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产业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小、散、乱。我们今年委托贝塔斯曼做了全球文化产业的50个公司调查以后才发现,中国现在绝大多数文化产业的公司收入都在几千万,甚至几百万,上了几十亿的人极少,过百亿的全国就两家,和世界经济文化企业比差距太大了。为什么小、散、乱,就是可能我们中国20、30年来抓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解决吃饭,解决居住,文化产业抓得少一点,全国才一万亿人民币,世界文化企业的前三家比我们全国的文化产业的产值还多。小、散、乱成本比较高,所以利润也比较低。 我们做文化产业的时候就坚持一个原则——坚决把规模做大,做连锁化。比如说我们做的一个项目叫大歌星KTV,你进去先交钱,时间到了自动断电,但我们没有这种信息化支撑,没有连锁管理,可能这一个厅要100人、200人,(那就)坏了,挣不到钱了。连锁管理我们今年已经发展到70家了,还是使用信息化的技术,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这个企业也有不错的利润,我们企业是第一次完全注册的公司。 再一个比方说我们的电影院线。我们一开始最早就3家,投5家,投8家,后来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只有大规模的投才能盈利,干脆步子大一点,一年干10个,可能对管理、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商业模式变了。我们大概2008年以后每年推,到去年拥有20几家,今年超过30家影院开业,今年(已有)差不多100多家影城,但管理成本并没增加多少。而且我们一开始就学习世界连锁企业这种模式,有连锁统一运营、统一的营销、统一的促销、统一的采购等等。比方说我们院线想卖洋酒,以前1000块钱,现在500块钱,为什么?我们有几十家店,销的量大,收入点就增加了。电影院原来广告几百万,现在已经上亿了,这就是(因为)连锁经营会产生一些新的利润增长点,所以这是第二点,实行规模经营。 实行科技管理 说都好说,连锁经营发展快,怎么管企业?快速发展当中不翻船,还能运行走得稳,最大的体会就是信息化管理。多年以前我们自己成立了信息中心,以前也用过IBM,主要是跟企业的需求接合不上,来得慢。后来另外研发一个软件,(但)更多是把这个软件拿到市场推广,升级的可能不多。我下决心招了一批海归和我们内部优秀的一些人才,结果这个信息中心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好。 现在万达之所以能一年开20多个广场、十几个酒店、30多家电影院、20多家百货店、20多家KTV,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信息化的管理支撑。完全是研究好了,然后把我们这一年哪个节点要花多少钱,要干什么事儿,做成一个(有)300多个节点的软件,即使刚来的人每天读着电脑,他也能知道明天、后天干什么,因为我们这个软件可以做到每周(的进程),自己细化就到一天了。所以,靠信息化保证万达的快速发展。 比如万达院线开发网上的会员系统、订票系统,还有管理系统,做完以后,一个电影院不管多少厅就一个人,而且这个人只要一触摸这个键,马上这个信息就直接上传,就知道哪个厅在什么地方在放什么片子,几点开始放的,中间有什么问题,这个厅一个小时50块钱,两个小时收一百。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