时想做的事情,发现做了以后并不那么驾轻就熟,你会后悔。所以孩子们可以利用寒暑假做好人生规划,做好实践安排。不要在假期里面只做作业,只看微信。做作业、看微信要的,但是更多的要看看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我们会发现更多系统的问题,更多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这是我给网友、中学生的建议。 主持人:每一个作家都有诺贝尔梦,每一个演员都有一个奥斯卡梦,您作为一个教育家,在您的办教育的理念中,您有没有一个梦,或者您是不是在走向梦的途中,您走到哪一步了,您的梦是什么? 杨振峰:去年在建平中学召开了一个会,叫“教育梦,建平行”的大型教育教学展示活动。我想教育应该有梦,教育的梦就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奠基。中国梦是什么?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能不能够为中国梦实现奠基就是我们教育最好的梦。因此我所理解,刚才已经说了,我的教育梦就是要让每个学生最终都成为通过高质量就业体现他社会公民价值的这样一种奠基行动,这就是我的梦。 因为我在想,没有公民角色的实现,也没有高质量就业。公是社会性的表现,民是个体的存在,只有融入到社会,通过你的高质量就业,才能体现出你个人的价值,体现出民的意义。所以我仍然要说,我们今天不管各级层面的教育,仍然要培养那种负责任的公民、合格的社会公民服务,要为这些工作奠基。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不能仅仅依靠高中阶段,还要依靠初中、小学、学前教育,依靠家长、舆论、行政,多方互动支持,这样才能够使每个有教育梦的教育理想主义者在圆梦过程中走得轻松,走得自如。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我实现得轻松不轻松,我可以这样说,只要我们无欲,只要我们坚守,只要我们有自己的教育情怀,累也是快乐,苦也是快乐,所有的快乐就会成就学生未来的快乐。 主持人:我觉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我今天真的知道是什么意义了,我觉得应该也让很多网友有所启发,自己想想自己有没有高效率的就业,我相信您也有自己的感悟。感谢杨校长耐心的回答,也希望您这个学校越办越好,谢谢您,再见。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国家下达新疆兵团50个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
·北京:112名残疾学生获得“双重学籍”
·江西3教师举报学校成考舞弊续:招生资格被取消
·武大回应“学生集体欠费”事件:不存在变相涨
·南华大学回应一学生坠楼:曾因成绩问题连留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