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案例分析之为何上岛咖啡加盟体系管理失控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12-06-13 14:53
分享到:

近日爆发的加盟门店储值卡纠纷,再一次将上岛咖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业内人士直言,之前在内地获得超速发展的上岛咖啡,如今在对加盟体系的管控上,已经处于接近失控的状态。这也让上岛咖啡这一小资偏爱的品牌,逐渐走向低端化。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上岛咖啡过于依赖加盟模式,在其快速发展时忽略了对加盟店的掌控及品牌的维护,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创始团队在创业之初,就未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来杜绝商标、分权等连锁业的隐患,从而致使这一明星品牌在快速崛起后,正迅速走向衰落。

储值卡风波折射管理放纵

北京的张先生花了5000元钱在上岛咖啡位于北京西单的一家门店办了张储值消费卡。“当时店里承诺充值5000元,可以实际消费8000元。”张先生说。但这张储值卡消费不过1/10额度时,这家门店就关门了。

这是一家上岛咖啡的加盟店,而令张先生疑惑的是,他拿这张储值卡到上岛咖啡其他门店去消费时,却被告知储值卡“是该加盟店的单店行为,与总部无关”而拒收。

张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据记者采访了解,在北京、上海、济南等多个省市,近年来涉及上岛咖啡加盟店主跑路,消费者储值卡作废的事件不在少数。几乎在张先生四处维权的同时,在济南,又曝出其上岛咖啡泺源店“卷钱跑路”,消费者无处投诉的事件。

上海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在2007年12月时还曾专门发出过声明称,未授权各加盟店设储值卡,如有客户在个别加盟店预储款项获得仅限单店消费的储值卡,甚至因此导致纠纷或最终无处消费,公司概不负责。这份“免责”声明至今仍挂在其官方网站上。

“一方面,上岛咖啡管理层对其各地加盟店滥发储值卡的行为心知肚明。但另一方面,其对加盟店的违规行为持放任态度。”熟悉上岛咖啡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据该人士表示,上岛咖啡内部本身有总部统一签发的储值卡,但近年来由于各地物业、人工成本的上升,导致加盟店利润受到挤压,各地加盟店为了获得更多的直接收益,纷纷推出专属本店的储值卡。刚开始时,上岛咖啡不允许加盟商推专属储值卡,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加盟商自推储值卡,上岛咖啡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对此说法,记者致电上岛咖啡公司,对方表示不接受采访,有问题去找加盟商。

粗放模式致管理失控

自推储值卡只是目前连锁咖啡业诸多乱象中的一个。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包括强制消费、默许赌博、甚至加盟店主充当帮凶的情况,在一些全国连锁咖啡品牌中并不少见。此外,连锁咖啡业快速崛起之初赖以生存的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如今也随着加盟店的良莠不齐,而一去不复返。

博盖咨询总经理高剑锋表示,一些知名咖啡品牌在浙江的加盟店为了拓宽盈利渠道,在店里卖起了炒螺丝、豆腐干,更有店主推出洗脚服务。品牌企业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加盟店的行为对品牌的伤害,但多数品牌商持放任态度。其他行业的品牌商对加盟商多显强势,但在咖啡连锁行业,情况却是相反。

制度近乎空白的灵活性,让上岛咖啡在最初得到了惊人的发展空间,然而,隐患也就此埋下。

记者发现,为了吸引加盟,各地的上岛经营者不断降低加盟费,上海和杭州的加盟费相互间成了商业秘密,总部也对加盟店的违规行为越来越放纵。

“除了加盟费,双方在经营上的联系并不紧密,品牌企业对加盟店的实际经营状况并不了解,加盟店对品牌企业的信任度不高。”咖啡业研究员、铂澜咖啡学院创始人齐鸣表示,加盟模式有其瓶颈,一方面,品牌企业与加盟店间难以形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关系,品牌企业的业绩有“天花板”。另一方面,由于后期督导不力,品牌企业对加盟店的实际经营状况难以掌控,也导致了加盟店主对品牌商的不信任。而前期加盟模式的太过成功,也让上岛咖啡过于依赖品牌加盟这一模式,陷入了“船大掉头难”的窘境。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