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SEED:彼岸的种子,此岸的青年(3)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4-14 22:14
点击数:
分享到:

并不是所有的哲人都退出了SEED,煜涛没有离开。不但没有走,煜涛成为第二期种子班的执行书记之一,并在今年主持iSEED——种子班网络社区的建设,一个让所有人觉得异想天开的想法。

和煜涛的约见也一波三折。在一个火锅局上初次见到这个白面书生,瘦瘦高高,黑框眼镜。竟没有捞到机会和他讲话,他坐在一张长桌的最里面,更多的时候是在对着自己沉思,而不是social。你望向他,他却永远不会和你对视。当终于找到机会在一个拥挤的咖啡馆里面对面坐定时,煜涛一边打开面前的沙拉在午后四点钟进行他的午餐,一边也一反常态的打开了话匣。

煜涛想建的iSEED,之所以让大家觉得异想天开,是因为它听上去的确有点宏大。iSEED有三个目标:成为容纳每一届学员和团队的SEED Fellow社区;传播社会创新资讯的媒体网站;为国内草根公益组织和公益人提供服务。iSEED在煜涛的坚持下已经初有眉目,平台、框架、稿件、甚至最时髦的信息可视化都初具雏形,他也带着proposal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公益机构到处取经。

可我却不免狐疑,因为我所见到的这个煜涛,远没有那种执行力强大的B-school精英范儿。拍脑袋想出“SEED a better China”这句SEED标语,似乎更符合一位浪漫派诗人的气质。

“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煜涛仿佛看出我的忧虑,一本正经地搬出他的信条。我藏起背地里的一丝好笑,仿佛看到徐志摩明明白白地坐在面前,却急于告诉别人自己有多胡适。

“你微信分享SEED宣传视频时为什么要说‘伤感’两个字?”煜涛忙低头塞了一口沙拉,像一只气鼓鼓的河豚忽然被戳了个洞。

不久,煜涛恢复元气道,“因为如果世界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也就不需要有SEED了。”一刹那,仿佛尝到了河豚的剧毒,我差点呛出眼泪。

面前这个男生仍然在那兀自咀嚼沙拉,却在我心中一下子发起光来。

“我对passion这个东西一直不以为然,因为追求(理想)的时候有激情其实是不够理想的,因为不够理性,”不稀罕与任何元素,包括公民、公益、还是社会创新靠的太近,煜涛一直强调保持SEED的独立性,与这些甚嚣尘上的概念保持距离,“种子班背后是有更原始的动机的,那个动机实际上是平淡的。”

看出我的迷茫,诗人仁慈地给了我明灯,“其实我有受到一些佛学的影响,讲究初心和出离心。”做SEED,对于煜涛,正是这样一个在初心和出离心两边不断平衡、不断游曳的过程。理想宽泛而高远,就好像是初心,但是做SEED这样一个具体的事情却是世俗繁杂的,有时候不得不苟且和委屈。那些标签都不是SEED的初心,所以只有不断地回到初心,同时学会出离。

寄情于诗意,阅读,做SEED,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成为煜涛给自己安慰的方式,于是他称自己是“自私的”。在大学里坚持做义工,却仍然无法躲避内心深处的空虚,20岁时的煜涛渐渐懂得,“公益是由内而外的,先要完善自己,第二步再想去帮助别人。”

从儒家得到借鉴,“反求诸己”渐渐成为了他的另一个重要信条。如裴多菲附身,煜涛忽然提及自由的价值,并径直给我梳理他的逻辑,“人要追寻自由,于是不能受制于人,于是不有求于人,于是不能寄希望于人,所以只有反求诸己,在自己的身上求索,重要的是看自己获得的安慰和自己理想的实现。”

煜涛之所以没有离开SEED,是因为“反求诸己”已经变作他得以在理想和现实两岸间来回的渡船。在SEED做事时遇到的不快于是不会成为他逃避、离开的借口,因为一旦回到那个初心,一旦心理升腾起那使命感,煜涛就忽地低下身,扑到成山成海的工作上去。

我在煜涛给出的繁复迷宫里不断的碰壁,此刻终见依稀微光。“个人不自由,如何获得国家的自由?”煜涛忽然问我,也在问自己,目光灼灼让我无可躲避。我无言,却瞬间望见了这个青年的沉默背后那座岩浆涌动的火山。而那些团团围绕着他的矛盾体,被这座火山熏灼,纷纷滚落,显出一个棱角清晰到极致的煜涛。

我渐渐理解了煜涛的孤独,因为建构了庞大的理论体系武装自己,在不受到太多伤害的同时,又能坚持自我并坚持做事,这种遗世独立的心态造就了煜涛的孤独。

忽然想,SEED能留住煜涛,或许也是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孤独着、负隅顽抗着、头破血流着,誓要把SEED从无变到有、从有变到好,而他们之间也以这种形式彼此联接着、相互支撑着,也正因此,不再那么孤独。

于是,对煜涛,我只剩下了最后一个问题,“那,你强大的使命感是从哪儿来的?”

他望着我,张了张嘴,最后说,“想这种问题太累了,还是去读诗歌吧,诗意的生活。”见我苦笑,煜涛道,“生而为人,心中总有骚动,只有实践才知对错,要被撞到头破血流。”

我心里登时涌现出很多身影,也是同样的青年人,甚至更能力优秀、智商超群、情商卓绝,可是却未曾见他们的骚动。我尊重每个个体对于生命轨迹的选择,更理解每个个体在时代重压下的无奈,只是不由得更被这些“骚动”的年轻人打动。尤其是当我感受到这股能量在年轻人之间的光速传递、在大洋两岸的迅猛连结,明明灭灭之间,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身处的这个喧嚣浮躁的信息时代表层下,有一个汩汩流动的靠着精神力量维系着的美丽新世界若隐若现。多少个世纪以来,那股精神力量,从来未曾断绝。

1932年6月,胡适给北大毕业生做演讲,主题叫做:“成功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这句话煜涛反复地提及,此刻我终于走出他给的迷宫,发现是自己一开始就错了,他根本就不是一个诗人,或者,远不仅仅是一个诗人。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洪博培亮相英孚全球学生领袖论坛 寄语青年  ·SEED:彼岸的种子,此岸的青年  ·2014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年度论坛顺利召开  ·章子怡为 Coldplay 最新单曲录制MV  ·你知道“脑残粉”也有性别差异吗?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