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上大MBA:培养全面发展 可相信与可共事的人才(5)
来源:腾讯教育
发布时间:2012-09-12 09:27
分享到:

第二个特点,上海大学特点就是,我们的学生不让自己停留在一个地方思考,我们学生思考怎么把它的企业带出去,怎么把国外企业带进来,更重要的是,不会整天讲中国国情,外国国情,而是相互尊重下产生合作。第三个词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结合,综合素质比较好的一群MBA。所以三个字,熬过来,做人做事做学问,相对比较重视。

主持人李丽娟:李飒跟我们聊聊,当时对自己班同学有什么整体印象?

李飒:当时那个班里面我是最大的,其它同学都比我年轻。我开始跟他们接触的时候,首先一个感觉就是特别朝气蓬勃,大家都是抱着一个想提升自己,想创造更美好的职业道路来到这个地方的,所以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态度真的特别让我感动。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全英文教育对他们真的是一个挑战,他们没有经受过这么多,从早上一直到晚上,全部都是英文在讲,你所有发言,所有作业,所有东西都需要用英文来做,当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学期的时候,他们有一些同学跟不上,第二学期人人都很好。当时很吃惊,我觉得压力底下,可能就是量变到了质变。很快,老师跟我们接触的时候,老师也非常感动,渴求知识的愿望,还有你的努力是可以看到的。第一学期抱着厚厚的字典,以后不用拿字典,直接很顺畅的交流,这都是一些佐证。其它方面也是一样,我们每做一个项目,都各出新鲜招,创新也特别多。甚至有一节课,最后做这个演示的时候,我们同学居然把茶道放到现场,我当时特别吃惊,但是我觉得他用这样一个方式表达他的主题,非常贴切,说明他想过,而且他肯定不是我们通常的大家觉得演示一个PPT的模式,但是对我来说非常多的启发。但是行业都不同,所以实际上交流碰撞的知识,这些内容也很多,对我们来说,MBA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广博,对社会上的各种东西都要了解,在这个了解基础上思考你自己发展的道路,所以我觉得这还是很好的。

主持人李丽娟:谢谢李飒分享。我们聊过了同学们,同学们毕业以后怎么样?薪酬方面有没有变化?

Tony:我们最近做了09年入学,刚刚毕业的学生的职业调查,这个职业调查里面,我们毕业生平均的工资,MBA大约是21万到22万,在入学之前是15万年薪。

主持人李丽娟:接近50%的涨幅。

Tony:增长比较明显。而最高工资这一届学生,最高工资是80万,原来最高是40万。我很难讲这个东西完全是教育的改变,因为上海给他很多机会,整个中国都在改变,所以有一定程度上是学生的本事,应该是相互的关系。学生里面还有一个特点,在这一届毕业生里面有40%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

主持人李丽娟:就是外企同学里面,500强同学占到一半。

Tony:外企、名企加起来82%,但是有40个同学不单在外企,还在世界500强,这是我很吃惊的。我第四年来的时候,第一届毕业生年薪只有7、8万,后来是20几万,现在是接近80万,所以这个改变很大,而且很多都在很有名的企业。这批校友让我很感动,但是有本身的人不懂得感恩,那就叫做没有本事。上海大学提倡校友三捐,第一,不要给我捐钱,把你的知识历练了以后回来教学弟学妹。第二,捐一些机会给本科生。第三,捐钱,不要捐给MBA中心,我们没有钱,但是也不缺钱,要捐给社会,或者是有需要的学生。结果过去一年没有想到在毕业的600个校友里面,超过100人做了这个事情。然后提供了336个职位机会,做了119位本科生的企业导师,回来做了42期讲座。还捐了不少钱。有一些还捐给这些本科生去海外游学。所以这批是懂得感恩,还有对社会负责任的校友。作为MBA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最后不能够贡献社会,贡献企业,贡献自己,倒不如不培养好了,培养来干吗。还补充一点,最近看到一份调查报告,在2006年到2010年这几年,整个世界经济在走下坡路,但是全世界的商学院MBA人数增加的非常厉害,中国特别明显。MBA很多,但是这个报告里写到中高层管理人才 的需求从2006年排第10位,到2010年是排第6位。薪酬减少,供应增加,但是社会上现有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且这个缺口越来越大,供应多了,缺口反而越来越大。上海大学今年看到这个报告就认真思考,必须要了解社会与企业需求。产生我们所讲的校企合作。不是做一个讲座,回去送一个证书,这也是我们的改变。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