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有境界的文化 育有底气的人才 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在观看完陕西工院学生戏剧作品后,不无感慨地说:“陕西工院注重文化化人、文艺养心,是非常了不起的,在校学生的创造力令人震撼。” “陕西工院毕业生不但技术好,而且有文化、懂生活,审美情趣高,发展培养潜力大。”清华大学(招生办)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傅水根如是评价在该中心担任实训指导教师的陕西工院毕业生。 培育有底气的人才,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办学60多年来,陕西工院始终瞄准学生职业生涯成才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坚持“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美育与智育相融并进”,将开放性、实践性、职业化的校园文化渗透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环节,在实践中探索出以职业文化和素质教育为主线,融课堂教学、文化实践、社会拓展于一体的人才素质提升之路。 优化校园环境,彰显人文关怀。在校园基础建设过程,陕西工院突出集美观、实用、富有行业文化内涵于一体的优美校园环境: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等建筑别具艺术风格,“崇文楼、格物楼、至善园、行知楼、成才大道、行健路”等建筑命名和道路的命名处处体现人文底蕴,将文化育人理念蕴含在校园物质环境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教育和美的熏陶、感染,把校园建成广大学生自我教育、润泽心灵、陶冶情操的平台。同时,引进企业文化精粹装点校园,营造具有浓郁的装备制造行业精神的职业氛围。108个合作企业经营理念及产品介绍的“企业文化长廊”、78名历届杰出校友创业实绩的“优秀校友风采展示”遍布教学区域,数十名企业家作客校园开坛论道,《企业文化精髓读本》、《校园文化手册》、《文明教育手册》等多形式文化渗透与引导,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校园氛围中感知到企业文化的真谛。“修机、修业、修身”、“用心服务,做现代蓝领”、“质量至上、用户第一”等极具职业特色的标语装饰而成的“会说话的墙壁”,默默地浸润着学生们的团队理念、人本精神、敬业之道。 校企文化融通,夯实职场底蕴。从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体制机制入手,陕西工院围绕陕西支柱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突出“学训一体”、“工学结合”,让学生不出校园就能感知到企业的精神内涵,毕业后不仅具备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更能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和从业要求,以“零距离”步入职场。 以具有现代工业特色、体现校企合作的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为先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陕西工院传承工业精神、发扬工业传统、提升职业素养、吸纳企业文化。通过与日本欧姆龙公司、秦川工具集团、宁波雅戈尔公司等知名企业展开紧密合作,在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文化交流等方面与企业融通共生,共建共享型实验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培育订单学生,共同构建校企的两种异质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譬如欧姆龙订单班已成为该公司在国内高校中最大的人才输送基地、淘宝公司将网上商店搬进校园创设“淘宝工作室”等79个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受益学生6000多名,此类范例不胜枚举。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7%以上,首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和毕业生起薪标准等关键性就业质量指标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强技精艺办赛事,植根企业育人才。陕西工院依托“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成龙并向校外实训基地、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三层递进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大力弘扬“让学生动起来”的校园技能文化,积极承办、主办各类各层次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赛教结合,多层面、全过程训练学生职业技能,内化学生职业素养。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赛事环境中砥砺技艺,感受“务实严谨、团结协作、创意创新”的职业文化,激发创新潜力、激励创新意识、锻造职场技艺,把审美创造、艺术设计、技术革新等元素融入职业实践。 多年来,陕西工院坚持每年开展覆盖所有专业的技能竞赛,“CAD制图大赛”、“数控技术比赛”、“会计电算化”、“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大赛”等30多项品牌竞赛项目,二年级参与学生达到95%以上。同时,学院主动承办省、市、行业的各类技能大赛,打通在校学生获取技能资格的通道、搭建学生参与行业技能比拼的平台,仅2011年学生就获得11个国家级奖项、39个省级奖项,尤其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摘取了一等奖的桂冠。“怀一技走遍天下”的理念激励着学子们,苦练内功、敬业爱岗、严谨创新的职业素养,16名同学未出校园已经拥有“陕西省技术状元”、“陕西省技术能手”等职业资质,备受企业欢迎和争夺。一些同学,以在校园积淀养成的艺术特长和职业素养脱颖而出成为企业文化实践的“领头羊”、潜力厚实的“绩优股”、创业探索的“生力军”,步入底气十足的高素质“蓝领”阶层。 学生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检验。连年的毕业生就业数据足以见证了陕西工院的办学水平: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7%以上,多次被省教育厅、人事厅评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1届5742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48%,实际就业人数5655人,截至6月中旬,2012届4968名毕业生已有96.75%落实就业单位。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100%、优秀率为73.84%。企业普遍反映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文化素养高,动手能力强,定位准确,吃苦耐劳,安心一线工作,发展后劲足”。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公司总裁胡宏说,“陕西工院的学生,综合素质好、技能扎实,适应能力强,使我们企业很多岗位的骨干,为公司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底气的人才”是陕西工院人不懈的追求,数以万计备受企业好评的毕业生不断阐述着“陕西工院”特色办学的品牌。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一次招聘5名毕业生担任本科生实习指导教师、宁夏小巨人集团有限公司60%以上技术骨干均毕业于陕西工院、日本电产科宝(浙江)有限公司连续招聘学院100多名毕业生、雅戈尔公司一线工艺、技术骨干多数来自陕西工院……一张张充满底气的青春笑脸,闪耀在我国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行业企业,肩负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的使命,也是陕西工院一张张闪亮的“社会名片”。(王伟)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