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签约率对内口径为30%,对外口径为87%,这两组大相径庭的数据究竟孰真孰假?57%的学生是否“被签约”?在昨日广东某职业学院举办的大中专学生实习就业供需见面会上,该校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有关毕业生签约率问题时,前后答案不一,不禁令人怀疑。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中国迎来有史以来数量最大的一届毕业生699万人。与之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据北京教育部门5月初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19日,北京市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不足三成,其中专科生签约率最低,仅为16.84%。相比之下,今年广东省专科生就业形势却逆势上扬,据省教育厅5月6日公布的数据,高职毕业生签约率57.53%,同比上升1.5%。 昨日在招聘会现场,该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先是告诉记者,目前该校毕业生签约率是30%,可随后他又改口称签约率为87%,“后者是我们上报教育厅的数据”。为何两组数据大相径庭?究竟哪组为真? 记者随后随机采访了10名该校毕业生,据他们反映的情况进行统计,他们所在专业的毕业生签约率大约在10%到40%之间。该校食品安全监督与管理专业的大专生卢金权表示,他所在班60多名同学中已经签约的只有几个人。 另一名医疗器械专业的毕业生表示,他的专业属于该校比较热门的专业,但目前班上找到工作的同学不到一半,很多同学都把希望放在本场见面会上。可在面试了3家企业后,这名毕业生感觉自己会成为“炮灰”。 此前有媒体报道,早几年高考()时大家一窝蜂拥向的所谓热门专业,出现了签约率下滑的情况。而今年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下降较快的专业中包括了生化与药品大类。然而当记者问该负责人学校相关专业是否存在这种现象时,他却表示“完全没有感受到今年的就业压力”。 在学生普遍反映就业难的情况下,校方高达87%的签约率从何而来? 据该校一位老师透露,每年毕业季,各高校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对省教育厅的考核,高校会呈报一个包含实际签约和“有意向签约”的数据作为对外口径,而内部则会以实际签约率作为参考。 何谓“有意向签约”?该负责人解释说:“许多专业的学生三年级就开始在企业实习,他们毕业后大都会留在实习单位工作,因此对外的签约率在统计时就把这部分学生计算在内。”当记者询问校方是否统计过有多少毕业生会留在实习单位时,该负责人称没有具体了解过。 (记者赖竞超 实习生刘震) (南方日报 赖竞超 刘震)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2013新疆计划招收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3580人
·打破不公,别让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传说
·科学备考需家长老师共努力 心态锻炼都重要
·广东高校举办“爱岗敬业”基本功系列比赛
·学生做人流享半价引争议 医院称是“爱心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