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李岩:西方教育关注学生探究能力 解决能力
来源:腾讯教育
发布时间:2012-05-06 16:42
分享到:

腾讯教育(微博)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现在是在2012中国留学 (微博) 教育高峰论坛的现场,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为大家邀请到了BC的李岩。

李岩:你好。

腾讯教育:我们都知道,其实今天大的论坛的主题就是和国际化人才有关,我们现在看全球都实行国际化了,国际化人才也特别多,怎么样作为一个有亮点的国际化人才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我想问一下李老师,您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给到大家?

李岩:不敢说建议,可以说一些感悟吧,确实国际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浪潮。不管是经济贸易往来也好,文化艺术交流也好,包括我们学生走出去,国外学生走进来,都是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发生的。所以,我的感觉,感悟就是说我们需要更多的去开放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心胸,然后去了解别人,同时当然也欢迎别人来了解我们,这样就是在自己今后的生活中也好,工作中也好,职业发展中也好,才能够更具备一些竞争力。

我所讲的就是你能够更好的跟同事,这个同事包括你一个城市来的同事,来自外地的同事,来自外国的同事能够更好、有机的融合在一块。互相能够有更多的协同效应,这样做才能够把工作也好,把你自己的生活也好做得更好,安排得更好。我觉得这个是我的一个感触吧。

腾讯教育:其实我们现在知道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出国留学我选择一个高就业率的专业,可能就有利于我回国以后自我价值的实现,您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看法。我们知道国外很多学生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比较倾向于自己的热爱。

您觉得这个是应该怎样选择和衡量比较合适?

李岩:这个话题是非常好的话题,但是非常难回答。刚才我也在听几位演讲嘉宾在讲专业的选择,学校的选择,国家的选择等等。我也关注到刚才微博墙上有不少同学在说,留学回来从海归变成了海带、海草,留学的价值在哪里?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问题,但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还是说我个人的感悟吧,现在说到这个专业选择,跟市场的需求如何能够更吻合,我觉得这个更多还是从务实,比较功利的角度来看待留学。你也提到说国外的年轻人可能在选择职业方向上是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不是很热爱的方向。我觉得这个很有可能,或者说肯定也是我们中国年轻人今后在深造,学习、出国留学上必然的方向。

大家会逐渐脱离开,我的受教育,我上学、留学是为了单纯的找一个好工作,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很多海外的年轻人,也包括国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在求学上,在留学上,很多不再单纯是说为了学知识,长技能,当然那个肯定是一个核心的基础。很多人已经比他考虑得更远,想得更远,这个是必然的。在这个之上,可能还要去看看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那么积累一下自己的阅历,人生的经历。

我们古话讲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重要,这个说得到底就是说,我们要了解别人,了解不同的社会,这个在今后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中才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方向,生活才可能更快乐,更愉快,更幸福,这是我的理解。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