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国考公考 > 正文
间谍策反中国学生:月供3000元 鼓励考公务员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08 10:37
点击数:
分享到:

  近日,在广东省安全机关披露的案件中,境外间谍“飞哥”利用“网上书店”、军事爱好者网站等渠道,7年来在广东收买利用12人,在全国20余个省份收买利用40人。记者获悉,同一境外情报机构近年针对中国大陆学生实施了数十次网络策反活动,以金钱诱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甚至中学生上钩。

  网上求助帖引发策反案

  求职求助的学生、调研邀请、计件发酬,策反总是在看似合情合理的场景中拉开序幕。2012年4月,当广东省某航海学校专科生徐鹏(化名)考入该省某重点大学时,他在QQ群里发了一条求助帖,“寻求学费资助2000元”。

  很快,网名“Miss Q”的人回帖,询问了徐鹏就读院校和专业后表示愿意提供帮助。徐鹏把银行卡号告诉对方,第二天就收到2000元汇款。徐鹏当时知道的是,“Miss Q”是“一家境外投资咨询公司的研究员”,需要为客户“搜集解放军部队装备采购方面的期刊资料”,希望徐鹏协助搜集。徐鹏答应了,但没能在航海学校的图书馆找到相关资料。

  2012年5月,徐鹏主动联系“Miss Q”,对方向他提供了一份“田野调研员”的兼职,月薪2000元。徐鹏所在的广东某大城市有一个军港码头和一家历史悠久的造船厂,他的工作就是到军港拍摄军事设施和军舰,到造船厂观察、记录在造在修船舰的情况,并将有船舰方位标识的电子地图做成文档,提供给“Miss Q”。

  2013年5月,徐鹏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审查。

  解读

  境外情报机构重点选定大陆一些地区和高校,策反特定专业在校生。最初与学生接触时,只提简单要求,但定期酬金支付极易让学生形成依赖。

  鼓动报考涉密岗位公务员()

  当学生对这种快速的收益上瘾后,间谍机构会进一步安排更有针对性和机密性的信息搜集任务。如果学生不从,对方会威胁将此前的联系内容和金钱交易报给中国安全部门。

  2012年下半年,浙江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宋飞(化名)在招聘网站投递简历。12月初,“市场研究公司专员李华”发来邮件,邀宋飞加盟。李华称,该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在大陆投资的外资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宋飞的工作是搜集中央政府部门的政策研究资料和撰写调研报告,报酬在2000元~5万元不等。宋飞先后通过学校图书馆、论文期刊数据库、校内学术讲座等渠道搜集资料,向李华提交多份“研究报告”。李华的要求逐渐深入,他要求宋飞积极培养人脉,从政府和有官方背景的智库、学者那里抓幕后、听观点,“拉关系的钱全由公司出”。2013年1月,宋飞着手报考公务员,李华表示全力支持,为让宋飞全心备考,李华提供每月3000元的生活补助。李华还对宋飞报考的基层公务员岗位提出异议,因为“对公司获取信息没有帮助”,建议报考省级机关、智囊和研究部门。

  解读

  鼓动境内学生报考省级或国家级公务员、安全部门、军情机要等涉密岗位,是境外情报机构的惯用手段。李华是“放长线钓大鱼”,将来会要求宋飞提供更多内部机密信息。

  高校“窝案”令人心惊

  据统计,2012年以来,仅由该境外情报机构实施、证据确凿、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审查的网络策反境内学生案件,就有近30起,遍及中国大陆10余省份。

  涉案学生初期防范意识薄弱,中后期无法克制贪念,且对自身行为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认识不足。目前,有效的安全观教育在校园和社会缺失。记者进行简单的网络搜索,仅能获得极个别境外情报机构在中国大陆活动的当代案例,且信息简单,难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网上倒是流传着一份2009年上半年出现的“中国民间防间谍不完全手册”。这份来源不明的手册介绍了当代间谍活动的基本手段,以及美国、欧洲国家、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大陆学生和留学生的策反思路,一度受到热捧。

  2008年四川成都某高校发生一起“窝案”:本科生吴某通过Skype找英语聊友,结识自称“外籍华商”的境外间谍。吴某介绍同学冯某加入,冯某又在校内论坛发布招聘广告,吸收同校研究生刘某、赵某。4人均在联系初期即觉察到对方“网特”身份,但仍签订“保密工作合同”,先后提供国内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大量内部期刊资料,其中包括多份“秘密级”刊物。案发时,4人共获得报酬4万余元。

  解读

  网络策反学生的案例中,境外情报机构主要以积极兑现酬金的形式吸引学生,兼以要挟手段。涉案学生多数是个体行为,较为恶劣的案例中,境外间谍会诱导、建议学生发展同学。

  16岁高中生被策反

  2011年湖南湘潭曾发生一起性质较为严重的策反案,涉案人年仅16岁,但作案情节包括窃取政府文件和为境外间谍传递加密资料。

  最初,这名涉案的张姓高中生在网上谎称自己毕业于军事院校,境外间谍主动与他接触,要求提供部队内部文件。张某收到对方汇来的400美元后,编造了一份“演习计划”,但难以蒙混过关。张某于是改口称,自己真实的工作单位是教育局,之后根据境外情报机构要求,他先后组织多名同学进入教员办公室,窃取“红头文件”。

  按对方指示,张某开始接收快递包裹,并对包裹内夹藏的存储卡内加密资料进行处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出去。这些资料是一名被境外机构策反的我国重要单位人员出卖的涉密资料。案发时,张某总计收取报酬约合人民币2万元,其行为已涉嫌犯罪。因张某年龄较小,被从轻处理。

  解读

  通常,境内涉案学生短期内能接触到的核心信息和人员都比较有限,多数人案发时尚未造成严重的现实危害,有关部门会第一时间警示学生,要求其终止与对方联系。

  新闻链接

  民间如何防“特务”?

  2009年,在央视某主持人陷入“间谍门”之际,一个叫“中国民间防间谍不完全手册”的帖子在网上热传。

  手册说,西方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反华势力”,其中美国“反华势力”流派最多、经验最老到、势力也最大。

  手册称,美国“反华势力”主要分为政府级别和民间级别,其中民间级别的包括“轮子”、“民运”等。政府主导的情报工作,力度很大。美国的情报机构尤其注重在中国留学生中进行情报工作,用金钱、意识形态、人生价值和道德压力等,吸收中国留美学生当间谍。他们发展间谍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那些贪官污吏,以及“个人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

  手册说,“反华势力”的间谍,包括台湾情报局派出的“职业学生”,他们的任务一是策反大陆学生,二是防止台湾学生被大陆策反;为美国或欧洲反华势力工作的学生间谍,利用中国留学生的愤世嫉俗、崇美恐美情绪和经济状况等特点,吸收他们做间谍。手册还指出,通常而言,文科生比理科生容易策反,理工科学生被策反的不确定性很大。

  谁会成为反华势力的间谍?见钱眼开者,削尖脑袋也要享受资本主义奢侈糜烂生活的人;反共反华者;个人成就动机极其强烈,尤其是希望得到万众瞩目的人;贪官污吏以及个人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

  生活中策反、造谣类间谍的表现。愤世嫉俗;崇美恐美情绪明显;经济支出与收入明显不符;社会活动多,常组织社会活动;社交圈子相对独立;言论与其专业训练明显不符;他们的家人不大出国。如果发现你的朋友中有这样的人,要特别当心。

(河南商报)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男子公务员考试3次落榜 转向微信招嫖落法网  ·成都招8名优秀农民当公务员 学历大专及以上  ·网友担忧:聘任制公务员将成另一种铁饭碗  ·间谍策反中国学生:月供3000元 鼓励考公务员  ·让公务员聘任制激活一池春水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