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遗体收殓工讲述18年历程:我们的工作紧追着死神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03-30 13:28
点击数:
分享到:

遗体收殓工讲述18年历程:我们的工作紧追着死神

陈师傅在尸体冷藏室巡查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抛开世俗的偏见,从事许多人不愿意做的工作。他们用自己的付出,诠释着对生命的尊重。

  每一天,他们一睁开眼面对的就是“死亡”。但是,多年来,他们的心并未冷漠。见惯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他们反而比许多人更懂得珍惜生命和亲人。

  连日来,导报记者走进遗体收殓工、入殓师、葬仪师等特殊人群,了解他们工作的特殊与神秘,感受他们的不易与执着。

  18年来 与“死亡”零距离接触

  他们,一年365天与死亡面对面。哪里有死人,他们就奔赴哪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遗体收殓工”,也叫“收尸工”、“运尸工”。

  在厦门市殡仪服务中心,这样的遗体收殓工目前共有15位。陈师傅,就是其中一个。天马山福泽园新殡仪馆,导报记者见到了外表憨厚的陈师傅。

  虽然今年才40多岁,但陈师傅已是一位有近18年经验的老收殓工。

  陈师傅出生在三明,1995年放下锄头,从老家来到厦门。当时,他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收殓工。

  “当时城里的工作不好找,工作还不稳定。这时候刚好碰上殡仪馆要招工,工资也高些,还能保证按月拿到。于是,和家人商量之后,我接下了这份工作。”

  正式成为收殓工,是1995年8月1日,陈师傅永远记得这个日子。那是他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死人 当时逝者像睡熟了一样。即便如此,还是要亲手搬运遗体,陈师傅还是心里慌慌。

  然而,陈师傅坚持了下来。

  18年来,他和工友们,几乎天天与“死亡”面对面。哪里有人走了,他们便奔赴哪里,给死者以最后的尊重。

  手套+口罩 是他们必备的工具

  作为一名遗体收殓工,他们是殡葬流程中第一个接触死者的工作人员。每次出任务,他们总是紧追“死神”,冲在最前头。“一有电话过来,我们就必须及时出发。”陈师傅说。

  一副手套,一个口罩,是他们必备的工具。除此之外,塑料布、白布条、消毒液、手电筒、木棍、绳索等,也是收殓工们常用的装备。

  陈师傅说,遗体接运一般3人一组,每组配备一辆车。目前,市殡仪服务中心共有7台联动车随时待命。

  18年来,上山、下海、奔赴医院,陈师傅和同事的足迹遍布各处。“相比医院,我们上山去接运特殊遗体,难度是比较大的,常常得3人用棍子扛,才能下来。”

  “有时任务一多,常常忙得筋疲力尽。但电话一来,大家还是马上出发。因为大家想着,为逝者家属寻回亲人,让逝者灵魂安息,我们做的都是善事。”说到这里,陈师傅憨厚地笑了。

  “有时候接到任务,出去时凌晨两三点,来回一个多小时,回来还要将遗体冷冻,等工作结束,天也亮了。”陈师傅说。

  看过许多事故 更懂得珍惜生命

  从业18年来,陈师傅看过了许多痛心的事故,经历过无数次亲人间阴阳两隔的悲怆。“这样的时候,即使我们置身事外,也常会红了眼眶。”

  最让陈师傅难受和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多年前海沧大桥的一场车祸。

  那晚七八点,接到110的联动电话后,陈师傅和同事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我们到现场后都傻了眼,死伤人员太多了。”回忆当时情景,陈师傅心里仍然难受。

  当时情况很危急,陈师傅还来不及适应,就立刻投入了工作。

  “只记得那晚来来回回,我们共用3部车接了十多个人。那些人有的撞在桥面上;有的被撞下桥,人栽进了泥巴里,得下桥去挖出来。还好那时候是退潮,如果涨潮,就麻烦了。遇难者中,有部分人已经难辨容貌,家属哭,我们也跟着流泪。”

  对陈师傅而言,最残酷的是,明明不忍直视,却还要上前为逝者清理血迹,整理仪容。连家属都不敢靠近,他们却得硬着头皮上。“看着那些惨状,我们非常痛心,只希望大家好好珍惜生命。也许多一分留意,就能避免一场悲剧的发生。”

  人物心语

  一句关心的话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

  “做这行的,我们不敢奢望太多,心理能力早已练就,遭遇别人的冷眼,我们一笑而过;但别人的一句关心,我们却能感动很久。”陈师傅说。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他们比他人孤单些,甚至要“隐姓埋名”。

  对陌生人,他们从来不提及自己的职业,也不会主动找人交流。“渐渐地,朋友圈小了,即便和朋友聊天,也避开一些忌讳的话语。”

  这么多年来,陈师傅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模式 从不和别人握手,也不参与亲戚朋友的喜宴。

  “遇到烦心事,工友便是我们最好的倾诉对象。我们的活动圈子本来就小,别人看不起我们,做殡葬的自己得看得起自己。”陈师傅笑着自我调侃。

  好在这一路走来,通情达理的人还是居多。

  陈师傅说,有一次,他在接运过程中,有一名逝者因事故导致遗体变重,扛起来有些困难。这时,逝者亲属对他说:“师傅,您辛苦了,慢慢来吧。”

  “那一句安慰的话让我心头暖暖的。这说明,我们的辛苦和价值,得到了他人的理解。而将遗体处理好,安全地运回,让逝者离开得有尊严,这也是我们对逝者亲属最好的交代。”

  如今,陈师傅的妻儿都已随他移居厦门,儿子已结婚,他也快当爷爷了。照理,陈师傅可以不用再干这份辛苦活。但陈师傅却说:“尽管工作艰苦特殊,但是比外出打工单纯,也来得稳定。而且这份工作我也干了快20年,再让我做其他的,我反而不习惯。”

  令陈师傅搁不下的,还有大家一起共事的那份情谊。

  其实,遗体收殓工的工作并不比别的职业卑微。但现实仍是,收殓工的社会地位低,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我们希望有一天,这样的现象能消除,我们能得到社会的宽容和理解,活在阳光下。”这,是陈师傅最后对导报记者说的话。(东南网-海峡导报 记者 李玉燕 缪欣芸 陆军航)

  (东南网 李玉燕 缪欣芸 陆军航)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66岁慈母为儿女坚强活下去”续 病儿已送医院  ·武汉0—6岁患先心病、“兔唇”宝宝可免费手  ·年纪轻轻颈腰椎间盘突出? 电脑族别变“电脑木头  ·江西每年2000万实施高校中青年教师发展计划  ·四川规定撤并后群众意见大的农村校应恢复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