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马化腾首次系统性公开解读腾讯各业务线
来源:腾讯科技
发布时间:2013-03-12 21:54
分享到:

马化腾首次系统性公开解读腾讯各业务线

腾讯科技讯 3月11日消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3月10日在京接受媒体群访时,就微信商业化、互联网企业国际化、微信与移动QQ的关系、互联网金融、腾讯电商、自主创新等话题进行了解读。以下是其精彩观点,特此刊出以飨网友。

关于微信商业化

马化腾指出,海外其他同类产品比微信早大半年时间,在增值服务尤其是移动社交、游戏方面,是比较清晰的商业模式。腾讯目前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务必是体验比较好才会正式对外发布。另外,腾讯希望搭建一个开放平台,能够跟其他各类开发商合作,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内容。像对O2O、微团购的尝试。

总的来说,腾讯更希望成为一个平台,而不要说自己去把某一个行业做得太深。最近也有很多好的手机应用,像手机打车、微信卖书,以及基于微信的电商或文学网站,作者不一定依赖于其他现在的网络文学网站,作者可通过微信直接面向用户和订户,用户想看下一段内容,只要愿意付费,作者就可写给用户并直接送达给用户。这样,微信就成了内容制造者和终端用户的一个桥梁。

马化腾表示,时下兴起的自媒体,在内容里直接卖广告,广告直接跟着文章走,这都是微信之前没有想过的一些新的模式。腾讯更希望构造一个这样的通道和一个平台,能连接很多的商业模式。“它的玩法各种各样,可能我们都没想到,往往很多玩法都是用户自己创造出来的,我觉得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构造一些很简单的规则和网络层的这种连接,然后复杂的商业模式交给外面的这种合作伙伴或者个人,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户群,我觉得这个生态会比较健康。”

“我觉得可能现在是正处于弯道超车吧,只有确实超过了才有可能谈创新的基础,过去一直跟着别人走,的的确确是发展慢了。下一步真的可能会有一些从亚洲诞生的商业模式,我们也一起努力吧。”马化腾称。

什么样的机制才可接入微信?

在腾讯的产品体系外,现在有很多产品都想接入微信。对此,马化腾表示,其实理论上都接受,其实新浪也有接入微信。微信平台是开放的,理论上没有太多限制,顶多是说有些还不成熟,还在测试。另外,腾讯微信的API和接入规则,其实现在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在一点点做。一边是开发商,开发商巴不得帮他发微信发得越多越好,越容易发越好,一边是用户,当然还是用户最重要。

微信API是开放的,微信公众帐号现在是用消息对话的方式,下一个版本就有菜单的方式。可能还会提供更多的接口,让用户自己可以更加简单地开发一个基于微信的公众号,比开发一个原生态的App应用程序会简单得多,任何一个编辑、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为自己创造一个基于HTML5的微信公众号,基于微信的对话体系,跟后端连起来,也很容易维护。

对于个人草根而言,微信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平台。另外,微、小、中的内容和产品开发者,也会积极接入微信,包括未来的手机QQ。手机QQ能改造得更好之后,可以承载一样的系统,所以应该还是延续腾讯两年前一直在强调的——打造一个开放平台、一个产业链,让更多的开发商能够获益。因为在PC上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相信在手机上肯定也没有问题,因为从支付、到营销、到托管,腾讯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跟开发者也建立了很好的互信基础。

鼓励中国互联网走出去

马化腾指出,走出去是很多中国企业的梦想,过去基本上是制造业走出去了,像通信领域的华为、中兴,家电行业的海尔、格力、美的、TCL。但中国信息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包括所有的服务行业),在国际化方面还比较落后,也从来没有成功过。

过去中国所有的互联网模式基本上是从美国拷贝过来的,起步时间晚,且国外的模式相较成熟,所以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出国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其实很多国际互联网巨头也没有准备好,他们也会受限于以前PC或者网络服务和习惯的牵绊,很难做到一个纯移动互联网化的新服务和产品,这样的话就是给中国企业一个蛮好的机会,因为亚洲的手机市场和普及程度在比西方发展得快,像以前的短信,是中国最热、最火的移动应用。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让中国纯移动互联网产品走出去。

当然,美国的几大公司也在积极发力追赶。从全球市场来看微信类的产品,美国主要有WhatsApp,但WhatsApp其实在美国用户不多,美国用户好像不太习惯用WhatsApp,因为他们很少用短信,反倒是亚洲、欧洲等其他国家的用户热衷于该应用。亚洲当地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有腾讯微信(海外版本叫wechat),日本的Line,韩国的kakao talk,其中腾讯对kakao talk进行了小部分投资。

其中,日本的Line和腾讯的wechat在国际化道路上最为激进。二者在诸多市场都有交锋,不管在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还是东南亚的印度,甚至西班牙语系的欧洲国家,都在开始做推广,包括在手机广告系统上投放广告,找当地的合作伙伴做线下推广。双方的投入挺大,主要是都看到了未来的很大商机,所以都加大了投入。

腾讯也跟Line一样,在同一个月内,设立了美国办公室,同时加紧拓展欧美市场。但拓展美国市场其实是最难的,因为当地最强的是Facebook,Facebook也做了Facebook Messenger,但是现在看起来好像还受到其原有体验的影响,另外,图片分享公司instagram对Facebook业务有很大冲击,所以Facebook不惜代价买了下来。但基于手机的应用,有很多新的东西不断出现,全球都在面临一个剧变的时代,竞争可能是要按天计算。

“我们也希望能够尽一把力,微信成和不成,可能这辈子就这个机会了。”马化腾表示。据其介绍,在海外,腾讯最成功的是投资美国的Riot Games,做了LOL(英雄联盟),这是目前全世界第一大在线游戏,同时在线人数已经突破500万,已经远远超过《魔兽世界》。虽然它的商业化程度比较低,但是其受欢迎程度很高,这是腾讯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

腾讯的海外投资,更看中的是知识产权上游能制造内容的公司,当然也有技术型公司,腾讯在美国也有投资另外一个公司,但具体细节并未透露。

马化腾认为,知识产权的创造要在人们心目中受欢迎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在很多的电影不断翻拍以前的老片子,包括国内《西游记》也在拍子集。现在的投资越来越大,用知识产权结合做内容的开发,成功率和把握度比较高。

对于互联网企业走出去,马化腾呼吁政府能多支持一点。如果出口创汇了,是不是应该有一点激励?更加鼓励大家到海外挣钱。当然更多地是说,在一些政策配套方面,对一些企业走出去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能有一些支持,现在看到的有些是管理方面的要求,像华为、中兴路由器虽然是硬件,但因为是联网的,所以美国政府会担心泄密问题,中国标签就会起负作用。更不用说我们网络信息的行业走出去了。

政府在管理信息安全时,要有国际化视野,更多鼓励发展,管理也很重要,因为没管理的话就会乱、车就会翻。对整个产业,不光是互联网产业,对其他传统行业的信息化和互联网化,都会有很大的制约。

互联网企业应与运营商合作共赢

马化腾认为,互联网企业应与运营商合作共赢,这是大势所趋。比如说腾讯在微信里面发语音消息,甚至说里面的朋友圈的工作,已经是一个社交网络,更不要说开放平台,各种用户的应用,与运营商的内容完全不重合。

“所以说,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去简单比较和所谓谈替换,还是不太准确。”马化腾称,“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大大增加了数据流量,因为没有这样的应用的话,你不会有很大的动力和刚需,就是说我要看朋友圈的照片,这个照片流量可就大了,没有这个需求的话,你原来的30兆数据包需求就够了,但现在发现可能要300兆,这其实也是增加了运营商的数据流量,从话音转向数据为主的这样一个推动。”

当然运营商的运营成本会增加,诸如要搭很多的基站。因为以前的话音和不算太多的短信,对基站、基础设施网络压力的承载还不算太大,或者说原来的设计是按照这种模式设计和采购的,现在数据流量增加太大,运营商原有的网关、基站信令的资源不够用,这个时候运营商会有怨言,说能不能再优化,否则的话甚至会影响到电话都打不通,对此运营商可能会很难接受。

“我们都明白这个过程,但是确实这是大势所趋,因为用户需求放在这里,运营商也在拓展数据业务,真的有需求来了,其实应该更高兴、更加增加建设。”马化腾称。

马化腾坦承,运营商的建设成本确实高,转嫁到消费者,他们会发现资费很贵。“一开始运营商在推动数据的时候都在送,现在送不起了也不敢送,更不要说不限流量了。这其实跟修马路一样,我们建议很大的一部分应该由国家来承建,交给运营商的话还是很难承受的。相当于一个城市现在的马路,要一个公司来承担的话,他只能说你一出门我就要收费了,在马路上走路、骑自行车都要收费,但这可能吗?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

马化腾建议,一部分属于国家基础设施的,应该由国家来承担,一部分比如说像高速公路或者说额外再多的路,要从油费、养路费里面回收一些成本,一部分由企业承担、一部分由国家承担,这样会比较合理。“就好像我们骑自行车出去或者走路出去,这不应该收费,但是开车的话,要从油费、养路费里收费,如果你还要更快,要上高速公路,那高速公路上还要收费。”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