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招聘就业 > 正文
高校为刷高就业率出招 小超市“签”20位毕业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20 10:07
点击数:
分享到:

高校为刷高就业率出招 小超市“签”20位毕业生

一位毕业生无奈地坐在招聘会现场。

  为“刷”就业率,多少“假就业”

  因高校就业率与招生人数直接挂钩 调查发现高校为刷高就业率出招五花八门

  编者按:曾几何时,确保学生早日签下就业协议,成了众多高校关注的头等大事。2013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全国699万名应届毕业生要找“饭碗”,比去年多出19万人,但就业岗位却进一步缩水。“最难就业年”到底有多难?本报记者兵分多路走访了高校、学生、企业、专家各方,描绘“最难就业年”的各个侧面。从今日起本版将刊发“关注最难就业年”系列报道,开篇关注就业率“注水”现象。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学校为了“刷高”就业率,要求学生“假就业”的现象也再度出现。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校要求学生必须先签就业协议,否则不能拿到毕业证。一些学生为了应付学校,和用人单位签订假就业协议,甚至出现一家小超市一次性“签约”20名大学生的现象。

  专家指出,就业率“注水”危害极大,“虚假繁荣”会误导社会对某些专业的需求,影响国家就业政策的制定和高校的专业设置,导致就业更难。大学生就业率应该由独立的第三方统计,而不应由学校统计。

  5月30日,教育部()再次重申,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必须遵照“四不准”原则:即“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和“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但经过对全国多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后,记者发现,高校毕业生“被就业”的情况仍非常普遍。

  狠招

  不签就业协议不发毕业证

  湖北某高职院校大四学生小吴最近正为自己的就业协议盖章而烦恼。他说,学校要求就业协议一定要盖章,否则不发毕业证。“家里面有关系的,就去找个单位盖一个,没有关系的,自己打印一个,甚至‘PS’一个。学校不看你是真是假,反正有一个红色的章在上面就可以了。”

  小吴所在的经济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陈老师称,学校会通过院系给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老师施压,老师则会给学生毕业设置各种“障碍”,督促其尽快和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学校从来不给学院下达就业指标,但要求每月上报各专业的就业率,并进行排名,排名靠后的专业负责人会被校领导“约谈”。

  陈老师还表示,学校之所以催促学生尽快签订就业协议,因为有些学生明明已经拿着几个OFFER,却还在犹豫观望,让学校无法掌握学生就业的真实情况,也浪费了一些就业机会。虽然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学校将就业与毕业挂钩,但就业率给学校招生和声誉带来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其实,像他们学校这样“不就业不允许毕业”的做法,在很多高校都存在,因为高校的就业与招生已被紧密挂钩。

  2003年,教育部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低增幅”。

  2005年,教育部更是规定,高校的招生计划要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硬性挂钩。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妙招

  开网店找公司“假就业”

  和小吴一样“不就业就不能毕业”的学生不在少数。小赵是东华理工大学大四的学生,6月就要进行论文答辩了,目前除了要修改论文之外,他还要为给就业协议盖章而头疼。因为学院要求,学生们必须在就业协议上盖上用人单位的公章,否则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没签就业协议,就像考试挂科一样,不能毕业。前几届毕业生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都知道是潜规则,都必须接受。”小赵说。无奈之下,学校有些同学把开网店作为就业门路之一,班上几名同学就注册了一家网店,准备卖江西土特产。但学院老师却表示,开网店不能视为就业。最终,就业协议上的公章,则由小赵之前实习过的一家外贸公司负责出具。小赵说,他已经和老板说明白学校就业办如果来查怎么应付,并且,盖章只为解决“燃眉之急”,毕业后他们也不会到公司上班。

  该校就业办刘主任表示,学校此举是想通过这些方法来给学生施加压力,让他们能积极去找工作。学校校长刘庆成也坦言,学校也有自己的苦衷。低就业率导致一些专业减少招生或者停招,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和收入,减少老师上课课时,一些没有课上的老师不得不“下课”。因此,学校和老师不得不紧紧盯着学生的就业协议。

  江西省教育厅高校就业办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没有对高校下达任何就业率指标,但会委托统计部门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一些专业如果连续3年就业率不理想,就必须停止招生。

  土招

  刻假公章“假装”就业

  近日,陕西西京学院大四学生小王说,学校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将盖了章的就业协议交到学院,否则不能毕业。直到5月底,他的工作依然没有着落。为了能够顺利毕业,班上有同学向他支招,可以找外面办假证的人做一个假公章。于是,他刻了一个食品贸易公司的假公章,盖在了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上,这才勉强过关。在把“就业协议”交到学院的那几天,他一直忐忑不安,担心穿帮。

  “其实很多人签的就业协议都是假的。我们班30多个学生,真正找到用人单位的不到10人,其他都是找关系,或者找一个‘莫须有’的公司盖个假公章‘假就业’。这些都是学校逼出来的。也不止我们一个学校这样。”小王说,学校对外公布的就业率说有9成,他都不知道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我们很多人都是‘被就业’。”

  该校一名学生辅导员刘明(化名)告诉记者,学校每年都要与各院系签订目标责任书,院系再把指标分配到各个班,最终,班主任成了学生就业的第一责任人。

  对此,西京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君表示,在毕业生签就业协议的时候,坚决杜绝学生弄虚作假,学校还会进行抽查。

  对于学生反映不签协议就不能提前离校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向老师提出申请,正常请假。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学校不可能放任毕业生长期不在学校。

  奇招

  班干部帮舍友“被就业”

  除了拿论文答辩、毕业证作为督促学生就业的筹码外,一些高校的学生干部们甚至也有帮助他人完成就业的“指标”。

  作为班干部,江西某高校哲学系的小张被学院分配了一个硬性任务,就是帮助同寝室的其他两人尽快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三方协议书”。小张早就被告知,如果在论文答辩之前还没有交上就业协议,就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而该校的其他学生干部也有此类“包干”任务。

  无奈之下,小张找到了与自己相熟的一家私企老板,在“就业三方协议书”上盖上了公司的章。但随后麻烦来了:老板在最近一段时间不断接到自称是“省教育主管部门”的电话。小张告诉老板:那几个电话都是学院里负责就业的学生干部和老师打的,目的是检查用人单位的回答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就得叮嘱他与用人单位充分做好沟通,确保这3个问题能够对答如流:第一个问题是“单位有没有招应届毕业生”;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有,招的是哪个学校哪个专业的,他叫什么名字”;第三个问题是“他在单位上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校在省里的就业率抽查中“穿帮”。

  小张说,他所在的哲学系的就业率在学校各学院中是最低的,为此,学院负责就业的老师年终奖都没发。今年学院发誓要“翻身”,成立了就业领导小组,从老师到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学生们在规定时间签好就业“三方协议”。

  能在今年最难就业年找到一份工作,小张也让不少同学们感到羡慕,但他却丝毫高兴不起来。他说,自己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实际上,他和同学对那家私企根本就不感兴趣。

  囧招

  小超市“签”二十毕业生

  为了提高学生签约的积极性,一些学校也是奇招迭出。一些就业率不是很理想的院校,对于就业率高的学院和学生,甚至还有奖励措施。

  武汉一家冶金类高职院校大四毕业生陈雪告诉记者,学院对于截至6月份签约率在90%以上的学院都有奖励,奖励1万元,对于签约率95%以上的班级,也有2000元的奖励,而前三个签约的学生,也可以获得400元奖励。而她所在的学院则是个冷门专业,去年学院公布的就业率是80%。“但我估计连30%都不到。”今年看起来就业更难,学校从2月份就开始做就业动员,并发动学生们利用一切社会关系,为同学们创造就业机会。

  眼看距离毕业时间越来越近,班上还有20多名学生没找到工作。学校再次发出倡议,号召学生们帮助同学就业。陈雪家里开了一家超市,没想到今年竟然成为吸纳学生就业的“大户”。班主任得知这一消息后,便让陈雪动员父母与班上未找到工作的学生“签约”。最终,她家的超市一次性“招工”20名,这才把班上的签约率提了上去。陈雪说,有些同学在去学院拿就业协议时才知道自己已经“被就业”。陈雪因帮助同学找工作贡献大,还被评为该校优秀毕业生。

  陈雪的班主任方老师告诉记者,毕业生也可“灵活就业”。就业率高低如今成为学校考核老师的重要指标。越是就业难的年份,学院分管就业的领导压力就越大,经常是觉都睡不着。高就业率可以获得政府更多的资金支持,还可以扩大招生规模,否则便生源不保;生源不保,“财源”便断了,就连老师也得跟着下岗。

  绝招

  百元网购假就业协议

  在最难就业季的刺激下,一些高校要求学生必须签订就业协议才能参加论文答辩,网上“代签就业协议”的业务也应运而生。

  在淘宝网上搜索“代签就业协议”能搜索出100多个卖家。其中一名卖家告诉记者,今年代签就业协议的服务非常火爆,业务量是去年的两倍以上,今年至今已经为60多名应届毕业生提供了此类服务。代签一份就业协议,收费100元。而就业协议上所盖单位公章也是真的,而非“莫须有”的假公司。即便学校就业办打电话过来抽查,也能轻松应付过关。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就业率是教育部门对高校的一道“紧箍咒”,国家有明确规定,一些就业率达不到指标的专业,来年招生必须减少。一些专业甚至会因为学生就业率差而“消失”,一些老师的饭碗可能也无法保住。政策初衷原本是好的,这样可以让那些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难的专业“踩踩刹车”,减少或停止招生。

  专家建议

  就业率应由第三方发布

  熊丙奇表示,当前,就业率已经成为一项“政绩工程”。对于高校而言,就业率不但关系到专业的生死,还事关学校的形象和招生;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就业率高低事关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否落实和地方“脸面”。在利益纠葛下,就业率弄虚作假,各种“假就业”就不足为奇了。

  “假就业”本质上没有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只会将就业难题暂时掩盖。就业率注水带来的“虚假繁荣”会误导社会对某些专业的需求,决策部门无法准确掌握社会对某一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可能会导致一些本该被“削减”的专业仍在苟延残喘,继续忽悠不懂行情的大学生。这样“注水”的就业率也会给国家制定就业政策和高校专业设置带来误导,会导致就业市场上供需信息严重偏差,导致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他还表示,片面强调就业率会使得中国所有的大学都变成职业培训所,以就业为标准组织大学的教学,这会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学生找工作更难。

  为此,他建议必须改变就业率统计方式,应委托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来统计,避免学校急功近利“刷数据”。(广州日报)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女大学生就业:读研时结婚生子增竞争力  ·高考毕业生暑期求职四处“碰壁” 难圆求职梦  ·毕业生组团写“求职心经” 自曝糗事总结教训  ·高校为刷高就业率出招 小超市“签”20位毕业生  ·女大学生千里南下半年找工难 班级仅五六人就业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