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品牌营销之奢侈品深度中国化与本土品牌突围
来源:复旦商业知识在线
发布时间:2012-08-30 19:45
分享到:

伴随着GDP在全球所引发的瞩目,中国的个人奢侈品消费额也显得毫不示弱,两倍或者三倍于GDP的增幅同样引发了全球商业巨头对于中国,这一奢侈品新兴消费市场的狂热。

麦肯锡的一项研究显示,到2020年,占城市人口51%、总数约4亿的中国主流消费者每人每年的可支配收入将介于1.6万美元和3.4万美元之间。中国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及其对奢侈品的极度热情也使得中国在近年内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紧跟在美国之后,取代其成为第一也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

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一枝独秀,伴随着中国人一掷千金的豪情同样引发了本土品牌的深思,如何在这庞大的市场中分享一杯羹开始成为他们着力突围的方向所在。

146亿美元的诱惑

近期,中国女明星李冰冰手持意大利奢侈品品牌Gucci(古驰)出现在其新品牌广告大片中的新闻得到了世界的关注。而在此之前,代言Gucci品牌的则清一色是“洋面孔”。这不同寻常的“中国脸”背后透露出了“146亿美元”对于奢侈品商的诱惑。

据预计,到2012年年底,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消费额将会达到146亿美元以上,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顶峰。

于是,深度中国化开始成为一系列高端世界奢侈品品牌的选择,从最初的产品设计到最终的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深度中国化的身影都无处不在。唐人街专营店里说着流利汉语的销售员,奢侈品设计中越来越为浓重的中国风,同时,中国版图上日益密集的门店数量都已经不再是难得一见的奇观。深度中国化的步伐同样带来了中国人民持续性的狂热,在全球顶级奢侈品云集的法国香榭丽舍大街和美国第五大道,世界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而是中国人民的,有人甚至调侃这一现象到,如今的人民币都已经是穿着Prada的人民币了。

然而,与中国市场的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际奢侈品品牌在国外市场的日子并不算好过。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给奢侈品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综观全球,法国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利润下跌,Christian Lacroix宣告破产,德国两大重量级奢侈品牌Hugo Boss持续亏损,Escada集团申请破产保护,意大利时尚巨头Gianni Versace甚至关闭了其在日本的若干门店,意欲逐步缩减日本市场空间。同时,Prada、Chanel宣布裁员一成,Gucci旗下的Yves Saint Lauret和Alexander McQueen都关闭了其在日本和俄罗斯等一些重要市场的门店。LVMH集团旗下的Celine,则通过不再增开新店来实现成本控制。

奢侈产业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噩梦,营业额、利润率下降,削减开支、裁员,负债累累、濒临破产边缘,并购出售、重新洗牌……

就此问题, 我们专访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国际奢侈品管理专家卢晓博士: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就给这些一线品牌带来了希望。其实这也是各种因素综合的体现,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一上,世界一下,自然深度中国化就成为了这些奢侈品品牌的选择,这也是一个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卢晓博士评论到。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这些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也并不容易。中国市场有着天然的屏障,体制因素、地域差异、气侯差异这些方面都与其他市场不一样,通常有一个因素起作用就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国际奢侈品牌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就必须做出相应的品牌战略调整,乃至于更多的妥协,以便能够快速进入状态,这对于那些有着良好文化底蕴的国际奢侈品牌也是不小的挑战。例如,很多奢侈品牌进入新兴市场是通过代理商渠道,但他们慢慢地会发现,中国的代理商良莠不齐,他们的商业意图和利益无法通过代理商实现,那么,以直营店形式进入中国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因此,新的中国化布局和考量都得列入日程,同时,对中国的天然商业屏障也得做出积极的反映。如果做得不好,在中国的市场表现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卢晓说。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