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是一所建校已逾百年的民族老校,始终秉承“求真务实、求新力行”的办学思想,坚持“勤、慎、诚、敬”的校训育人,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未来社会人。 近年来,学校更确立了“存唐风宋韵,葆诗馨墨香,为文化真人”的办学思想。面对这样一所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学校,校长刘燕君又是如何为她增添新动力,让她焕发新活力的呢? 近日,记者走进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与校长刘燕君进行面对面专访。 【校长传记】 刘燕君,现任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书记兼校长。荣获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魅力女教师、北京市课改先进个人、区优秀指导教师、区优秀教学管理干部等称号。曾任北京一师附小教学副校长、东城区革新里小学书记、校长。 刘燕君曾参与多个国家级 、市级课题研究,多篇论文获全国、市、区级一、二等奖。所做研究课、观摩课均获好评,参赛课分获全国及市区级一等奖。指导的多名青年教师也已成为中学高级教师及市区级骨干,在全国及市区级教学大赛中屡次获奖。 【教育新理念】 小切口唱素质教育大戏 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能发展。基于这个理解,刘燕君坚持“小切口唱素质教育大戏”的办学理念,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寻找符合学校实际、适合学生发展的切入点。 在曾经就任的革新里小学,刘燕君就思索着如何为这所历经80年历史、60%外来生源的学校,搭建没有任何偏见、均衡、优质的素质教育平台。经过反复思索、征集广大教师意见、吸收传统“乐教”文化精髓,她决定以校园剧为依托,让全部学生都参与其中,为每位学生创设“0”门槛的展示机会。 当然,全员参与不代表每一位孩子都要上台表演,擅长写作的同学,可以担当编剧;具有音乐天赋的同学,可以参与配乐;美术功底好的同学,可以设计舞台、服装;具有调度统筹能力的同学,可以担当导演;身体强健的同学,可以做剧务……就算你什么都不擅长,也可以当跑龙套的小角色。 校园剧获得了巨大成功,剧团多次获奖,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更让孩子获益、家长满意。校园剧不仅承载了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概括能力、习作能力等教育功能,更成为一个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形成了革新里小学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 今年8月,刘燕君被调到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她并没有将这一套成熟的以校园剧为切口的素质教育模式照搬过来。 “校园话剧源于革新里小学的特质,不代表它就适合回民实验小学。回民实验小学已经走了整整100年,她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我必须要尊重这些,从这些精神财富中发现切口,才能符合实际。”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