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案例:清洗千家加盟商 达芙妮被指“兔死狗烹”(2)
来源:时代周报
发布时间:2012-09-06 14:43
分享到:

渠道转型唯一出路

对于近日的维权之举,达芙妮公关总监黄英哲向时代周报记者强调:“所有的合作都是基于当初双方签订的合约,按法律条文来走的。加盟时间到了,会参考经营情况等综合评估,来决定双方是否继续合作。”具体的评估细则究竟是什么?黄英哲称这属于企业秘密不便透露。

在黄英哲看来,达芙妮在全国范围内现有的加盟店有1000多家,续约问题出现纠纷并且进行维权的仅有上述的17家,占比很小,属于个例。

对于2014是“加盟大限”的说法,黄英哲称,达芙妮从来没有说过要完全终止加盟,没有所谓一刀切,或几年内要消灭加盟店的情况。“不存在所谓的转型问题,直营和加盟是两条并行的路线。”但据记者了解,达芙妮的加盟合约是三年一签的。黄英哲同时承认现阶段暂时不会新增加盟商。因此,达芙妮加盟改革的时间表大致可以推算。

事实上,达芙妮销售渠道的变化已很明显。根据达芙妮2012中报,截至今年6月30日,达芙妮共有4598间直营店和1010间加盟店,上半年新增411间直营店,减少了45家加盟店。直营店比例从2011年底的81%上升至83%。

中报同时指出,稳定的店铺拓展计划对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因此达芙妮要采取专注发展直营店铺的策略性开店计划。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达芙妮扩张初期,为了高速扩张布点,除了直营之外,需要众多加盟商为它开山劈路打天下。但如今品牌强大了,出于战略考虑,达芙妮必然希望能够完全掌控终端。所以加盟商的消失是必然的。至于不被续约的问题,如果当初所签的法律条文没有明确规定的话,基于双方自愿的原则,加盟商即使为人作嫁,那也没有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达芙妮2012年上半年营业额为50.8亿港元,同比增长28.9%,经营利润增11.0%至7.0亿港元,但其“达芙妮”核心品牌毛利率出现了0.5%的小幅下降,而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149天上升到了202天。2011年报更显示,达芙妮存货金额为20.6亿港元,较2010年同期的10.8亿港元同比上升90.7%。

达芙妮的隐忧不可忽视。在毛利下降,周转速度下降,库存高企的情况下,去加盟化,下沉直营渠道成为达芙妮重整线下业务的选择。

零售业评论员林尚玉则认为,去加盟化是达芙妮未来需要做的,但一时半会想要摆脱加盟商绝非易事,有过河拆桥之嫌。而且现在的方式和程度有点操之过急,这说明管理层做大的战略调整的时候考虑欠妥。

线上吃紧祸不单行

说达芙妮的日子不好过一点也不假。在此次加盟风波惹火之前,达芙妮的电商业务也已经历过一番霜冻。

8月初达芙妮曝出大举裁员300人的消息,矛头直指电商部门,称电商一举裁掉40名员工,占部门人数近六成,同时受到波及的还有电商的三大主管。电商瓦解的消息甚嚣尘上。

黄英哲道,电商大裁员的消息绝对是讹传,整个部门只有三位主管被换,包括一位总监和两位经理。

黄英哲谈到,撤换电商主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业务指标未达预期,跟集团在未来电商发展方向理念不同,是出于组织架构优化。

“新总监本周到岗,我们决不放弃电商业务。”

可以看出,达芙妮正急切地想在电商领域做一番整改。但如今已深陷泥潭的达芙妮电商能自救吗?

达芙妮自2006年以外包的形式开始启动电子商务业务,2008年正式上线达芙妮官网,到2009年成立电子商务公司,达芙妮电商在全网营销这条路上走得较为稳健,业绩良好。2010年起达芙妮开始大步扭转方向,转而投资耀点100,撤换主帅,进而逐步关闭了京东等分销渠道。自此,达芙妮电商业绩不断下滑。

2011年达芙妮线上业务的总销售额约9000万元人民币,相比近86亿港元的总营收,电商业绩的贡献率实为汗颜。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告诉记者,事实证明,达芙妮电商走上直营这条路是失败的。此前投资耀点100,是其电商战略的一次失误,现在耀点100倒闭了,高管逃到台湾,这是达芙妮电商发展当中必须吸取的教训。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