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北京高考文理状元的文笔与才情(3)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7-05 13:07
点击数:
分享到:

[导读]张韵凝和朱宸卓分别是北京的文理状元。张韵凝高考成绩695分,语文132分;朱宸卓高考成绩725分,语文142分。这样的高分的确令人羡慕和佩服,那么,高考第一名的写作水平到底如何呢?

北京高考文理状元的文笔与才情

张韵凝 毕业于北京四中,2013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第一名。她喜欢的作家是村上春树,还有三毛。她的作文曾获奖,特长是弹古筝。性格不张扬,相对内向,算是一个有些文艺范的小姑娘。

寻春

◎张韵凝

寻春的去路与归程,本是同一条小径。然去时策马飞驰,而归时却懂得了拈梅相嗅。并非意外之得,乃是心质的成熟。

不知你是否看过一瓶葡萄酒静置成熟的过程。刚发酵完的葡萄酒是混浊的粉色,稍稍一摇,便有气泡急不可耐地冒出。饮下一口,是发腻的甜味,以及一股刺鼻的辛辣之气;大半年后,你看那原来的粉质已沉淀到玻璃瓶底。酒液是紫红色,是天边晚霞与黑夜最后一道相接的颜色,甜味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微微的苦味,以及饮下后那持久包裹全身的温热感。

人的一生,恰似一场寻春,抑或葡萄酒的成熟。青春年少时意欲“踏破岭头云”,易因激动而冒出辛辣的气泡;时间沉淀,才使人懂得道旁梅花的妙处,心质静置得沉静,才有了苦而后甘的成熟。

三毛是我最欣赏的作家之一。初读三毛,是对《雨季不再来》的青涩的感同身受,是被《撒哈拉的故事》的异域风光缭乱了眼目。我欣羡她敢于闯荡世界的流浪气息。

曾经最不喜欢看她的《回乡记》,看她在故乡饮下一瓶混浊的井水而痛哭流涕,看她在敦煌洞窟中面对土塑的佛像长跪不起。我不明白她的泪水。

慢慢才发现,就像许多人一样,三毛也在终其一生地追寻。她追寻着自己的爱情与自由。在马德里,在她魂牵梦萦的撒哈拉,她有着流光溢彩的生活,她大笑着,然而她从未真正快乐。海浪将她的爱拖至洋底,她也不再流浪。而在敦煌,长跪于满墙飞天的洞窟中,她拷问泪流满面的自己,才发觉,自己追求的永恒并不存在。多年的痛苦使她的心质成熟,她决定如面圣的信徒,继续自己艰难的追寻与流浪。多年后,这个成熟了的她在敦煌得到自己的答案。

年少出行前意欲寻的“春”,与梅花枝头“十分”的“春”,意蕴实不相同。当时间沉淀,那个我们年少轻狂时的壮志如气泡般破裂于途中;静置下来的,是我们追寻的过程,是我们对人生、对自己的坦诚,沉蕴而甘醇。

寻春,实为追寻那个最本真的自己。

当历史不再尊崇一个人的斗争

◎张韵凝

你问我我所谓的英雄?

以前的我可能会说拿破仑。为什么不?年纪轻轻成为炮兵上尉,在一个多数人仍可能蹉跎着一无所有的年龄已然率领反法联军横扫北非广袤的土地。轻易让半个欧洲臣服于他的铁蹄之下,有人称他为“荒野雄狮”。在封建势力统治下万马齐喑的欧洲,他带着法兰西民族的呐喊,单独上路。

可后来我看到一个从教皇手中抢夺冠冕而飞扬跋扈的帝王;一个成为觉醒的欧洲众矢之的、疲于应战的落魄君主;一个在圣赫勒拿岛上奄奄一息、身边仅一人侍从的垂死病人。他曾一人在称霸的道路上走得飞快,但缺乏同行者的引导,他亦过早停滞在离起点尚不遥远的半途。

我们尊崇领导英国内战的克伦威尔、甚而领导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毛泽东;我们尊崇一个人引领的战斗,称其为历史的先导,但他们也终究只留于先导。

历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追寻纪”,人类的发展依靠独行的先导者们冲破桎梏;同时更依赖于结伴同行的后人,互相包容、相互妥协,达到先行者们所无法企及的新高度。

何为结伴同行?绝不是具有规模优势的人们为所欲为。回想血流成河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人享有无所束缚的民主,具有任意诽谤的权利,于是斩首成为日常便饭,街边悬挂的无头尸体成为寻常的街景。政权无休止地更迭,人民日加疯狂,却与理想中的民主共和国渐行渐远。毫无节制的民主并不是真正的结伴同行,个体欲望的无限度伸张绝不会推动社会发展,相反只会留下属于人民的更深重、更难以磨灭的苦难。

这所说的结伴而行,是在有组织的基础上的群策群力。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制约,才能最终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远。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之所以至今仍为人称道,正是因为其体现的大州与小州、联邦与地方、政府与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妥协而和谐的思想。当历史车轮前进转动进入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能力去承受一个人(即使是英雄)的武断领导,抑或整个社会群体毫无组织的盲目追寻。

我们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一个崇尚妥协、包容、制约的社会,需要整个民族的结伴同行。这不仅是民主的精髓,也是整个世界的共同追寻。

圣丹尼和他的头颅

◎张韵凝

刚学完法国大革命,看到母亲书架上这本淡棕色封皮的书,就随意抽下阅读。林达采取游记的方式,笔触掠过巴黎大街小巷,将标志性建筑的历史沿革娓娓道来,并诉诸自己关于人性和民主的思考。

每个人都知道挂着蒙娜丽莎的卢浮宫,而有多少人了解在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它曾作为行宫的一部分;学过历史的人都记得拆除巴士底狱时巴黎人民那一浪强似一浪的呐喊,而有谁知道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牢中只剩未来得及特赦的7名囚犯;学界称颂卢梭“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而有谁承认正是卢梭提倡的个人要牺牲自己自由而服从多数人自由的“公意”,为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所利用,制造出“手提式斩首机”盛行的白色恐怖统治?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感到我对于法国的认识渐渐被“剥蚀”,那个从历史书上搭建起的价值体系如1789年的巴士底狱般土崩瓦解。我发现一种无助感由心底而生。面对被遮掩的事实、被光环化的领导者和被妖魔化的君主,巴黎人民又是如何鼓起勇气,一次又一次推翻政权,进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呢?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江苏部分考生陷地域纠结:“别让我总待在笼子  ·广东6日高考录取 强调规则:坚持不对个人降一分  ·北京高招录取下周起查结果 官方介绍3种查询方式  ·新疆高考录取结果每日18时更新 考生可上网查询  ·湖北高考试题在福建被泄露 大学生涉嫌卖题被捕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