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测试就像是赵本山“卖拐”忽悠让人产生错觉
其实,这个“夙敌”首先是家长的。这么多个“别人家的孩子”都拥有了这样那样的能力,让家长们产生一种巨大的危机感。 于是,家长们把目光投向了市场,希望找到更专业的人士帮自己解决难题。 这无疑让一些人看到了有利可图的商机:想知道孩子哪些方面强,可以测潜能、可以测基因;想知道孩子有多强,可以测智商、情商、财商;想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强,可以测孩子到底有什么“障碍”。 “这当中很多是在打着科学的幌子骗家长。”李文道说。 确实,只要家长带着孩子去测就一定有“收获”。 北京某医院儿科的徐医生最近出诊遇到一位家长,这位家长满脸焦急地说,孩子的脑子可能有问题,吃也不正常、睡也不正常,听得越来越困惑的徐医生问家长,孩子到底怎么了?家长说:“我的孩子身材矮小。” 徐医生看着面前这个比桌子高出两头左右的结实小男孩,问:“孩子几岁了?” “5岁。”孩子妈妈回答。 “这不是很正常吗?我一点儿也看不出孩子的身材矮小呀。”徐医生说。 原来这位妈妈最近带孩子做了一个跟大脑有关的测试,测试人员告诉他们孩子大脑发育有些迟缓,如果不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这就像赵本山卖拐”,心理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副教授李文道说,纯粹的商业“忽悠”是能让人产生错觉的。 这些带着商业目的的“忽悠”,不仅要掏空家长的口袋,而且一顶顶压人的“大帽子”更让家长焦虑不安。 刘欣(化名)生儿子时是剖宫产,跟很多剖宫产的妈妈一样,经常会听到或看到一些理论说,剖宫产的孩子容易出现感统失调,易患多动症、可能会出现学习障碍。 听多了,刘欣难免心里打鼓,看着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儿子,决定带他去做个测试。 刚走进一家著名的、号称专门矫正儿童“感统失调”的机构,刘欣4岁的儿子立即被里面花花绿绿的玩具吸引了,这里看看、那里摸摸。 这时,一名工作人员走过来说,“您看,您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是感统失调孩子的典型特点。” 刘欣一听愣住了:难道儿子真的有问题,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对,于是反驳:“孩子是第一次来这里,有新鲜感,他东看看、西看看,难道不是因为好奇和新鲜感吗?”这回是工作人员一愣。 紧接着刘欣又问:“一个孩子第一次进入一个地方,如果不到处看看还正常吗?” 工作人员又是一愣。 工作人员接受的培训似乎很有限,根本无法回答家长的问题,只好继续介绍,“我明显能感觉到那是她背得很熟说过了成百次的套话。”刘欣说,孩子的所有表现都能被工作人员戴上一顶大帽子,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平衡能力差”等。 虽然对这家机构有所怀疑,但是毕竟关系到儿子的发展,刘欣仍然有些着急。回家后她向一位有多年幼教经验的专业人士咨询,“你儿子的情况太正常了。”专业人士给了刘欣这样的答复。 一位幼儿园园长介绍,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专门针对感统失调或者是学习障碍进行矫正的机构,“其实,只有那些极端感统失调的孩子才需要进行那样的矫正和训练。绝大多数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是他的个性特点,而非问题,即使有问题也只需要在日常的教养过程中稍加注意就可以。”这位园长介绍,矫正的一个项目是滑板,40分钟的时间内就要孩子做50次,“这样的训练对正常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摧残。”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