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腾讯的网友大家好,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中国教育家成长联盟成立大会的现场,我们今天有幸请到的是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党支部副书记杨振峰老师,老师能跟大家打个招呼吗? 杨振峰:各位网友下午好,非常高兴跟大家交流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首先就大会讨论一下今天您到中国教育家成长联盟大会,您有些什么样的建议,或者说您有些什么样的自己的心得,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杨振峰:这次由《未来教育家》杂志主办的活动,我觉得是专家云集、朋友集聚,从这个意义上讲给我带来了很多信息的冲击,包括从行政官员角度,从同行角度,从基层一线实践角度都有很多启发。实际上教育家成长,它是一个舆论环境、行政环境与基层办学有机统一促成的,而不是说谁是教育家谁就可以是教育家。所以今天把教育行政官员、教育方面的专家、基层实践者整合在这个平台上,我认为是符合未来教育家成长的这样一种培育的要求,三方互动,共同提升。 主持人:杨校长,能不能问一下,您刚才也提到教育家云集的峰会,您那觉得一个成功的教育家应该有什么样的特质?或者说您觉得他们应该有什么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杨振峰:我想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首先要懂教育。教育有两维的价值,第一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维要兴国兴邦,促进民族振兴。所以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讲,懂教育、爱教育、长期坚守教育一线是教育家的最核心特质。 第二点,今天中国教育有一定功利取向的背景下,尤其我们传统文化强调“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说法。怎样帮助民众认识正确的教育,教育家还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不为功利所动,本着育人兴邦做好教育工作。 主持人:对于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您觉得有没有什么样的问题,或者说现在您心中有什么样的建议和看法? 杨振峰:我觉得今天对中国基础教育,表扬的有,责难的也有。中国基础教育有它的优秀传统,有它比西方基础教育更扎实的一面,但是问题确实很多。如果说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在当下教育评价中,教育专业的声音少了一点,世俗的声音多了一点,因此教育没有独立的声音,教育缺少了专业的发展和专业的思考,教育被世俗所左右的较多。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一点建议的话,能不能让真正懂得教育、爱教育的专业人士坚守自己的教育岗位,变今天世俗的教育委真正育人兴邦的教育,这是一个建议,就是我们校长的坚守。因为所有的校长都拥有了办基础教育的所有资源,学生有了,老师有了,资金有了,校舍有了,课程有了,评价有了,你关键怎么样用好这些资源。我认为校长是唯一一位,或者是唯一一个群体,是不能责任教育的人,不要再怪罪外面的环境不好,自己要主动行动,这是一种担当的意识。 第二点,我觉得在今天这样一个背景下,坚守和担当前提有了以后,更需要示范。比如说针对在不同时段各项抢生源的现象,一个自信的基础教育是应该能够通过你的办学,通过你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吸引同学们加盟到你这个团队中来,而不是抢生源。同时,我们按照规范的办学体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学生、家长的负担。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在一定层面上纷纷抢生源,违背正常的教育规律,违背正常的教学时间去抢生源。我认为好的教育不是说去选择优秀的学生教育,而应该让学生进入学校里面,我们可以让他选择不同的适合他的教育,这是我的两点思考。 主持人:您说得特别好。我们能不能从源头来问一下您,您当年为什么会选择做一名教师?为什么会从教,做一名教育者呢? 杨振峰:这个问题确确实实有很多人问过我,因为我也做过公务员(),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也可能做科研人员,也可能做大学老师,但是我最终选择了中学老师。因为我认为如果我到大学工作,我可能只是从事这个专业的教学工作,培养的都是这个方向的人,而社会是多样化存在的,有不同的社会分工,要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我认为中学的教育具有整个社会缩微的形态,因为未来的学生会成为不同行业的领秀,而今天的中学教育又是最有利于培养学生三观的阶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既然要搞教育,就要搞基础教育。 第二点,为什么不成为科研人员呢?因为我是学生物的,我觉得科研是解决自然世界中未知的东西,寻求它的规律,但远远没有研究人更加生动。 第三点,我为什么放弃了公务员,继续担任我的老师?因为今天的行政,包括今天的教育行政,有时候是多方协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一的教育行政力量是很微薄的,有时候没法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只有学校能够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所以我选择了做一个基层老师,并且现在还坚守在课堂一线,就这个原因。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国家下达新疆兵团50个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
·北京:112名残疾学生获得“双重学籍”
·江西3教师举报学校成考舞弊续:招生资格被取消
·武大回应“学生集体欠费”事件:不存在变相涨
·南华大学回应一学生坠楼:曾因成绩问题连留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