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切口,就是学校独有的“诗韵”文化。“学校提出的‘诗韵留香办教育’的办学精神一定要传承。‘诗韵’文化的倡导和建设,确实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刘燕君说道,“我会坚持‘存唐风宋韵,葆诗馨墨香,为文化真人’的办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向纵深挖掘出新的发展空间。” 校园区域以诗韵文化布局,分“景、情、理、志”四个层面构成了充满诗情诗意的教育空间,让每一面墙说话,给学生以德的培育、智的启迪、美的熏陶。目前,学校的有形“诗韵”文化打造基本成型。 管理层面,刘燕君以“诗韵”的境界实现人文化管理,实现两个强化,即强化彼此欣赏,强化团队合作,点面结合地打造灵动雀跃的教师队伍。 教学层面,努力构建“诗韵”校本课程文化,以《弟子规》、童谣、自由诗、古体诗、藏头诗等多种符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接受能力的形式,让孩子在“诗韵”课程中读诗燃情、写诗励志,从而建构“诗韵”的多维课程体系及评价体系,让师生栖息在诗意的校园和乐园里。 “我们要做的,是把握方向、准确定位,内涵发展、彰显特色。”刘燕君说道,“这是学校所有教师的共同愿景,更是我们探索实践的过程。我们在路上……” 【教育新改革】 把赞美当利器 给批评加点糖 不管在哪所学校,许多理念与改革措施是相通的。在革新里小学担任书记兼校长期间,刘燕君对于如何管理教师队伍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我不喜欢批评别人,我认为赞扬和鼓舞才是推动教师成长最有效的‘利器’,就是真的要批评,那也应该在批评中加点‘糖’。” 不论在革新里还是在回民实验小学,她走进教师的课堂时,总是找出教师教学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褒奖;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她更乐于以研讨的方式,令全体教师受益,很多时候亲身实践,把“请你这样做”变成“和我一起来”。 她是老师同研的伙伴,更是一位以“资源教师”为自己专业追求的校长。 “我不擅于摆出校长的架子,我更想融入我们的老师当中,就像一个‘圆心’,老师们如同圆周上的点,我与每一个老师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融入其中又不偏不倚,平等对待每一位老师,是刘燕君的管理法则。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