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琳达(化名)是NU SKIN大中华区驻上海的员工,她所在的公司马上要搬迁。因美国总部看好中国市场,决定耗资3亿元在上海郊区建设美国总部外的首个区域总部。 虽然占地三万多平方米的新总部园区的三维图漂亮通透,老板也常向他们勾勒未来舒适宽敞而人性化的办公环境,任何人都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只需要背一个包、带一个笔记本电脑,可以在花园或者其他喜欢的地方办公,这比现在局促在市中心的写字楼要好上百倍,不过生活在上海市区的琳达却很担心在郊区工作不能很好照顾家人。 如同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而多次迁居一样,不少公司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都遇到过搬迁的需求,不过公司的搬迁远不像是信笺纸上地址变动和电话更改那么简单,如果运筹得当,会让公司未来的发展如虎添翼,但若未充分、通盘地考量,很可能会损失整体生产力。 为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考虑到可能会给员工带来不便,公司也会给员工提供班车、饮食等各种帮助甚至还会有托儿所照顾孩子等人性化设施。”一家即将搬迁的美资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谈到即将的搬迁时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重要的是新址为公司未来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产能可支持未来销售业绩10倍的成长。并且整合了科研中心、生产基地、体验中心和大中华总部大楼,能使各环节密切配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各部门间紧密的沟通和协作也将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相对于上述发展需求的搬迁,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内宜宾纸业的搬迁更为迫切,除了考虑通过搬迁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装备,提升装备自动化水平,环保问题也是一直套在其头上的一道紧箍。 然而公司经历搬迁的原因还有很多,安邦集团(ANBOUND)研究部研究员何莲总结分为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其中外因主要是政策性原因,如相关企业在工业园区集体落户,形成聚集效应,政府提供相关税收优惠,打造产业集群,中关村、张江高科园、苏州工业园等集聚的众多企业就是此例;还有一些政府规划用地导致的企业搬迁,比如一些乡镇企业的搬迁。 产业整体迁移也是外部原因之一,有的企业因为东部劳动力成本以及土地成本的提升,制造业产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有的企业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制造业产业整体迁移,如东部企业西迁;还比如不久前哈尔滨市20家汽车营销店整体迁移从而有效促进汽车营销产业业态整合、产业集聚和健康发展。 另一部分企业搬迁是出于企业战略需求的内因,为配合政策(比如产业转移进行的搬迁)以及公司业务发展,实现资源整合,衔接相关产业,何莲说,比如三一重工在搬迁中就强调了企业战略问题。 此外还有成本管控导致的搬迁,受制于地租成本,很多一线城市企业只保留总部,其余的厂房搬迁到周边政策和价格相对优厚的地方。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民营企业就开始将总部纷纷迁至大城市,四川的东方希望集团,浙江宁波的雅戈尔、杉杉,温州的正泰、均瑶等,都将总部迁到上海;广东顺德的科龙集团将总部迁往香港;湖南远大、山东的浪潮集团迁往北京。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